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课的另一重要目标是实现经典与个体生命之间的接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老子》的典型思维方式早已深入人心;第二步,让学生充分理解经典之为经典的原因;第三步才是建立文本与自身生活经验间的联想。因为第三步的联想不是天马行空的行为,一定是理解到经典之为经典的要义后才能够引发的。
首先,引导同学阅读经典的目标在于逐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与经典之间的关系。
在“《老子》导读”课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子》的典型性思维方式直至现在仍深植于中国人的血液中。例如,在课程中笔者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这个再通俗不过的道理引申开去,重点向学生展示《老子》文本中阐述辩证性思维的一些章节,让学生认识到现代人的思维与古人其实并不隔阂。
其次,阅读的过程亦即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www.xing528.com)
在课程中,笔者尝试与学生共同总结《老子》对人、社会、世界的理解,向学生指出,《老子》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这些理解可以超时空存在,对我们现今仍有所启示。《老子》将人视为天地万物中的一分子,采取了一种与万物更为平等的方式来看待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理解框架下不是被加强了,而恰恰是要加以警惕的。在《老子》看来,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我们人类做得还不够,而恰恰在于人之过于“有为”,而这些“有为”背后往往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理由之下的一己之私。《老子》不是站在人类中心的立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将人作为广袤无垠天地中渺小的一分子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天地的广大与人的渺小都超出我们的想象,只有认识到人之渺小,才能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才能够对无限未知世界心存敬畏。《老子》将人安置在天地之中时,它也是在一个更为整体性的意义上来看待世界。世界作为整体而存在,人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世界内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变化与联系,世界是流动变化的世界,其理想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此,人在此世界中的最佳存在状态就是因应周遭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从而实现一种大和谐。
总而言之,笔者要尝试向学生传递的是,经典之为经典,乃在于关注的是人类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是超越古今中西的。尽管时代语境不同,思考和应对的路径会有所差异,但是在更深层上,仍然有其相通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