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开展以学为中心的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如何开展以学为中心的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设置的丰富性相比,科学类通识课程设置相对较难开展。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开展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写作课程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学校开展写作课程以及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经验。

如何开展以学为中心的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第一,重视科学类通识课程建设

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设置的丰富性相比,科学类通识课程设置相对较难开展。首先,科学类通识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深度较难把握,与科普类课程之间的界限难以有效区分;其次,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分科不断精细,导致非本领域专家学者不但难以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而且也无暇顾及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和联系,缺乏对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联系的观照;再次,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更新换代较快,选取哪些知识纳入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具有不稳定性。

北京大学人文医学中心的张大庆教授强调,认识和理解科技的社会文化价值是通识教育的使命,科学史在通识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认识科技的本质与价值,理解科技的社会文化意义,关注科技应用的多面性。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医学史教育,目的是培养有人文情怀的医生,对科学技术和医学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考察,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医疗知识、技艺的价值,特别是传统医学,同时激发对当代医疗卫生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中国海洋大学赵栋梁教授介绍了“大海洋”课程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该课程内容包括海洋与人类文明、海洋的变迁、海水运动、海洋中的生命、气候变化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大海洋框架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点上进行深入了解,并且促进学生从全球的角度去研究海洋和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潮汐、厄尔尼诺现象等;该课程希望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可以对所有问题进行反思和质疑。武汉大学推出了“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了解科学起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熟悉科学思维方式,初步具有理性判断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以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作为主线,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形式,加强过程性考核。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杨继教授认为,通识教育需要贯彻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引导,不仅仅是落在具体的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强化素质、思维或是能力的培养。在“生命进化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让文科、理科的学生听懂,关键是让所有学生都要从课程里获得与其他课堂上不一样的感悟,通过分析具体的进化现象,从自然观价值观的角度对学生有新的启迪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最终体现在通过了解、研究过去,不仅更好地认识现在,更是为了美好的将来。

第二,重视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教学。

人文教育天然带有通识教育的属性,但这并不是说,在通识教育中讲授人文类课程可以完全采用专业教学的方式。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经典文本展开,如何在保证专业水准的同时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人文类通识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北京大学历史系叶炜教授认为,在历史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一方面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呈献给学生,使学生关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制度演进等;另一方面,从方法和价值的角度来看,历史的方法就是历史地看问题,以及强调对理论的质疑。此外,作为人文课程的教学,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术性,在接受教师对经典文本的指导过程中,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质疑。2014年,南京大学提出了“悦读经典计划”,其核心目标在于克服数字化时代大学生中盛行的浅阅读以及碎片式、浏览式、工具化阅读倾向。围绕这一计划,南京大学编辑出版了《南大读本》,并且设置了单元导读课,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DIY课程机制,以学生为主导,突出学生在经典研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体,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复旦大学政治学系的任军锋教授结合“修昔底德战争史”和“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两门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聚焦经典文本的通识核心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在经典文本的历史语境与读者身处的现实语境之间往返穿梭、彼此观照?即如何在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实现有效的对接?如何通过教学真正“激活”经典文本,促使阅读者对文本本身的生命力形成真切的体认?如何通过经典文本在“规训”学生漫无边际的日常意见的同时,真正激发学生的理论想象力?如何在帮助学生真正进入并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促使其“走出”文本?如何能够以“点”带“面”,帮助学生通过几部经典的深入研读,找到进入某一文明传统的“思想路线图”?为应对这些挑战,教师在面对通识课程时需尽力寻找投入教学的现实可能性:尽可能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尽可能把教学转化为持续性的学术发现和积累,尽可能把教学从单向输出转化为双向激发……

第三,强调写作课程的重要性。

在学生可迁移能力培养过程中,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开设培养大学生读写交流能力的写作课程。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开展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写作课程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学校开展写作课程以及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经验。(www.xing528.com)

2012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学院学硕班开始试点“表达交流”课程,侧重科技论文叙述表达;2015年春季开始,全院必选48学时课程,涵盖写作表达方法、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要点、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等。该门课程的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指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做到真实、真诚、严谨、认真、恰当、得体。“表达交流”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写作的核心要素、写作表达方法、PPT演讲报告、传统媒介的阅读与写作、口头交流与表达、电子媒介的交流表达等。此外,他还认为,艺术形象思维也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同为理工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也将写作课程作为全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其课程理念是“成长写作”:在成长中写作,在写作中成长。该门课程包括三大板块:主要文体的写作(讲述加训练)、学术论文的写作(包括一般论文写作和科技论文写作)、口语交际。清华大学于2018年秋季学期开设“写作交流”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写作的定位是分析式和梳理式写作,强调逻辑批判性思维训练,而不是文学创作性的写作。课程依靠高强度的阅读和小班研讨,通过不同主题切入和一对一指导的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的思考,形成文章的观点,并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文章的撰写。主题涵盖智能生活、爱因斯坦、性别、计算机科学等方面。训练过程包括撰写两篇正式的文章,一篇短文,一篇长文,每篇短文和长文有一个草稿和终稿,最后进行报告展示,由教师进行点评。为保证教学质量,有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写作部门,如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成立“写作与交流”课程教研室;清华大学成立写作中心,分别聘请专任教师担任写作课程主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讨论确定课程大纲。与此同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清华大学还建立教学团队定期研讨和集体备课与培训的机制。

写作课程的训练,除了专门的写作课程和自学指导之外,还应该贯彻到每一门通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复旦大学强调学术写作,将写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所有课程教学的环节(特别是经典研读类课程)中,通过建立“阅读—讨论—写作—反馈”学习环节,使学生对大学写作形成充分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并形成自我的反思。香港中文大学自学中心为促进学生自学,建立了网络化学习的工具,主要包括论文写作网站、论文格式网站、微单元的学习方法单元,促进学生开展网络化学习,进行深度学习。同时结合线上学习内容,自学中心还开设工作坊,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四,重视通识教育管理、开展通识教育评价。

通识教育嵌入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制度安排一直是通识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在通识教育制度完善过程中,通识教育管理机制是通识教育相关制度落地和有效实施的保障。通识教育包括广义的通识教育和狭义的通识教育,广义的通识教育涵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调动全校资源、协调学校相关院系和部门参与通识教育,需要强有力的通识教育组织机构;狭义的通识教育主要针对第一课堂的通识课程建设,如何充分调动具有院系归属和学科归属的教师积极参与到通识课程教学中,严把课程质量关,建立通识课程支撑体系等,也同样需要强有力的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教育主任梁美仪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管理不能是一种“维持常规的日常操作”,而是管理者必须发挥领导的角色,以改变校园文化,加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认同。香港中文大学通过领导创建优良的管理,重构课程目标,设置4门“核心元素”基础课程;建立常务委员会,注重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引入核心元素,探索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令参与其中的学生和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领导作用: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老师则能从教学中学习、反省和创新。台湾中原大学从课程实施、资源配置和组织建制等方面落实“全人教育”理念,设置了“天、人、物、我”的课程架构,引导学生从这4个方面思考人生,平衡其专业和人格;通过书面审查、教师试讲等方式严格把关通识课程,避免“水课”“废课”的存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管理体现了学术与行政紧密协作的特征:形成了“核心课程委员会—模块建设专家小组—基本课程单元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从课程设计到建设不脱节,保障通识教育理念层层落实;建立“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联合管理模式,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负责课程建设、教学学术,教务处处长负责行政推动、资源统筹;建立“院系+核心课程委员会”双重新课审核模式、“教师+院系”双重激励模式、“教授+行政”双重建设模式。此外,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在核心课程管理中发挥了枢纽作用。

在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通识课程建设的质量,包括“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和测量,并有效地指导通识课程建设。复旦大学在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工具,即通识教育质量保障闭环体系:“课程开设设计—学生调查反馈—数据分析—诊断报告—课程开设设计”。这项工作超越了传统的学生评教,课程质量评价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切实支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