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拳架套路演练称为走架,走架是太极拳锻炼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初学者应对拳架动作的一招一式进行单式学练,待全套拳架动作熟练后,再进行从头至尾地连贯锻炼,即为走架。对初学者来说,尤应从拳架的单式动作练起,先模仿老师的动作依样画葫芦,学会一式便要巩固一式,单式动作需反复训练。拳架的每一招式中,都包含拳法和拳术,“拳”必是招中有术,所以太极拳的每一动作也称招法或招数。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其所有动作都含有攻防技击作用,练拳者在熟练掌握每一招式的基础上,还应掌握每一招式的攻防技击作用,再将全部拳架动作连贯为一体,便是行拳走架。待熟练掌握行拳走架后,进而以人体内在的神意、气血的运行为重点,使外形动作与内形意气相配合,达到内外相合,称为行功走架。
目前太极拳走架的基本形式大致有三种。走架时配合一定的音乐节奏的,称为音律走架。音律走架注重动作与音乐节律的协调,讲究集体练拳的步伐整齐,姿势优美,并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走架时注重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含义的,称为行拳走架。行拳走架着重于外形、筋骨、皮肉的运动,要求外形动作连贯和灵活,讲究拳法和拳术的攻防技击。走架时遵循体内意气运行的,称为行功走架。行功走架着重于内在修为,要求以心行气和以气运身,使气血周流全身,讲究精气神的提炼。太极拳锻炼的最终目标是内功修炼,行功走架便是太极拳体用并举的锻炼方式,也称为内外双修。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松柔缓慢、连绵不断,如若行云流水。有人认为太极拳动作越慢越好,还提出应匀速而不能有快慢。这是片面的说法,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快与慢,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天空中云行的速度并非都一致,根据云层高低和风力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快慢。江河中流水的速度也并不都一致,按照地势的高低而有急缓之别。太极拳动作也是随着阴阳虚实转换的需要,快慢时有变化,这也是阴阳虚实变化的具体表现。动作运转时可稍快些,动作到定式时应慢些,应有似停非停和将展未展的感觉。初学者为了明白动作的路线走向,转弯抹角的细微之处,动作应慢些,不过应明白慢动作是一种锻炼的方法而不是目的。《太极拳论》云:“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可见,太极拳动作并不是越慢越好,而是能快能慢,慢中有快,快中有慢的快慢相间。
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什么是拳?什么是功?有人说,太极拳“快练是拳,慢练是功”。其实,拳与功不是以动作的快慢来决定的。拳是术,术是法。太极拳术分为四法,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四法又合称为十三势,具体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大手法);左顾、右盼(眼法);中定(身法);前进、后退(步法)。太极拳在走架过程中的所有动作,从起势直至收势,都离不开这十三势的四大技法,能按照太极十三势进行锻炼的,才称为拳。练拳时的动作无论是快还是慢,都属于拳,拳术就是攻防技击的方法,也称打斗的技巧。功是人体的潜能,为人体内在的能量,也称功力或内劲,拳术与功力虽为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武术的攻防技击中两者又必须是融会贯通的。太极拳的功在内而不在外,准确地说,外练是拳,内炼是功,外形动作即是技击的动作,称招式,练得再慢也不能称为功。内劲是内在的神、意、气与先天自然之力的结合,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是外练内修的锻炼项目,是以内炼为主,外练为辅,又必须是内外相合双修。在技击打斗时,必须以技法与内劲相结合,缺少内劲的技法只能是花拳绣腿,没有技法的内劲只能是死拼笨打。(www.xing528.com)
太极拳锻炼应讲究体和用,由杨澄甫编写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对杨式传统太极拳整套拳架动作攻防技击的使用方法作了说明。何谓“体用”?杨氏家传拳谱对“体用”作了如下解释:“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简单地说,在行拳走架中,其意在于外形的一招一式攻防技击,即为武之用;其意在于内形的精、气、神提炼及气血周流全身,即为文之体。行拳走架时应该是两者兼顾,外形的一招一式在于用,内形的气血通畅在于体,内外相合即是体用俱全。体用也是文武之道,文主内修,武主外练,内修外练乃太极之道,道在于理,虽变化无端,而理为一贯。体和用两者不可分也,杨氏家传拳谱又曰:“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门派,自有其一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锻炼内容,不可能一学就会,一会就熟,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要练好太极拳,除了在运动中掌握全身阴阳变化和所有动作的辩证关系以外,还必须掌握运动中的生理要求和心理现象。生理要求主要是全身各部位动作,做到内外上下协调一致。应从基本步法和步型、站桩和动作单练开始,养成能动的习惯和能静的心态。站桩是外静而内动,招式单练是外动而内静。由简、大、粗到繁、小、细,学会一式就要熟练一式,动作越练越熟,招式越练越多。慢慢学,慢慢练,只要树立信心,持之以恒,自会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