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校园避震
我们知道,破坏性地震尤其是大地震发生之前,往往会出现短暂的地光、地声或者地颤动,它们在告诉我们,地震快来了。这种宏观现象叫做大震预警。大震预警是地震对人类的最后示警。从人们感受到这些现象,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大约有十几秒的时间。我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所准备,又能保持头脑冷静,就可能抓住这黄金瞬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约8.0级地震,大地震共造成了约7万人死亡,40万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件。北川中学初二(4)班所有幸存者永远记住了一位伟大的老师——李佳萍老师。当地震发生时,同学们正在教室上李老师的政治课,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教室剧烈摇晃,同学们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李老师大吼了一声:“快跑!”同时飞快地打开门,拉着推着同学们赶快往外逃。当时整栋楼房已经摇摇欲坠,感觉是房子就要垮了。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逃出去,李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住已经变形的门框,可一个人的血肉之躯怎么能够承受得住五层楼的重量,李老师被垮塌下来的楼房压在了下面。房屋倒塌的那一刻,李老师还拼尽全力将一个学生推了出来,学生们安全出来了,而李老师却倒在了垮塌的房屋下,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伟大老师,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为何我们的这位老师能救出这么多学生?李老师临危不惧是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的关键所在。(www.xing528.com)
强震袭来时,人类的居住特点和巨大地震力的作用使人在多数情况下很难成功逃离。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尽快就近蹲或趴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待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这个做法被古人归纳为“伏而待定”。这一瞬间抉择的有效性已被现代历次中外大地震的减灾实践所证实。所谓“伏而待定”的要点,“伏而待定”该“伏”哪里,又怎样“伏”呢?这里还有不少学问。你一定要注意“伏”的地方、身体姿态和保护措施三个方面。地震时,首先,要听从老师指挥,镇定而不慌乱,尽量用坐垫、书包、书本等护住自己的头、颈部,减轻上面掉下来物体的直接冲击。地震到来时,如果实在来不及找到保护头、颈的合适物品,用手抱住头部也是个办法。
其次,在老师的安排下,迅速躲入相对安全的地方,要在地震发生时能飞快地躲藏到相对安全的地点。地震发生时,慌不择路、不听指挥、簇拥外挤甚至跳楼逃命,这是极其错误的!研究表明,人从二楼以上的楼层跳到下面的水泥地面,很可能是非死即伤,万万使不得。上课时遇到地震,学生应就地躲避,地震过去后由教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记住:有秩序很重要!否则大家盲目乱跑,很可能因踩踏挤压而造成伤亡。地震时正在室外的学生,要尽量到操场等开阔地方去,注意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危险物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