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问题及推进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问题及推进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阶段、新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推进对策1.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浙江、安徽、广西等地都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试点县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各省份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存量、盘活增量,努力增加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专项预算安排。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问题及推进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美丽乡村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美,包含自然美和社会美。美丽能够使人产生美好心情或身心舒畅。乡村是农民集聚定居的空间形态,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

美丽乡村建设是依托农村空间形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城乡一体发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关爱帮扶,注重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形象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内心感受又不断实现其预期建设目标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2013年农业部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中,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和框架。作为整个创建活动的核心,这一目标提出了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等基本表征。其中,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前提,生活美是美丽乡村的目的,生态美是美丽乡村的特征,人文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这些表征归结起来即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和谐。总之,美丽乡村应该是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范,是让农村人乐享其中、让城市人心驰神往的所在。

(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阶段、新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推进对策

1.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粮为纲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农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解决农民的温饱和社会粮食需求问题。

市场化发展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前):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上废社建乡(镇),实行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经济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上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村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五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和肯定了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丰富经验,并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提出了要求,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至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纳入了国家建设的全局,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科学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共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随即出台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的形式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

2.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进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浙江、安徽、广西等地都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试点县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福建省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干部考核和对乡村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大投入整合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多元投入。各省份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存量、盘活增量,努力增加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专项预算安排。例如安徽省从2013年起,省级每年安排10亿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要求每年市级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县级不少于1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其他自然村治理。贵州省对专项资金连续两年结转的无条件转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生态移民建设补助、农民健身工程补助、农民文化家园补助等多渠道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情况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①聚集发展型。对明确作为中心村的,完善水、电、路、气、房和公共服务等配套建设。浙江省永嘉县将楠溪江沿岸的岩头镇等3个乡镇15个村进行整体规划,将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村庄成片组团,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新社区适度集中,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②旧村改造型。通过村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美化、休闲场地等设施建设,促进村庄整体建筑、布局与当地自然景观协调。③古村保护型。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留完好、原有古村落景观特征明显、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古村落,以保护性修缮为主。安徽省黄山区在对永丰、饶村、郭村等几处古村落的传统街巷格局与形态、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刻等文化遗存进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村庄人居品味。④景区园区带动型。安徽省当涂县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了松塘社区,探索出一条“旧宅变新房、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农民变工人”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四是注重规划实效,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浙江省尝试以村级为主体编制试点规划,切实尊重村级组织和村民的主体地位,将规划费用补助下达到村,在政府引导、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由村民会议决策,避免出现“规划连村支书都看不懂”的问题。安吉县采取“专家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的办法,将全县行政村进行差异化规划,2014年10月,该县通过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安徽省制订了《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政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省财政厅还会同有关部门,对部门掌握的可整合资金,拟定了20项具体办法,初步构建了资金分配规范、适用范围清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重庆市修订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专门制订了美丽乡村试点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文本。福建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严格遵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规定,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并通过信息监管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控。

3.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涉及面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但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绿色发展意识比较薄弱,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有待加强。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具备共建共享的公共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总体而言,在我国农村生产生活中,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未能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重建设、轻规划现象突出,规划标准缺失。目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强调硬件设施建设,缺乏科学的总体建设规划和预设行动计划,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建设,轻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基层部门只重视建设而缺乏相应的规划,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建设先行,边建边改。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视野狭隘,缺乏全域一体的建设理念。二是规划不科学,法治意识淡薄。地方政府虽然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各地资源的差异性、管理者水平和专业设计人员水平的局限等,出现规划未经审批及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的情况,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埋下了很多隐患。三是盲目跟风、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景观保护。部分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就是农村模仿城市,重蹈城市建设中的“摊大饼”与“千村一面”。有的地方甚至将城市规划代替乡村规划,用城市的视角来美化乡村,大搞乱搞拆村建居、基础设施及道路硬化等工程,导致乡村景观风貌严重受损,同质化建设严重、乡村特色丢失,乡村文化未能得到切实重视与保护。

三是政府支持乏力,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到位。目前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许多乡村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虽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却没有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引入市场机制,集合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建设资金,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和成功人士积极参与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而是采取传统的行政动员、运动式方法,尽管一些设施(如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一时高标准建成了,却难以维持长期运转,缺乏长效机制

四是要素支撑力弱,支撑体系尚未建立。强有力的支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备条件。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现实需要大与支撑能力小的突出矛盾,资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等要素支撑能力及公共服务体系、治理机制支撑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发展需求。就资金而言,较大一部分村庄发展建设主要依靠上级补助和奖励款,社会资金进入量依然较少,多元化资金配套渠道发展仍不健全。人力资源支撑能力方面,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专职农民比重呈下降态势,农业生产技术带头人越来越少等导致现有农村人力资源要素整体支撑能力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科学技术方面,先进技术及设备推广使用范围还较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不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先进业态发展不足。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实医疗卫生教育交通通信等服务体系发展还相对滞后、失衡,满足不了其要求。在治理机制方面,很多村庄尚未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治理机制,现代化乡村管理制度的缺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

4.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的对策

必须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始终贯穿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政府应时刻保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好顶层设计,并着手提升村民的综合素养,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健全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强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

(1)培育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为继。建设美丽乡村,要把握好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的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原动力,并进一步探索乡村自主治理体系,让农民获得自治权利,从而激发他们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目前由于农民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多数农民并没有把美丽乡村建设事务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必将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在这一背景之下,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提升农民主人翁的地位,更好地培育村民共建共享的公共精神,让他们积极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2)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科学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但必须有统一的发展思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区位条件、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应该准确定位科学决策,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发展,避免盲目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政府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科学地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根本目标与指标性任务,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谋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使规划性建设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一方面,坚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整体推进;另一方面,立足长远,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出台宏观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细则,使总体规划制度化、常态化、标准化。同时,把握全局建设的整体方向,并拓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

(3)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培育和建立良好的乡村管理体系,是发挥村集体引领作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和谐发展的关键。应逐步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村集体基层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发展理念的认识理解,因地制宜出台政策,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要建立“政府指导、目标引导、乡村主体、科技帮扶、项目带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企业和社团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格局与机制。建立或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构配置,设立镇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明确职责,有固定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培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完善文明村规民约,建立责任制,划分责任区,建立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结合村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支撑现状及变化特征,建立要素稳定支撑机制。通过推进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4)强化要素支撑,统筹资源配置。

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想方设法不断强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地方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上投入的资金相对有限。对此,各地方政府应改变单一国家财政投资的建设思路,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农村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发动慈善企业捐助及政企合作等形式为美丽乡村建设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在强化人才支撑方面,要结合农村劳动力结构及变化趋势,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着力形成一支由企业带头人、创业能人、“乡愁”回流人才等组成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队伍,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需求,运用多元化乡村建设思维,加强技术性扶持力度,将科学、高效的技术以及创新思路推广到各个地区,全面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务农技能,提升科技贡献率及服务范围。在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结合群众意愿与需求,不断完善医疗、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资源配置,推进资源服务更加均衡化,实现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三)国外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发达国家城市化初期,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使得城乡发展不平衡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农村普遍出现劳动力老化、农村景观丧失等问题。随后,发达国家进入调整阶段,乡村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1.韩国的“新村运动”

20世纪60年代是韩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候,这一时期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民收入很低,甚至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突出。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倡导推行“新村运动”,把“工农业均衡发展”政策放在国民经济建设首要位置,整个“新村运动”由政府组织、直接参与并投入大量的资源支持。“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善居住环境。政府以实验的性质提出改善基础环境的十大事业,即拓宽修缮围墙、改良屋顶、挖井引水、架设桥梁和整治溪流等,改变农村面貌。二是增加农民所得。通过耕地整治、道路修建、河流整理,改善农业基础条件;通过新建乡村工厂,吸纳农民尤其是妇女就业,增加农业以外收入。三是发展公益事业。修建乡村会馆,为村民提供常用的公用设施和活动场所。通过长达几十年的努力,如今韩国农村的人均收入基本和城市人均收入持平,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造就了“江汉奇迹”。“新村运动”是政府低财政资金投入和农民主动建设的模式,打造了低成本推进农村跨越发展的先进案例。但是政府的过分干预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在住房和村庄设计上过分强调统一,致使村庄缺乏特色,“千房一面、千村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www.xing528.com)

2.日本的“造村运动”

“二战”后,日本经济遭受重创,为了重建家园,政府大力扶持重要城市的建设,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工业和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城市发展迅速。由于年轻人大部分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业生产下降,农村经济下滑明显,农村的发展面临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政府通过“造村运动”的方式来缓解社会压力。其中最有名的是1979年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彦提出的“一村一品”的造村运动,该运动以振兴区域经济为目标,号召每一个村镇培育发展一种符合自身特色的农副产品,实现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和深层次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通过特殊农产品的培育,打造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扩大村庄影响力;二是发展“1.5次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意愿,提供技术支持,整合同类农产品,打开市场避免恶性竞争;四是培养农村人才,把引入农村建设人才和培养当地农业技术人才结合起来,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日本的“造村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乡村经济的发展、乡风文明的建设都取得巨大进步,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但是“造村运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生态环境,为培养农作物,兴修水库,破坏了自然生态;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导致农业产业未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不得不大量进口农产品等。

3.德国的“村庄更新”

德国的乡村治理起步于20世纪初期,其中“村庄更新”是政府改善农村社会的主要方式,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36年,政府通过实施《帝国土地改革法》,由此开始对乡村的农地建设、生产用地以及荒废地进行合理规划。1954年,村庄更新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在《土地整理法》中政府将乡村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作为村庄更新的重要任务。1976年,德国在总结原有村庄更新经验的基础上,不仅首次将村庄更新写入修订的《土地整理法》,而且试图保持村庄的地方特色和独具优势来对乡村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整顿完善。到了20世纪90年代,村庄更新,融入了更多的科学生态发展元素,乡村的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生态价值被提升到和经济价值同等的重要地位,实现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在德国的村庄更新中,每一个改造建设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得到政府的支持,都是多方论证、规划后合力完成的成果。因为德国有完善的村庄更新机制,最大限度地尊重当地的文化,所以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和利用。德国的村庄更新模式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农村综合功能;二是重视老旧建筑的重新利用,对旧房进行修缮、改造,提高使用率;三是更新计划比较完善,充分考虑村落结构、文化特色等因素,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德国村庄更新的周期虽然漫长,但是所发挥的价值和起到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对乡村治理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村庄发展步骤更能使农村保持活力和特色。

(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第一个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拉开的帷幕。受到江浙一带美丽乡村成功案例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省份各地区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借鉴优秀的案例经验,结合本地特色,用一方水土打造属于一方人的美丽家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典型的山区县。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安吉县加大工农业发展,致使环境污染严重,最终被迫停止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提出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2008年,安吉县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农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安吉县积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休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努力建设良好的村庄环境,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生态经济的活力,弘扬乡村传统文化。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特点是以经营乡村为理念,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层级的职责定位,理顺权责关系。县级政府负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规划、体系制度等的建立;乡镇政府负责乡域内统筹协调,并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给予支持;村级委员会具体负责方案的落实和项目建设工作。

(2)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激励作用“以奖代投”,并积极引导农民自有资金、村集体资金等投入特色农业、旅游农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3)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生态产业。安吉县紧密依托毗邻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市场区位优势,将农业资源、乡村景观等经过市场化运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资本。

(4)发展“乡村人文美”的战略,以文化践行美丽。一方面大力挖掘和弘扬安吉县特有的孝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昌硕文化、畲族文化和移民文化,推动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如庙堂、古树、古代建筑等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安吉县几乎每个村庄都成为风景优美、产业发展良好、人民素质普遍提高的美丽乡村,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2.江西婺源美丽乡村建设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隶属于上饶市,与皖、浙交界,县域面积为2947平方公里,拥有26万人口,是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行政地名命名的旅游风景区。婺源以茶、文化和自然景观而闻名,故有“茶乡”与“书乡”等美誉,是全国著名的生态与文化旅游线,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婺源是我国进行美丽乡村探索较早的县城,其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发展乡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

婺源美丽乡村的建设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生态家园。打造美丽人居家园,让最美乡村的家更和、人更美。婺源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强化规划引领。

全面编制和不断完善县域城乡规划,着力构建“做靓中心城区、辐射特色集镇、带动村级发展”的三级框架格局,努力建成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承转并进、中心城区和特色集镇相互辉映、文化生态景观村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的生态家园。

(2)注重细节特色。

按照“每一项建设都要体现婺源特色、每一个细节都要符合最美乡村品位”的建设理念,集中打造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集中体现婺源风光的人文自然景观。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小区等平台,着力加强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健全完善古文化保护县、乡、村、组四级联控网络,进行古村落、古文物普查登记和挂牌保护,探索推进了古村落异地搬迁保护工作,弘扬并推进了文化与生态文明相融互促。

(3)优化管理机制。

以推动城乡公园化、精细化管理为导向,突出抓好县域的“净、花、绿、美、亮”五化工程,健全完善县、乡、村、组、户五级卫生联动管理机制,针对统一徽派风格的需要,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防控体系的基础上,还专门设计了数十套农村建房图纸,免费供村民建房使用,有效杜绝了农民建房乱搭乱建现象,不断巩固和优化生态文化大公园的建设成果。

(4)以创建文明县城为主线。

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村村秀美、家家富美、处处和美、人人淳美”最美乡村主题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以争做“最美婺源人”为抓手,大力开展“最美教师”“最美学生”等十大最美称号评选活动,将争做“最美婺源人”细化并深入全社会各阶层,全方位展现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中国最美乡村”新形象。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最美乡村的山更青、水更秀。

多年来,婺源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县之基,引入绿色GDP考核体系,把环境指标作为一个权重大、考核严的重要指标,坚决实行环保目标管理责任制、环境问责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使政绩考核的导向真正扭转到科学发展上来,建立起一整套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评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

(6)实施“三大工程”,呵护“青山常在”。

全县从政府、社会、群众三个层面着手,重点实施资源管护、节能替代、造林绿化三大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6%。资源管护方面,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封山育林,在国内首创自然保护小区模式,深入推进林政标准化管理工作,筑就生态环境“安全网”。节能替代方面,毅然关闭近200家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的“五小企业”,积极推广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的生态保护模式,推行以“改燃节柴、改灶节柴”为主要内容的“双改双节”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造林绿化方面,先后在荒山、园区、乡村、道路等地域实施“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精选100个村推进以绿化、美化、花化为主要内容的“花开百村”工程,迅速做大最美乡村的“绿肺量”。

(7)开展水体保护整治活动,力保“秀水长流”。

在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农村清洁工程,实行农村垃圾规范化、标准化收集处理;加强农村餐饮宾招服务业的污水处理,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加强农村工业企业污染整顿,对整改不到位、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关闭;所有山塘水库全面禁止化肥养鱼,全面禁止毒鱼、电鱼、炸鱼,所有沿河沿溪建设项目要求做到“环保三同时”(在建设项目中必须做到防治污染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将所有河道采沙工作全部纳入规范管理,所有矿山全部进行环境恢复治理。通过以上综合整治措施,切实保障最美乡村的“一汪清水”。

(8)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

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第一产业”来打造,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的思路,成功开发20个精品景区,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成为全国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富民的引领作用,截至2012年,全县经营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达400余家,7万余人通过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门口致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47.2%。

(9)突出发展以低碳节能为方向的生态工业。

积极拓展生态工业平台,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的要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旅游商品加工和机械电子加工等产业,创建了全省第一家生态工业园区。先后引进了中科院电子云计算数据运营中心、洁华环保、聚芳永茶叶深加工等一批带动能力强、关联度大的重大项目。依托全省首家旅游商品加工基地,大力发展以徽州三雕、龙尾砚台、甲路纸伞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加工为主产业,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拉动就业1万多人,婺源也被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

(10)着力发展以茶业为龙头的生态农业。

立足优美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以婺源绿茶品牌为核心,以荷包红鱼、油茶等农产品为支柱的产业体系。2012年婺源茶园面积达17万亩,加工贸易量达3.8万吨,出口创汇3100万美元,有机茶出口占据欧盟市场的半壁江山,婺源已成为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同时,通过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嫁接互动的新型休闲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加快,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