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用原则,民族音乐学概论助你快速获得成果!

通用原则,民族音乐学概论助你快速获得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论文撰者个人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并且不受他人限制的选题方式。这就说明民族音乐学领域内容的任何课题选择,都需要接受理性的安排和理论的指导,由此即相应导引出研究课题选择所需要遵循的一些通用原则。

通用原则,民族音乐学概论助你快速获得成果!

由于民族音乐论文选题的具体音乐对象极为丰富,并且相关选题内容指向的类型或模式也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民族音乐学学术论文选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会单一。采用什么方式选题?选题有哪些可以用为指导的通用规范?就成为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方式,通常可以被划入“被动选题”和“主动选题”两大类型之中。

被动选题,亦称“规定选题”。简单地说,就是研究者接受单位、机构、导师、出版编辑的命题,按特定要求去完成规定对象和目标的研究课题。例如,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按导师命题要求去完成的论文;某一出版社或某一学术刊物根据出版需要向研究者命题的特约稿件等,就属于此种类型。这是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有时间、成果类型、内容指向、质量标准等具体要求的受其部门或其他人员限定的选题方式。

主动选题,亦称“自由选题”。简单地说,就是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社会需要或个人爱好去选择某一对象和目标来作为研究题目。这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论文撰者个人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并且不受他人限制的选题方式。

无论是被动选题还是主动选题,其题目都不能是随心所欲地选择,它都需要拟题者根据客观事实、客观需求以及个人的客观条件去拟定题目。这是因为只有在客观事实基础上顺应客观需求并与自身能力相适应而作出的研究课题选择,才是有理论依据、有现实意义和可能达到预定目标和目的的课题选择。这就说明民族音乐学领域内容的任何课题选择,都需要接受理性的安排和理论的指导,由此即相应导引出研究课题选择所需要遵循的一些通用原则。概括起来,这些通用原则主要有下述几项:

1.选择研究课题,应当建立在已有音乐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

任何研究课题的选择,都不应当是前人旧有研究课题的无谓重复,而应当有所创新和创见,这已成为一切科学工作者选择研究课题的一般通则。然而,要做到此点,则还需要事先做一些必要的、有利于选择研究课题的分析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就是在定题之前,应当尽可能地掌握和熟悉此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此研究领域的历史状况和现实进展。

有的学者将这一定题前进行的对已有资料和成果积累的分析研究工作,通俗地称之为“了解行情”。这就是说,研究者要选择某项课题,事先需要多方面掌握相关音乐研究领域的各种信息,了解拟研究课题在以前是否已有人作过研究,这些研究目前进行到了何种程度,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不成功的或有歧义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修正和补充,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涉及而需要填补等等。一位课题选择者如果掌握了这些音乐学术信息,他即会相应了解到该研究领域的历史进程和现阶段学术研究的“终点”。而目前学术“终点”状况的了解,则是选择研究课题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任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都应当是在旧有成果“终点”上开始起步才得以续接和新生的,对于任何课题选择者来说,他也只能在这一“终点”上才可能找到自己应当从何处入手的新课题起点。正因为如此,他的新课题才可能具备向前发展学术研究价值,而不是徘徊在前人经过途中停滞不前。

凡是有经验的音乐学学者,大都注意这一研究课题选择原则的积极运用,例如,我所熟悉的一位在某高等音乐学院任教的音乐学教师,即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综述某些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能力,考试每每以音乐研究的“综述”为题,让学员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使之全面掌握某研究领域的学术信息,其良苦用心,当盖出于此。本书在前一篇章中,曾专门对“音乐文献综述”和“音乐文献综论”两种文体模式进行了讨论,其目的也与此相同。如果一位课题选择者,对所涉研究领域已有的学术信息(历史和现状)所知甚少或毫无所知,那么他的选题必然是幼稚和盲目的,其结果难免要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即使碰巧选上了一个好题目,其研究结果也很难做到具有新意和有所创造

2.选择研究课题,先要判断该音乐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

选择一项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课题并要求将其位于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起点上,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一课题在今后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上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一项新的音乐课题选择是否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一般而言,它需要从下述几个主要方面来加以确认:

一是判断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是社会音乐生活领域需求的课题。原则上说,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并不能据此就说所有的研究课题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些重复旧有课题且无任何新意的文章,因属非社会需求产品而不可能具有学术价值。况且,社会需求还有轻重缓急之分,即使是满足社会需求的课题选择,在学术价值上也相应有高低之别和立即显示与暂不显示之分。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选题,学术价值相对而高;解决社会一般问题的选题,学术价值相对而低。社会关心的热僻选题,学术价值显示即快;社会暂不关心的冷僻选题,学术价值显示即慢。

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带来了通俗音乐的空前繁荣,同时也带来对传统音乐和中西古典音乐的冲击,一时间,关于通俗音乐的存在问题,成为音乐界乃至全社会都关心的热点。当时,有的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即著文,从学术上对通俗音乐的流行加以研讨。由于这一课题选择考虑到了社会需求问题,因而即相应具有了一定学术价值,又因为这一选题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因而学术价值便很快得到显示。事实上,要科学地认识通俗音乐,仅凭个人好恶和兴趣去发表意见,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联系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规律性的揭示。后来,随着全国各地都市居民多元文化需求和多种音乐类型共处环境的逐渐形成,这一研究主题便渐趋冷却,不再是一种社会关心的热点,关于通俗音乐存在问题的讨论,也就逐渐失去了它的急迫意义。如果现在再选择这一类主题来讨论和研究,若不从更新的角度和更新的领域去选题,其学术价值显然就相对较低。因此,要比较客观地估价某一选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社会需求的确是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是判断所选择的音乐课题是否能够突破某些陈旧观点和理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依靠的是创造和发明,而任何创造和发明又都是对旧有创造和发明的一种突破或一种充实。一项课题选择,无论是新题还是旧题,要具有一定学术价值,都应当表现出对前人某些所用材料、所述观点和所建理论的批判或发展。一个新颖的题目,不能完全运用陈旧的观点和方法,得出前人或别人早已得出过的结论,而应当采用“新题新作”(或称“生题新作”)的方式,设定若干可以发表个人新见解和新结论的空间,这样才有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价值;一个别人已经作过的题目,只要采用“旧题新作”(或称“熟题新作”)的方式,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得出别人未曾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或探测出一条新颖的研究途径,同样会显现出一定程度的学术价值。

例如,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著名作品《二泉映月》,其乐曲标题是采集者在录音现场根据乐曲意境再征求阿炳本人认可后拟定的标题,乐曲名称虽然不是阿炳原有的命名,但演奏者的生活环境和音乐背景,却也与无锡当地“天下第二泉”和苏南地区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联(图47)。有一篇音乐论文叫《试论〈二泉映月〉的道乐特征》[8],选择的是“音乐特征研究”主题,而《二泉映月》的音乐特征研究主题,可以说是一个“诸家蜂起”、被多人研究过的旧(熟)题,但作者根据深刻影响阿炳音乐生活和音乐创作的道乐艺术,联系道腔、道乐曲目的构曲手法和规律,从曲体、结构布局、旋律、句法、调式、音调、演奏技术等方面与之进行比较研究,为《二泉映月》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提供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得出该曲与道教音乐相联系的新见解。尽管这篇论文选择的是一个已有多项研究成果的“熟题”,其研究视角也还有继续展开的余地和继续拓展的必要,但由于此文于选题后在“新作”上下了一定工夫,运用了某些新的材料、观点和方法,所发表的见解对以往成果和结论来说具有一定新意,因而它仍然是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www.xing528.com)

图47 无锡二泉:当年阿炳流连忘返之地

三是判断所选择音乐课题是否是本学科或本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所谓“前沿课题”,就是指在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居于前列的迫切需要研究但又未曾研究或研究不够的新课题。这些课题,通常都与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体现着该学科或该研究领域当前演进的最新进度和水准。前沿课题一般都具有时间性,一个学科或一个研究领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分别产生不同的前沿课题需求。如果我们将学术研究比喻成一场科学的、学术的“接力赛”,那么新的前沿课题选择恰如是一支“接力棒”,课题选择者正是在前人终点上接过这一“棒”,并在新的前沿起点上开始起步而踏上新的科研征途的。例如,中国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独立学科发展新阶段时,关于学科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就成为一个前沿课题。当时一篇题为《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9]的民族音乐学论文,就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这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尽管文章在联系国外具体研究实例和中国固有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研究实践的经验积累方面似有不足之处,但由于作者的选题处于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前列,文章作为当时少有的一篇系统、完整阐述民族音乐学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论文,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该论文即相应表现出了它所具有的前沿性学术价值。

四是判断所选择课题是否是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某一缺项填补。人类社会虽然已经进入高科技发展时代,但自然和社会仍还有许许多多未解之谜和未涉领域,需要科学研究工作者去进一步探索,为人类社会积累更加丰厚的科学知识,将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推向更高、更新的理性层次。科学工作者每一缺项课题的填补,就是人类社会一项新知识的积累,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不间断的知识更新和积累过程中,由低级走向高级、由愚昧走向文明的。所以,任何科研课题的选择,只要它是学科或研究领域以前未曾触及或涉及的,就都具有学术价值,都是对人类事业发展的一种贡献。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不长,在中国音乐学界的发展历史更短,与中国各民族音乐事象相关的未涉课题,比比皆是。迄今为止,民族音乐学工作者所完成的许多研究课题,大部分都具有研究课题项目填补的性质。因此,发现新课题,选择新课题,应当成为检验民族音乐学课题选择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另一项重要标准。

至于研究课题学术价值的判断方式,一般说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我判断,另一种是论证判断。

自我判断,亦可称“主观判断”,主要由选题者自己去进行分析、思考和掂量,其前提是要先掌握和熟悉大量与该音乐选题相关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其次是要尽量做到客观和实事求是,既不可过高地估量其选题的学术价值,也不要看不到所选课题潜在的学术价值。由于自我判断总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主观因素和个人色彩,因而自我判断也应当寻找机会去进行客观性“验证”,如寻求机会与同窗或同行切磋,听取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的意见等。而这些课题一般都是自选课题或题目内容涵盖面较小的音乐课题。

论证判断,亦可称“客观判断”,即在自我判断基础上,再向学术部门或导师有准备地论证课题选择的目的、意义和学术价值,由相关部门专家和本专业导师来做出这一课题选择,在相关音乐领域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客观评价和判断。这些课题一般都是指定课题和题目较大的课题。最具代表性的此类课题判断方式就是各级学位论文写作前期按要求进行的“开题报告”,它非常典型地表现出了“客观判断”的方式和特征。

3.选择研究课题要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由于不同选题者在个人知识、能力、志趣等方面各不相同,其工作环境与条件、学习环境与条件也各有差异,这样就决定了相关音乐事象的研究课题选择,还要与选题者自身所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相适应才可能做到合适、恰当,最终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不顾个人主客观条件或对个人主客观条件考虑不周全,在音乐学领域是导致选题失当,终而造成论文写作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笔者接触或直接指导的民族音乐学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而言,对主观条件没有认真分析和清醒估量的选题失误,在数量上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之时,充分考虑自身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便成为避免选题失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首先,选题要注意“扬长避短”。这就是说,要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研究领域熟悉且研究资料掌握较丰富的音乐题目,使自己的长处或特长,能在所选题目的研究过程中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每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各有其“长”和各有其“短”,适宜别人选择的课题,不一定就适宜自己。中国有句谚语叫“隔行如隔山”,就包含着这一层道理。

例如,同是民族音乐学专业,又同在一个班学习的两位研究生,一位过去在戏曲团体里工作多年,积累有一定戏曲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现在又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他选择中国戏曲音乐中的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就有可能在研究上发挥他的“长”处,使其研究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另一位则对中国戏曲音乐接触不多,但却有较多的民间歌曲实地调查经验,对民间歌曲及其理论有较多认识,他选择中国民间歌曲研究中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则可能会发挥其长处,使这一研究课题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当然,这是针对研究选题首先需要出成绩、出成果这一前提而提出的要求,倘若选题者已经清楚地看到自身的“短”处,有意识地选择某些自己不够熟悉的课题来进行“补短”的实习性研究,这也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可取选择。这是因为这种选择的目的,已不在于要通过选题来体现新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要通过选题来进行自我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以达到“补短”的目的,这就属于另外一种性质的选题问题了。

其次,选题要注意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选择力所能及、与自身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相当的适中课题。过高地估量自己的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不分析所掌握的资料涵量,“贪大求全”,“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选择太大、太难的音乐题目,是研究课题选择失当的又一常见表现。在音乐学的科学研究中,我们提倡勇于进取和敢于探索,首先是建立在切合实际的科学知识积累和实际操作经验基础之上的。选题与自身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相适应,完成起来就不会遇到太多困难和障碍。选题适中或略小一些,内容和结构容易把握,只要深入细致地去做,也可以“小题大做”,有所创见。前面章节曾提到过的关于某一音乐品种或某一社区音乐的“微型调查”和“微型研究”,就属于这样的选题。

民族音乐学研究课题的大小和难易,要与选题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相适应,作为一种明确策略和具体要求,莫过于高等院校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学术含量的等级类分了。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学士、硕士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根据不同学位级别,在形式内容的涵量和理论阐述的深度上,已经构成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三个级差。音乐学学士论文的选题,一般要求小一些、容易一些,理论深度也可浅一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相对要大得多和困难得多,而且要有比较深刻的理论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则大小、难易和理论深度适中,通常居于学士学位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二者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