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说:“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老春,非徒为技艺之末也。”太极拳除了武术的攻防技击作用,更重要的是其修身养性与祛病健体的作用。尤其是杨式传统太极拳,动作需松柔而缓慢,连绵不断,全身舒展而自然,并且结合了古代养生家的吐纳和导引之术,成为外练内修的最佳运动项目之一。太极拳运动符合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疏通经络并使气血周流全身,讲究练形、养气、存精、聚神,这都是健体强身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长期治疗、吃药带来精神痛苦与负担,某些疾病光吃药也难以见效,太极拳锻炼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不少拳友是因身患某些慢性疾病,或体质较差而来参加太极拳锻炼,经过三年五载坚持锻炼,体质比以前强健了,疾病也好转了,精神面貌也好多了,我本人就有切身体会。太极拳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纯朴的哲学思想,还蕴含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愿意用毕生的精力去习练、研究、传播太极拳。
中医学认为人生有三宝,即精、气、神,三宝聚,则生命久,三宝虚,则生命衰。所以太极拳锻炼就要存精、养气、聚神,实现性命双修的目的,修性,就是修炼心神;修命,就是修炼精气。练拳,一是练体固精,二是炼精化气,三炼气化神,四是炼神还虚,运用呼吸之法来调动上中下三丹田的运转,呼吸求转化,修心求归宿。精与气合为精气,气与神合为神气,精与神合为精神,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内外纯一,正大光明,不染邪道乃修炼之本。这就是太极拳锻炼能养生、能祛病健身的原因所在。
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安逸自然,逐渐达到无我无为。修身养性,宜修养心神。养心,以清静为修炼之本,养常静常清之心,练拳就是要还原心的本来面目,形体需常动,心神需常静,形动神静,虽分而如一。养生是养身与心,身心健康才能延年益寿,修身要平衡膳食,凝神调息;养心要不图名利、安泰神志,做到行也泰然,坐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图,粗茶淡饭,人生坦然。有人说养生必须排除五难:名利不图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养生必须先养心,心即为心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养神应该先养形,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神与形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太极拳锻炼既练体又炼神,是为神形合一,既修身又养心,是为性命双修,以修自然之道,以养自然之生,才能取得人体与自然的整体统一。太极拳锻炼要求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意念是大脑的思维活动,它沿着人体的神经脉络运行,同时也锻炼大脑皮质和神经,自然能消除大脑紧张,修复心理障碍。
《太极拳谱》云“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练太极知动静,为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外动而内静,动静结合,能动能静予以长生。“静中触动动犹静”,虽动犹静,虽静犹动,动是因,静是果,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天下之万理,皆出于一动一静,动为阳,静为阴,动静相宜,阴阳平衡,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养生讲究动养、静养、食养三大类,太极拳兼备了动养与静养。气血的运行在于动,气血的滋养在于静;精、气、神的贯通在于动,养气、固精、凝神在于静。精气的盛衰贯串于人体的生长和衰老过程,是人体抗病免疫的潜在因素,在太极拳锻炼中要以内炼为主,由内动带领外动,内动就是提炼精、气、神,以及促气血周流全身。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极拳为道,讲究行拳走架的所有动作合乎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能取得人体与自然的整体统一,这是天人合一,为养生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养生必讲未病先防,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防病的关键是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而使情志变恶。
攻防技击(www.xing528.com)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讲究攻防技击,如单纯或片面地强调大松大柔、缓慢柔软、动作均匀、毫不用力,这就会使太极拳变味、变质,成为一种软拳,就不可能发挥其攻防技击功能。当今太极拳圈的一部分练习者认为,太极拳锻炼要求“用意不用力”,就必须是丝毫不用力气,一用力就不是太极拳了。其实,这是对“用意不用力”的误解。只讲松而不讲敛,只讲柔而不讲刚,只知软而不知坚,只知缓慢而不知快捷,就成了张之不足而弛之有余。
太极拳既讲究“用意不用力”,也讲究用力,如“力由脊发”“力在惊弹走螺旋”“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如何区别这两种力的含义,这是每一个练拳者必须要搞清的问题,否则就会走上歧途。所以不能片面地追求不用力,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即僵硬之劲;需要用的力是先天的自然之力,称为松柔之劲。如果一点也不用力,只能躺下不动了。张是劲力的蓄聚,弛是劲力的发放,敛是张,松是弛,一张一弛即一敛一松,这种用劲方式才符合客观规律,是太极拳技击的要求。古人云:“张而不弛,文武勿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勿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太极拳的技击要求是一化一打、一张一弛,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蓄劲为吸、为合、为提,发劲为呼、为开、为放,一吸一呼便是一吞一吐。《五宇诀》云:“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一般人总认为太极拳锻炼的动作如此之缓慢,又讲究松柔而毫不用力,这样的练拳方法怎能与人搏击!这始终是人们的一个很大的疑问。所有搏击打斗都靠力量和速度,力大胜力小,手快胜手慢,这是攻防技击中的正常思路,岂能以慢动作胜快动作,以无力胜大力?就如王宗岳《太极拳谱》所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说明此种打法是其他拳术所为,并非太极拳之能,“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说出了太极拳与其他拳术的不同之处,太极拳就是以小力打大力,以慢胜快。小力不等于无力,千斤比喻大力,四两比喻小力,若要小力打大力,关键在一个“拨”字,就是牵动的意思。慢也不是绝对的,慢是化被动为主动,关键在于运用沾粘连随之法,“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太极拳是辩证的,有力与无力,缓慢与快捷也是一种辩证关系,无力也是有力,有力也是无力,缓慢中有快捷,快捷中有缓慢。
太极拳的“快”在意不在形,意念也称思想,是沿着人体的神经系统运行,其速度之快不可捉摸,太极拳就快在用意。当然对于意念的传递速度每个人不尽相同,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有快有慢,意念也可以通过锻炼而增速。太极拳走架和推手训练的知觉功夫,便是人体全方位的灵敏度。这种知觉功夫好比军事上的雷达系统,具备了这种知觉功夫,就能实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技击功能。《太极拳谱》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要想知道对方的微动,必须靠知觉功夫的听劲,若要动在对方之先,就要凭意动带形动,太极拳重在用意,形动怎能与意动的速度相提并论!
所有拳术技击动作发力的模式,都是以手收回再出击,使用的是冲击力,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没有了冲击距离就无从发力。太极拳使用的不是外力,而是一种由内发出的内击力,所以就不需要留有距离,粘着点就是发力点,没有了距离的技击方式就是与众不同。粘,是太极拳的技击特色,走架时动作和运劲的绵绵不断,推手时盘圈打轮的粘连不断,都突出了一个“粘”字。走架时动作与内劲的粘连,推手时手臂与手臂的粘连称粘手,器械中还有粘剑、粘刀、粘杆、粘枪。太极拳的用劲称为粘劲,只要与之一搭手就被牢牢地粘住,怎么也丢甩不掉,让你欲进不能、欲退无方。有了这种粘连的功夫,既可控制对方的发力,又可知觉对方的动向,运用引进落空技巧,粘着点便是发劲点,实现“挨着何处何处打”的技击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