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可谓“众口难调”。对通识课程“广度”和“深度”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识课程的根本属性应是在各学科领域尤其是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树立“相通”的理念,以求得它们之间关系的“健康有序”,而非刻意追求知识的“广度”,更非“深度”。通识课程是对人更高层面(也可认为是最高层面)的素质培养,是培养人的大局观与历史观,其与一般公选课的基本素质培养不同,更不是一般性科普教育。通识课程的内容有时貌似容易理解,但实则更耐人寻味,其深度体现在研究和讨论跨学科及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大量难以解决的矛盾甚至无法两全的问题中。如果在通识课中过于追求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平衡,这样的课会不伦不类,其结果是相关专业学生觉得乏味,而其他专业学生又会觉得太难,这样的课程会成为真正的“水课”。那么,要开出具有吸引力的通识教育课,真正实现“通”的目标,下面几点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第一,全面系统的课程内容。通识课程应融汇人文、社会和自然等不同学科领域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素养。[3]课程内容应该既包罗万象又精彩纷呈,应做到广而不泛,浅而不浮,通中求识,识中汇通。
第二,教师“通”才能学生“通”。教师必须在理念上打通各种专业之间的屏障,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必须贯通理解;此外,要将整个自然进化史与人类生物和文化的“双重进化”史贯穿理解,如此方能做到系统全面的“以史为鉴”;正所谓教师“通”,课堂才能“通”,如此,学生自然也就“融会贯通”了。
第三,课堂效果是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课堂效果是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与专业课程相比,通识课若想获得成功,其课堂讲授更需要“激情四射”,课堂启发更要“恰到好处”,讲授内容更需“引人入胜”,相关学科知识更需“运用自如”,与学生交流更应“对答如流”。所以,通识教育课的成功,需要讲授者拥有沟通与表达的天分、足够的重视程度和甘愿付出的奉献精神。通识教育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可有效地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课程上,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所有学习器官,从而减轻其学习的疲劳程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学习效率[4]。(www.xing528.com)
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令人印象深刻。如此,通识教育方才具有更长的生命力,其良好的社会效应也才会源远流长。
就通识教育的现状而言,从课程设定、教学内容到师资队伍建设等很多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的空间。那么,什么样的课程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下面我们以“生命伦理学”为例,对其作为通识课程的相对优势、意义、作用及其策略与具体方法进行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