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评选出来5门优质课程,并不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只有这5门优质课程,而且这5门课程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有老师说5门似乎少了点,因为我们现在课程存量有200多门。但我觉得优质课程应该具有一种代表性,如果说优质课程数量太多,它的质量风向标的意义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还是应该循序渐进、慢慢积累。同时,我们也看到这5门以外还有一些具有潜力的课程,后续也会跟进。这些课程本身很好,我们能否做些什么去帮助它们进一步提高质量,这将是一项可持续的工作。
我自己对于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的再认识,也是一个深受教育和深受鼓舞的过程。这次公开课评比,既给老师们释放出一个信号,又能够实实在在地从整体上或者说“以点带面”地让课程质量有所提升。从目前的整个过程来看,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我们仍处于不断的摸索和完善当中。
问: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有哪些通识教育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林: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比较强,如何在工科里面挖掘一些比较好的课程,还是需要探索的。“工程导论”和“工程与社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课会讲一些工程伦理方面的理念和知识。还有一门建筑领域的课程,老师会去谈建筑设计师如何在设计规划阶段将建筑设计的方案融入他所服务的人群和社区当中去。对此,我们也想再请一些专家和任课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对此类课程进行提升。另外,还有引进一些(其他学校的)优质线上课程。这些线上课程可以先让学生去听,但是不计学分,计学分的课程必须要有“地面”培养,例如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的课。这些都是在尝试的过程中,虽然并非我们的主流,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我们甚至还想引进部分的coursera课程,给予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权。我想,学生如果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他们还是能够或多或少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些尝试并不会对现有课程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或者说,从受益面来说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我想至少能够让学生知道,除了校内的一些优质课程外,还有一些优质课程可以在哪儿找到。从长远来说,学生也会通过他学习行为、学习偏好的改变,去倒逼老师,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至少在学生看过coursera或其他线上课程后,或许能够在我们的课堂上给老师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让老师觉得确实可以在备课和授课方式上有一些改进。
另外,前一段时间到南京大学去取经。南京大学的“悦读经典计划”蔚然成风,是它整个通识教育甚至是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与南大的师资结构、学校氛围息息相关。我们也认识到,怎样让交大的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自主的方式,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更多阅读经验的积累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南京大学的“悦读经典计划”是全校铺开,这与他们这么多年持之以恒的坚持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学校可能很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我们可能也会进行一些尝试,比如说与致远学院进行合作,列出适合致远学院学生阅读的书目。另外,一些课程也在进行当中,例如一些经典导读类的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可以跟读书结合在一起。
问:在交大的背景下,您怎么来理解通识教育的“宽度”?(www.xing528.com)
林:宽度有两层意思,化学意义上的宽度和结构性的宽度。通识教育实际上还是宽度的问题,这个宽度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宽度,应该是化学意义上的宽度,是对一种跨学科的理解力、思考能力的需求。此外,还有一种结构性的宽度、互补意义上的宽度,我们需要在专业教育的优势学科以外去寻找一些宽度,这应该是有人文情怀的工程教育或者说自然科学教育的基础。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后,在工作中可以跳出原来学科的狭小空间,从社会意义上、空间意义上,甚至全球意义上去思考他的职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通识教育也应该具有一定深度。我认为这种深度不能作为对所有通识课程的共性要求,因为深度跟课程本身的特性有关系,跟教师投入有关系,跟学生的兴趣和投入也有关系。例如一些经典导读课程可以要求深度,还有一些偏技能类的课程也需要深度。但是有些课程,特别是作为基础类的课程,有时候深度跟宽度相比,还是应该摆在后面的位置。但是,即使是以宽度为主要使命的这种课程,也可以成为一门非常好的通识课程,关键在于这位老师所设计的以宽度为重点的这个目标在传播过程当中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我们也了解到一些课程,老师的课程设计很符合通识教育理念,也列了一些经典阅读清单,这些清单不是随随便便罗列的,有很具体的内容范围和知识点的指向。但是从过程检验来说,课程的深度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这是一种浮于表面的以广度为主的课程,而本来重点在深度,却反过来成为一种普及的介绍性质的课程,这是不太成功的。
我们其实并不强求每个老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完全一致,或者都跟我们一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脱胎于某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的通识课程,跟脱胎于另外一个专业领域的通识课程,它们在功能上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从教师层面去投入和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促进教师来提升。另外一方面可能是需要去动员和引导学生,大部分中国大学生其实不是在通识环境当中成长出来的,而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让他们的阅读时间相当有限,甚至阅读是非常功利化的,有很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比较广博的视野,或者对其他学科有一种开放性的思维。
问:交大是如何将通识教育融入一流的本科教育的建设中?又是如何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本科生培养中的关系?
林:一流大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一流的本科教育,那么,一流本科教育里面实际上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我们专业教育需要做好,通识教育也需要做好;第一课堂需要做好,第二课堂同样也需要提升。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学校这两年越来越重视本科教育,把原来搭建的“三位一体”理念变成了“四位一体”。在原来的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基础上加上价值引领。特别是在价值引领这一层面上,通识教育也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以及挖掘的空间。从某种角度看这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所在,因为要培养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价值引领是不言而喻的,包括对工程师、律师、医生、企业家的价值引领,如果在本科阶段没有完成的话,那么是很难在后续阶段进行非常成功的塑造。这是通识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