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古文献学家向宗鲁在重庆大学文学院首开《昭明文选》导读课。据重庆大学校史馆文献记载,向先生上课不带书,讲解时根据需要背诵诗文,纵论李善、五臣注优劣,《〈文选理学权舆〉续补》一书即因开课而撰,是以教学促科研的典范。1935年重庆大学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向先生在川大开课。1941年向先生去世,课程停开。
2012年重庆大学成立博雅学院,《昭明文选》导读课得以重开。以工科为传统优势学科的重庆大学另辟蹊径,以博雅学院为抓手探索基础文科教育的新路径:本科生源文理兼收;一、二年级本科生不分专业,采用精读中西方文明经典、大量写作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入大三,学生在文学、史学、哲学、法学中自选专业,必修该专业的经典导读课,并选修其他专业课;大四完成相应专业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获得该专业学士学位。阅读经典文本贯穿始终。(www.xing528.com)
据笔者统计,目前仅有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江苏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台湾大学等少数高校给本科生开设《昭明文选》导读课。另有少数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给中文系研究生开设该课,均为2学分。然而,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图书阅读、学习状态变化等领域的实证分析[12],大一第二学期是学生阅读意愿最高的学期。同时,大一学生容易缺乏明确的读书指导,阅读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高涨的阅读热情,理应匹配高质量的阅读内容。因此,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安排师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共同精读《昭明文选》这样高难度的古籍,满足了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学分方面,鉴于《昭明文选》的文献量,2学分对应的课时难以精读原典,如只作概论式介绍,又有悖于初衷。因此,重庆大学给予《昭明文选》导读课程4学分。教材方面,上述开课高校自编的教材或注重梳理《文选》学史[13],或突显“历代文体之变”[14],或“侧重于编纂学和类型学”[15],主要从文学专业的视角去解读《昭明文选》,而较少注意到该书“包含了中古社会历史与知识生产的绝大信息”[16]。目前亟需基于经典文本、具有跨学科整体性视野的新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