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经典导读课问题与解决方案

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经典导读课问题与解决方案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开设《昭明文选》导读课,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教训。

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经典导读课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一,通识教育力图借助“博”与“专”之间的张力来培养创新型人才,而现有师资都是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博士,出于学科思维的惯性,教学中可能存在将经典文本阐释局限于某一学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建议任课教师主动关注、参与或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拓展自身格局,走进经典的多维空间。另一方面,由于低年级本科生尚未形成根深蒂固的学科意识,他们的思维方式自由灵动,天然具有跨学科的特质,因此建议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教学相长。

第二,由于通识教育强调经典文本阅读,弱化概论式教学,操作不当可能给本科生带来知识系统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审慎选择开课的经典文本,必须是文明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枢纽。其次,开课先后次序上考虑体系建构的需要。再次,各经典文本授课教师之间应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教学例会等,精心设计、研讨教学内容,使得各经典或互相呼应,或环环相扣,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机体,而非孤立文本,各自为政。

第三,经典文本领域,长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要扭转这一局面,建议开设经典文本导读课的各高校之间应定期举办以教学交流为目的的研讨会,邀请一线教师参加,聚焦教学问题:如课堂上怎样高效率地组织小组讨论;课外如何组建与经典文本相关的读书班、兴趣小组,并探索其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在课程结束之后,甚至学生毕业之后,如何为他们提供持续性的经典阅读支撑服务等。

综上,开设《昭明文选》导读课,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鼓励理性的独立思考与写作,培养具备整体性视野的“不器”君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Exploration of How to Teach on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of General Education

Yuan Min

Abstract:With its advantage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urses,Chongqing University is now carrying out teaching programs in classical texts,trying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general education.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which is edited by Xiao Tong,the crown prince in Southern Dynasty,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classic book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It points out to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which is beyond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of today.Moreover,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is taken as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tressing o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various classic fields,aiming at knowledge obtaining,ability training as well as disposition developing,and evaluating through a procedural scale.It also involves the introspection on problems raised from the education of classic works.

Key words: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design

【注释】

[1]本文系重庆大学2016年度本科优质课程《昭明文选》建设阶段性成果;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大学国文课程设计及教学团队培育为抓手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之中国文明模块”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Y71)。

[2]袁敏,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3]钱穆为《大公报》撰此论文,强调“智识贵能汇通”“博而有统类而能归于约之谓通”,1940年12月1日见刊。收入钱穆:《文化与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4]1941年梅贻琦主持西南联大常务工作,他撰写要点,清华教务长潘光旦拟文稿,遂成《大学一解》,载《清华学报》,1941年第1期,第1—12页。(www.xing528.com)

[5]陆一、徐渊:《制名以指实:“通识教育”概念的本语境辨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第30—39页。

[6]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在阐释“General Education”时,首先强调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是西方文明的核心遗产,如何传承这笔遗产关系到现代民主社会的兴衰。参见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甘阳教授也主张“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参见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6页。

[7]正如《史记》不仅是讲述“大一统”中国故事的史书,也是《太史公书》一样;《文选》不仅是文学史上所谓“总集”,也是其主编昭明太子萧统“经国大业”的一部分,成书于南朝梁最繁盛的时期。

[8]〔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20页。

[9]《文选》卷六左思三都赋》之《魏都赋》:“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凭。”

[10]《汉书·高帝纪》:“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

[11]参见陈复兴:《〈文选〉京都赋与汉代的空间意识》,《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第269—276页。韩晖:《〈文选〉京都赋置首的文化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第76—82页。

[12]参见冯利、贾文静、任仲山、葛庆平:《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状态变化的实证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第2期,第120—122页。刘莉:《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阅读倾向调查与指导》,《科技信息》,2010年第24期,第375页。郑敬业:《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图书借阅习惯分析》,《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年第25期,第33—34页。

[13]屈守元:《〈文选〉导读》,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45页。

[14]游志诚:《〈昭明文选〉斠读》,台北骆驼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5]胡大雷、韩晖:《〈昭明文选〉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16]胡晓明:《〈文选〉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