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观主义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客观主义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客观主义”,指现代大学中知识的生产特重“数量化”、“标准化”、“客观化”与“商品化”之模式。为求将知识加以完全“客观化”,现代大学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活动,而不是一种参与活动,更不是一种介入活动。台湾的大学院校在“客观主义”信仰统治之下,以启发学生价值自觉与批判思考能力为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常常被许多大学的领导人认为“不客观”,难以进入大学的知识之殿堂。

客观主义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所谓“客观主义”,指现代大学中知识的生产特重“数量化”(quantific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客观化”(objectification)与“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之模式。[2]这4 种知识生产方式之间,既互相加强又互为因果,蔚为现代大学发展之主流。

在现代大学中,知识传播特重“客观化”,因为“客观化”正是知识“数量化”与“标准化”的基础。为求将知识加以完全“客观化”,现代大学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观察(observation)活动,而不是一种参与(participation)活动,更不是一种介入(engagement)活动。现代大学作为“知识的百货公司”的性格日益彰显,大学教师沦落为分门别类的知识商品的专柜售货员,而学生则不免成为知识百货公司中迷惘的顾客。在这种现代大学的教研活动中,所谓“教育”常常不免沦为一种“知识的游戏”(intellectual game),甚至沦为一种知识的“商品买卖行为”。

在追求“客观化”“数量化”“标准化”与“商品化”的台湾高等教育界,所谓“一流大学”的指标,基本上完全以定量指标为准,忽视定性指标;强调科技(尤其是可快速商品化的科技知识)发展重于人文社会之研究与教学;而且,重视大学的研究功能远过于教学功能。在上述办学方向之下,大学教师终不能免于沦落为SCI或SSCI论文的生产机器,而大学在经济功能上也被转化为高科技产业的研发工厂。近来官方强调“大学社会责任”,要求大学加强与当地产业之连结,却忽略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研究与教育。[3]以上种种趋势,使大学的治理重机制而轻氛围,大学的运作逻辑也极端重视“可操作性”而忽视“不可操作性”的指标。(www.xing528.com)

台湾的大学院校在“客观主义”信仰统治之下,以启发学生价值自觉与批判思考能力为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常常被许多大学的领导人认为“不客观”,难以进入大学的知识之殿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