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1915年完成广义相对论,1916年史瓦西就提出球对称的黑洞解,接着莱斯纳和德斯特罗姆在一两年后发表带电的黑洞解。可是一般的物质大都是中性,而星体却常有旋转运动,在坍塌而成为黑洞后,应仍保有一定的角动量。因此物理学家努力寻找带有角动量的旋转黑洞解,结果居然要经过近50年,才由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克尔(Roy Kerr,1934——)在1963年找到,可想而知其困难度。
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广义相对论的黄金时代,引力的研究成为物理的主流之一。克尔黑洞解的发现,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旋转对称比球对称只少了一个对称性,但爱因斯坦方程却变得甚为复杂,耦合的偏微分方程难以分离、各个击破,使物理学家在将近50年中都无法解开该难题。克尔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其中他所运用的一个新观念,是有关引力场的分类。
1954年苏联物理学家彼得罗夫(Aleksei Z. Petrov,1910—1972),提出对引力场分类的观念。描述引力场,也就是时空的弯曲度,通常会用黎曼张量或外尔张量。考虑如外尔张量的对称性,则在一般的情形,可以用一个三乘三的复数矩阵来表示。彼得罗夫则利用分类此矩阵的代数方法,即对应的本征值和本征空间,来处理时空局部的分类。
彼得罗夫分类法一开始并没有受到重视,但到20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逐渐发现其重要性。有趣的是,虽然史瓦西和克尔黑洞很不一样,但它们在彼得罗夫分类下都属于同一类型。克尔借着研究该类型的解,以及它们的对称性,而找到旋转黑洞的度规,解决了一个悬挂多年的难题。两年后的1965年,美国物理学家纽曼(Ezra T. Newman,1929——),便找到带电又旋转的克尔-纽曼黑洞。
克尔旋转黑洞(图3-8)跟莱-诺黑洞一样,也有内外两重视界。与莱-诺黑洞不一样的是,在外视界外,另有一个面叫“静止极限”,该表面和外视界之间的空间,就是“动圈”(ergosphere)。在动圈内任何物质包括光,都要随着黑洞旋转,不可能静止不动。由于时间坐标在动圈中变成类空间,因此物质的能量正负均可。在1969年彭洛斯便提出,要是某块物质在动圈中一分为二,而其中一半带有负能量并掉进黑洞,则另一半可以往外离开动圈,并拥有更多的能量。利用这种所谓的“彭洛斯过程”(Penrose process),我们能从旋转黑洞中提取能量,其来源是黑洞的旋转能量,黑洞也因此会减慢其转速。(www.xing528.com)
图3-8 由克尔解所描述的旋转黑洞,有动圈、内外视界和奇环
克尔黑洞的时空曲率发散处,并不是在中心点,而是位于内视界内、赤道平面上的一个“奇环”。环的半径跟转速成比例,当转速趋于零,则奇环也会缩成中心奇点。如果物质在赤道平面掉进黑洞,其遭遇也和掉进赖-诺黑洞一样,能在进入内视界后,避过奇环,再从另一个克尔白洞离开,而到达别的宇宙,因此延伸的克尔黑洞,也可以成为一个虫洞。
若不从赤道平面掉进克尔黑洞,则物质可以穿过奇环内正常的区域,而不接触到时空曲率发散的地方。通过后的时空,必须看成是克尔时空的延伸。通常我们定义的半径总是大于或等于零,但该延伸时空中的径向坐标是负的,而且还允许封闭类时曲线/世界线(closed timelike curve/worldline)存在,这将会破坏因果律——一旦延伸时空够稳定,克尔黑洞便可能作为时间机器。
总之克尔黑洞内部,好像潘多拉的盒子,藏着如奇环、白洞、虫洞、封闭类时曲线、时间机器等怪象,有待科学家进一步探索了解。不过天文学里对黑洞的讨论,是针对能被观测到的现象,因此黑洞内部怪异的时空结构,就不属于天文学的范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