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ZBrush腿部雕塑过程技巧

ZBrush腿部雕塑过程技巧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3.10大腿背面上半部分是由背侧肌群构成的粗壮的肌肉组织,在前期雕刻阶段要将此处形体的量感塑造到位。图3.3.112.雕刻小腿为当前躯干模型添加小腿部分,并将其合并为一个SubTool,然后使用DynaMesh命令进行网格重构。在小腿外侧雕刻出腓骨长肌的凸起。图3.3.12图3.3.13雕刻小腿后部肌肉,此处形体主要由腓肠肌鼓起所形成的。图3.3.22在雕刻的过程中,发现有局部体量不够的地方就继续增加体量。图3.3.24添加筋和刻画脚趾甲。

ZBrush腿部雕塑过程技巧

1.雕刻大腿

在雕刻躯干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大腿部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雕刻,大腿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圆柱体。在进行雕刻时要明白大腿与骨盆及臀部位置的穿插关系,骨盆可以理解为一个方形结构,与大腿在大转子处产生形体的转折,如图3.3.10所示,在人体的左侧,大腿与骨盆形成内凹的夹角,在大转子周围肌肉的影响下,此处形成明显的凹陷。而在另一侧大腿与骨盆形成外凸的夹角,大转子在此处有明显突起。大腿前面与腹部转折形成明显的凹槽沟,称为腹股沟。大腿后面的肌肉群插入臀大肌的下方,使臀部与大腿后面产生叠压的穿插关系。

要在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塑造形体,就要了解肌肉对形体的影响。股四头肌在大腿前面形成饱满的形体,从侧面看大腿前方是向前隆起的弧线。在雕刻大腿前面时要注意股四头肌与股内侧肌群之间的关系,股内侧肌在大腿内侧形成饱满的隆起,在前方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但是这两组肌肉之间被缝匠肌分割,在缝匠肌的位置形成一条明显的凹槽。在雕刻时一定要将内侧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的形体关系表达清楚。

从正面观察大腿处的外轮廓,大腿外侧髂胫束包裹住饱满的股外肌,从大转子到膝盖形成流畅的弧线。而大腿内侧,缝匠肌分割了内侧肌群与泪滴形状的股内肌,打破了原有的弧线,在中部偏下位置形成凹陷。如图3.3.10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53.jpg

图3.3.10

大腿背面上半部分是由背侧肌群构成的粗壮的肌肉组织,在前期雕刻阶段要将此处形体的量感塑造到位。如图3.3.11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54.jpg

图3.3.11

2.雕刻小腿

为当前躯干模型添加小腿部分,并将其合并为一个SubTool,然后使用DynaMesh命令进行网格重构。这样小腿与躯干就形成封闭的网格,然后再对错位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图3.3.12所示。

小腿中的胫骨方向决定了小腿的方向,从正面观察,胫骨下端向内侧倾斜,而腓骨长肌在小腿外侧上方的凸起使小腿从膝盖到脚踝的倾斜方向更加强烈。选择Trimdynamic笔刷,此笔刷可以将形体压平,如图3.3.13所示。使用该笔刷在小腿内侧雕刻出平面,此处因无肌肉生长而形成一个平面,称为胫骨面,同时也确定了胫骨的骨线方向。在小腿外侧雕刻出腓骨长肌的凸起。

978-7-111-44598-2-Chapter03-55.jpg

图3.3.12

978-7-111-44598-2-Chapter03-56.jpg

图3.3.13

雕刻小腿后部肌肉,此处形体主要由腓肠肌鼓起所形成的。它使小腿的侧面呈现向后弯曲的曲线,与大腿前部肌肉所形成的曲线构成一个S形。如图3.3.14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57.jpg

图3.3.14

从背面看,腓肠肌在小腿上部凸起,在中部位置逐渐变细成为跟腱与足跟骨连接。跟腱坚硬有力,使小腿呈现出上粗下细、上圆下方的形体感觉。同时腓肠肌与仅在两侧露出一部分的比目鱼肌在小腿内侧构成小腿的内侧轮廓。如图3.3.15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58.jpg

图3.3.15

3.雕刻膝盖

相对于腿部圆润的肌肉,膝盖部分的造型更加硬朗,体块分明。这是因为大腿与小腿的肌肉在此处都变成了薄薄的肌腱,因此骨点在膝盖位置就变得很明显。准确地雕刻出骨点的位置与形状是塑造膝盖的重点。

首先要找到髌骨的位置,髌骨从前面看呈倒三角形,是膝盖正面的最高点。当膝盖弯曲时,髌骨是形体转折最强烈的地方。在髌骨下方还有另一个突起的骨点即胫骨粗隆,与髌骨通过韧带相连。在膝盖的外侧还有一处明显的骨点,即腓骨小头,位置如图3.3.16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59.jpg

图3.3.16

此外股骨与胫骨的下端与上端在此处形成一个铰链关节,股骨的外上踝、内上踝与胫骨的外侧踝、内侧踝,在膝盖位置形成4个骨点。当膝盖弯曲时,这些骨点的结构更加清晰。

膝盖后部,从大腿上部延伸下来的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在此处分开,并通过肌腱分别与膝盖两侧的胫骨与腓骨末端相连。而腓肠肌的外侧头与内侧头则向上分别延伸到这两组肌肉的下方,因此在膝盖后部可以看到腿部的两组肌肉与腓肠肌形成一个咬合的结构。当膝部弯曲的时候,后面的腱形成了一个凹坑。如图3.3.17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0.jpg

图3.3.17

4.雕刻脚部

首先雕刻脚部的大形。如图3.3.18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1.jpg

图3.3.18(www.xing528.com)

画笔工具雕刻出脚趾的大形。距骨向外倾斜,决定了整个足部的生长方向也是外斜的,从大脚趾到小脚趾成一条斜线,如图3.3.19所示。跟腱为足后部重要的骨线。

978-7-111-44598-2-Chapter03-62.jpg

图3.3.19

足和小腿的接壤处,踝关节比较突出,内踝方形,外踝三角形,前者大后者小,且前高后低。如图3.3.20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3.jpg

图3.3.20

重新细分模型。上面已将讲过两种办法:DynaMesh或者Divide,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细分。细分过程中可以调整模型大的形体关系,细分后便于进一步雕刻。如图3.3.21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4.jpg

图3.3.21

下面开始深入雕刻。在大关系正确的基础上继续雕刻,如果大关系不准的话继续调整,不要抠细节。现在用Dam-Standand笔刷把各个脚趾区分开。数字雕塑比传统雕塑优势的其中一点是前者便于从各种视角观察,后者则由于空间局限性很难做到。如图3.3.22,雕刻时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对比,避免死盯着一个局部雕刻,破坏了大关系。

978-7-111-44598-2-Chapter03-65.jpg

图3.3.22

在雕刻的过程中,发现有局部体量不够的地方就继续增加体量。深入刻画内踝骨,为脚趾头添加趾骨节。细化脚部的结构,强化内外脚踝处的骨点以及足跟处的筋腱。如图3.3.23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6.jpg

图3.3.23

调整脚趾。大骨指两节,骨体比较粗,剩下的都是三节,从第二指到第五指越来越细短。一般人拇指最长,也有第二指最长的。如图3.3.24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7.jpg

图3.3.24

添加筋和刻画脚趾甲。如图3.3.25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8.jpg

图3.3.25

最终效果,如下图3.3.26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69.jpg

图3.3.26

腿部模型的雕刻流程图如图3.3.27、图3.3.28、图3.3.29和图3.3.30所示。

978-7-111-44598-2-Chapter03-70.jpg

图3.3.27

978-7-111-44598-2-Chapter03-71.jpg

图3.3.28

978-7-111-44598-2-Chapter03-72.jpg

图3.3.29

978-7-111-44598-2-Chapter03-73.jpg

图3.3.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