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与“气”有关的词非常多。
比如,国家民族有大喜事或壮举为“气壮山河”“扬眉吐气”;《史记》形容像项羽那样“彼可取而代之”的人目标远大叫有“志气”,《射雕英雄传》里傻郭靖做事坚忍不拔叫有“勇气”;《晋书》赞祖逖中流击水的奋发有为叫“朝气”,明代的庸官们构陷袁崇焕、当下《人民日报》批80后房奴们萎靡不振叫“暮气”得意时“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失意则“垂头丧气”;机遇好为“运气”,倒霉了叫“晦气”;高兴时“喜气洋洋”,难过时“唉声叹气”;心情不好要“发脾气”,发怒时“气冲斗牛”,甚至遭受冤屈时也“怨气冲天”……总之,“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纵观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再没有像我们中国人,这么注重“气”的。上述这些“气”,我归结为精神和意志力,并认为它们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此处有必要提及。也许有人会反驳:第一,历代中医典籍和方家,从来没有人这么归纳过,把这些纳入医学的范畴,于理不合;第二,所谓精神和意志力,实在太虚无和玄乎,完全是唯心论,简直是宣扬“伪科学”。
反驳也有其道理,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这股“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属于中医“四气”,却对人体健康、疾病的康复意义重大。按照有些人喜欢拿中西医类比来进行解释,这属于“安慰剂”之类的范畴。西医已经做过实验,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维生素片替换安眠药,同样可以达成安眠的效果,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安慰剂的作用。
我在临床中也常碰到这种情况。比如,有个中年病人,因大腿根部疼痛来就诊,照完X光片后,发现股骨颈处很像癌症转移灶,于是建议他继续拍胸部X片,果然发现肺部的原发灶。然后继续检查,确诊是肺癌向股骨颈转移。这个病人是个50多岁的农民,身体很壮实,最开始自己一个人来的时候精神很好,有那种做体力活群体才有的红光满面。可是确诊一个星期后,再过来,已经不能自己走路,需要儿子和老伴搀扶了。再过两个多月,听他儿子告诉我,他父亲已经过世了。我常想起这个病人,如果不是心理受创,他的股骨疼痛应该不会导致他在一个星期之内完全不能行走;同样,如果不是精神垮掉,没了那股“气”,他起码再多活半年没任何问题。短短两个月内就走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主要是他自己失去了勇气和生气。(www.xing528.com)
同样的事情,前段时间又发生了一起:我自己一个亲戚,肾功能衰竭。刚入院的时候,因为不知道肾功能衰竭到底有多严重,还有说有笑气色不错。她先生糊里糊涂,把双方所有的亲戚都叫来了,包括老家的一些远亲和老人,都顶风冒雨赶了过来。一下子病房、走廊都满是她们家亲戚。她也不傻,一看这隆重告别似的阵势,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大问题、问题很严重了。于是,中午的时候,突然晕了过去……用她后来的话说,感到很憋气、气极,堵得厉害,眼睛一黑晕了过去。从此后,人一下子瘦了很多,形容憔悴。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气苦”,精神苦闷和瓦解导致身体状况急遽变差的例子。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常见。作为读者,您可以说我这是“伪科学”,但不可否认,不仅仅是患者,对于我们健康人,这股“气”也意义深远。
体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到你看本书,只要你确信,按照本书的理念、方法对你的身体保健有好处,它就必然会有作用;当你半信半疑或根本不信,却又硬着头皮学的话,如果效果差强人意一些,那也正常。就像你根本就不信任的医生给你对症治疗,反而可能比一个你非常信任的医生不完全对症治疗的疗效还差,一样的道理。
[1]佛家语。不著相,就是不崇尚(崇拜)有形的事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