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简单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将通识教育排斥在学校的主体制度之外,致使其不可能摆脱对专业教育的制度依赖,类通识学院或担任通识课的教师只能处于“口头或文件重视,实质上不被尊重”的尴尬境地,学校的通识教育自然只能处于边缘地位,不受重视。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在培养目标、制度设计、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许多困境。我们要在分析困境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融合路径,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引入到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

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缺乏对教育起点的认识,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够清晰。高校本应遵循人的本性,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避免社会的过度影响。然而,现阶段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未能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去改变以往专业教育过度社会化的倾向,从而导致人的天性和创造本能被扼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造成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紧密联系,培养周期短,能够及时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需求,从而备受青睐;而通识教育的理念虽广受赞同,但具体实施相对困难,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短期性、间断性的学习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功能”[14],而且通识教育的非功利取向也不被受教育者广泛接受。故而,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陷入两难局面,若仍坚持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则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相违背;但若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又会弱化专业教育的效果。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致使高校在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过程中,无法科学规划,施行效果不佳。

其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融合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制度安排。即使很多高校提倡在专业教育之外大力发展通识教育,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仅依靠在专业学院之外设立类通识学院或聘请校内外具备资质的师资来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之下,几乎所有高校都不敢轻易地去触碰与既有学科发展基本配套的本科教育体制,非常担心动摇了这一体制将会动摇学校发展、学科发展、专业发展的基础,担心专业学生将会因此丧失从事研究生阶段学习所必备的所谓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了现有的专业教育体制与重视创新、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已经不太适应,需要作出调整,大家都担心失去未来竞争的优势。基于上述原因,权衡再三才作出这样的制度安排。这种简单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将通识教育排斥在学校的主体制度之外,致使其不可能摆脱对专业教育的制度依赖,类通识学院或担任通识课的教师只能处于“口头或文件重视,实质上不被尊重”的尴尬境地,学校的通识教育自然只能处于边缘地位,不受重视。(www.xing528.com)

再次,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方法落后,阻碍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载体,“教育改革是由课程改革完成的”[15]。但当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具有简单化、片面化的特点。专业课课程设置与通识课课程设置分别由两个系统、两套人马担当,“两张皮”的现象十分突出。专业课课程设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相对成熟,而通识课课程设置主要是借鉴境内外尚在探索之中的其他学校的经验,几乎做不到设置一个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切合学校自身实际,并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通识课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不成熟,经常变动;师资结构的不完备,课程教师也经常调整,导致通识课教师难以全面了解或理解通识课课程体系,其主要精力只能集中于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而学生主要是为了获取相应选修学分而选择通识课程,因而简单应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设置的不平衡,造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通识教育仍处于尴尬的发展境遇。另外,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处于扩招等因素所导致的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少的发展阶段,高校在开展通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广泛采取大班制教学,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学生课堂存在感和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