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音乐学概论:联系和制约的观点

民族音乐学概论:联系和制约的观点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系和制约的观点,是指在考察和研究某一音乐事象时,所树立的在注意其内部元素之间和音乐事象与外部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征的一种认识论观念。由此可见,21世纪以来白族吹打乐班活动进入较为繁盛的时期,实则是因为在相关社区生活中受到相关民俗事象、宗教信仰和居民经济收入增长诸因素制约与影响的结果。

民族音乐学概论:联系和制约的观点

联系和制约的观点,是指在考察和研究某一音乐事象时,所树立的在注意其内部元素之间和音乐事象与外部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征的一种认识论观念。

例如,我们在考察和研究某一民族的多声部民歌时,不仅需要考察和研究民间歌手所唱歌曲的音乐形态特点和多声部织体结合规律,而且还需重点考察、研究歌手组织分工对歌曲声部结合特点的影响,社会环境(歌手组织的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内容及生产劳动水准和方式等)对歌手分声部歌唱形式建立的影响,这些歌曲及其唱法与其他音乐种类有何联系以及这种歌唱形式在该音乐群体社会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反馈作用等等。这里,民族音乐学结合音乐事象本体构成内容所强调的形态首先是“关系”,然后是“因果”结论。因此可以说,没有这种“关系”的发现和内容揭示,就无法真正揭示音乐事象网络结构系统内部的奥妙,把握住了这种“关系”,也就找到了开启相关音乐事象构成因果关系秘密之门的钥匙。

图19 白族吹打乐班(www.xing528.com)

这里,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田野考察例证。如云南环洱海地区白族社区的代表性乐种“吹打乐”(图19),在进入21世纪以后并没有像有些传统音乐品种那样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呈现明显衰落之势,反而有了更多展示音乐技能的机会和社会空间,其原因何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白族吹打乐作为白族传统音乐类型中较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其生存与传承主要依附于喜庆与节日民俗。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恢复较快,随后社区普通居民的经济收入又有了较大提高,喜庆与节日民俗活动开展相对于前期来说即有所发展,不少人家都有经济条件在“红白喜事”(婚礼仪式与老人葬礼)、贺新房、祭“本主”(社区之神)等信仰民俗活动中花钱雇请民间吹打乐班前来助兴,以示“和美”、“吉祥”,讨个吉利;或“许愿”、“还愿”,以祷福祉,由此即为当地民间吹打乐班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出必需的事主对象需求,从而在社会生活系统之“民俗”、“事主”、“乐班”三者之间,形成互相依存和互动刺激的运转机制。只要民间有特定民俗习惯和相关信仰的传承与保持,白族吹打乐即会有特定社会需求和生存活动空间,其利用和开放即相应具有更多机会。其次,白族的宗教信仰一是信奉佛教,二是崇拜本主,从社区居民新房落成必定要举行相关仪式即可以看到其信仰——“本主”崇拜在白族群众中有着多么深厚的基础。环洱海地区白族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自己崇拜的、封为不同名号的本主,都建有本主庙,立泥塑或香木雕刻本主神像,每年举行一次“接本主”活动,有的还要在所谓本主诞辰日期或其他偶遇事件另举行祭祀,随时都可以到本主庙进香。大理环洱海地区每年盛大的“绕三灵”盛会,就是各社区和各村落居民聚会去朝拜“五百神王”的祭祀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和信仰意识的延续保持,即成为白族民间吹打乐生存所依附的土壤。再者,由于民俗事象主人与民间艺人之间,因“乐”事行为发生经济关系,一个半职业性吹打乐民间艺人,每月农闲时即可有七八百元由演乐获得的收入,使其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其经济收入也就成为刺激白族吹打乐艺术传播与传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由此可见,21世纪以来白族吹打乐班活动进入较为繁盛的时期,实则是因为在相关社区生活中受到相关民俗事象、宗教信仰和居民经济收入增长诸因素制约与影响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