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调整和差距

通识教育评论: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调整和差距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双重编码”通识课程的主讲教师只能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作一定的调整。通过对部分“双重编码”通识核心课程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在讲授“双重编码”课程时在教学班级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学校设计“双重编码”通识核心课程制度时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识教育评论: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调整和差距

中山大学多年来都是多校区办学,每学期修读通识课程的学生基本在2万人左右,所以一般采用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方式。2009年第一学期哲学系开设的“双重编码”通识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先秦)”,本专业学生选修人数在50—60人,而全校非专业学生有250人选修了本课程。该课程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讨论课分为10个组,有10个哲学专业博士做助教主持讨论课。与之相比,哲学专业课程一个班人数在60人左右,在教学“中国古代哲学(先秦)”时一般也要分成两个班,教学时间一般在两个学期。相比专业班,通识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先秦)”虽然配备了足够的博士助教,主讲教师还是认为300人的大课教学内容仍然难以深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面对这样的情况,“双重编码”通识课程的主讲教师只能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作一定的调整。中文系“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成为“双重编码”通识核心课程后,原本专业课程由120人组成的两个班合并成一个班,外系学生选修的通识核心课程单独编成一个班。讲授方法也不相同:专业课用理论带动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识课程则多讲作品。“中国古代哲学(先秦)”也由原来300人的大班变成两个班,专业课程班和非专业课程班分开教学。

作为“双重编码”课程的“中国历史地理”课程虽然是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同班上课,但在小班讨论时,授课教师也执行了“双重”标准:将历史与非历史专业学生分别编成不同的讨论小组。授课教师认为,“虽然不分专业的交流固然有其好处,但在目前的院系体制下,非历史系同学发言仍然有‘专业’压力。专业学生单独分组,有利于非专业学生的开放讨论。而历史系的同学在大学4年里还会接受一整套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所没有的专业训练,背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而非历史专业的同学未必选过这些课程,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会有不一样,小班讨论的很多话题也会大相径庭”[9]。(www.xing528.com)

通过对部分“双重编码”通识核心课程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在讲授“双重编码”课程时在教学班级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学校设计“双重编码”通识核心课程制度时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使“双重编码”课程成为大学共同核心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摸索。在现有教学体制下,要真正跨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鸿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