全球变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普遍和不可逆转的影响。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一直在艰难中前进。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带来了新的阴影。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形地貌特征复杂、人口众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且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实施“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历史时期,应该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目前,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1.设置专门机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这一国际进程,中国政府于1990年设置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并将中国气象局作为中国政府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联系机构。为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开始组织中国学者(主要是自然科学界的学者)参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工作。1994年3月21日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中国生效。
中国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参与《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国际合作。1998年中国政府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面对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参与减排的压力,中国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地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争取并维护发展权益,明确表示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在发达国家资金支持下,积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007年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升并扩充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地位和力量,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专设“应对气候变化司”,并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纳入单位GDP能耗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纳入单位GDP碳排放目标。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到20%左右;2030年左右,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同时,中国力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进程。
2.采取节能减排,降低碳强度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显示,从2005年开始,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的50%以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28%左右。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整个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为世界发展可再生能源做出了很大贡献。
3.广泛开展植树造林
中国是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2%。中国启动了全国的碳交易市场,这个市场所涉及的排放量和交易量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欧盟的碳交易量为17亿吨,中国的几乎达到30亿吨。
4.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中国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从2011年起就开始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来探索相关的经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打基础。从2013年6月开始,试点碳市场陆续上线交易。2016年和2017年一直在开展碳排放数据报告、核算、核查的工作。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启动了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后,政府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截至2018年底,试点地区碳市场成交量达2.7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超过了60亿元。因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确实发挥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地方低碳发展的作用。(www.xing528.com)
5.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等措施,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6.推动绿色能源建设
快速推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产业化,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目前,电动汽车、共享单车和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均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从政策和财政上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新能源交通工具产业呈快速发展之势。
7.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府始终积极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借鉴发达国家碳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实现了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从起初的被动参与者,逐渐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贡献者和参与者,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时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最终与各国一起,形成并通过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16年11月,中国、摩洛哥与联合国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共同主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敦促发达国家尽快明确出资时间表和路线图,履行国际义务,中国强调将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朋友圈”做大做强。2016年9月,在我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向联合国秘书长共同提交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批准文书。
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不断加强与各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交流,开展气候变化务实合作,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这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和实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欢迎。
未来中国将继续以积极建设性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坚定不移地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体制,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