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由于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汉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民俗信仰、审美理想、审美习惯都大不相同,使民间舞也各具风采。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经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东北秧歌。
图4-32 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是我国东北三省广大地区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以热情火爆、幽默风趣著称,其音乐特征也十分明显,既火爆热烈,又欢快、俏皮、风情,优美抒情。
1.东北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
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为“哏劲”。
2.东北秧歌律动的基本特征
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www.xing528.com)
(1)“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律动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这种步态在舞蹈表演中可以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2)“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3)“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3.东北秧歌的手绢花更是丰富多彩
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
4.东北秧歌的节奏特征
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的“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