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讲,文明是人类在征服、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制度和物质的所有产物。狭义上讲,文明偏重于文化含义,指国家或群体的风俗、信仰、艺术、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等。从文化特性来看,任何一种文明的存在与其特定模式的构成,都是它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相“选择”的结果。因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不同,地理、气候的多样性加上生物的多样性,必然会带来多样性的文明。从地球开始出现人类算起,人类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
1.原始文明
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学会了用火,学会了制造简单工具从自然界获取生活必需品,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采集和渔猎,这两种活动都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的生活资料。采集是向自然索取现成的植物性食物,主要运用自身的四肢和感官;渔猎则是向自然索取现成的动物性食物,这种活动比采集更为困难、复杂,单靠人体自身的四肢和感官难以完成,必须更多地制造和运用体外工具。在原始文明阶段,尽管人类已经作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呈现在自然面前,但是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他们不得不依赖自然界直接提供的食物和其他简单的生活资料,同时也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经常忍受饥饿、疾病、寒冷和酷热的折磨,受到野兽的侵扰和危害。因此,在原始文明下,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超自然力量的化身。他们匍匐在自然之神的脚下,通过各种原始宗教仪式对自然表示顺从、敬畏,祈求恩赐和庇佑,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因此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服从关系。
2.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由简单的利用生物资源扩大到利用气候、水力、土地资源,出现了农田和牧场,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农耕、养殖、穿衣、盖房,人口得以大量增加。此时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阶段。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引起了环境的“对抗”,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出来。无节制地毁林垦荒,造成地球森林资源减少,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石漠化出现;大规模地放牧,使草原资源日趋减少,导致荒漠化的扩大;不合理的引水灌溉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但从总体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顺从关系。
地理学和生态学学者发现:两河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的气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沟渠严重淤塞;为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而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积;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入农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灌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玛雅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干旱、森林砍伐加剧了水土流失,最终导致了社会崩溃,而人类不得不迁徙。
3.工业文明(www.xing528.com)
工业文明开始于18世纪中叶,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和改进的工具来控制和改造自然。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自然界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征服和驾驭自然的“神”。在工业文明阶段,人们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人和自然只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人类利用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的工具,从自然界无节制地获取资源,用于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在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掠夺关系。
机器成了工业文明的核心。生产的机械化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机械化,人们把社会、自然和人都看作机器,机械论的思潮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机械论的自然观把自然界视为一部大机器,认为自然界具有稳定的静态结构,它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的,主要的运动形式是机械运动,服从于单义决定论。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却给自然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使人类自己也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在工业文明下,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这些做法违背了自然规律,超出了自然界能够承受的阈值。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出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经过生产和消费过程后投入环境之中,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工业文明只关注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忽视了自身还有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根源性、独立性和制约性,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开发观念和行为准则违背了人和自然关系的辩证法,而藐视辩证法是不可能不受惩罚的。
4.生态文明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日趋严重的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绊脚石,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依据,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增强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生产总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与此相反,生态文明信奉“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具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正与稳定等基本功能的社会体制和秩序。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所著的《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应从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67年,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文明生态史观”,他认为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对人类的发展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1984年,苏联环境学家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1987年我国学者叶谦吉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从自然中获利的同时应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并认为21世纪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刘思华教授也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根据自身的经历,敏锐地洞察到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并持续恶化,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众多政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另一个更高的文明形态,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之后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概念和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