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人物。赫尔巴特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该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因此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2.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主要观点为:(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4)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3.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本质。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4.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功能的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根据教育的性质,教育功能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教育的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教育的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
5.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作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价值表现在:(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没有受过教育的个体,其发展是一种盲目的发展。教育作为有意识地引导个体发展的活动,会根据教育目的对个体的发展作出定向,不仅改变个体自然发展的盲目性,而且对个体的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2)提升个体发展的速度。(3)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4)唤醒个体生命的自觉。
6.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类型。教育目的的基本分类如下:①根据其作用的特点看,分为有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②根据其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③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④从其体现的范围看,分为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价值性教育目的即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性、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功用性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功用性教育目的的根本就是要解决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作用效能的开发与提升,发展和增强人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的有用性和功效性。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教师只把学生如何取得良好考试成绩作为最高目的”是对学生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
7.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全面发展教育内涵的理解。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A选项正确。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故B选项错误。我们不能为了升学的需要而漠视其他素质的培养,故C选项错误。不能把我国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局限于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而忽视生产劳动领域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实质在于少数人特别是精神贵族的自我发展问题。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问题既包括人在生产领域方面的全面发展,又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面发展,而且面向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故D选项错误。
8.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包括:(1)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2)规范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日益标准化。(3)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要满足其制定者的需要,体现一定的规范性。而客观性和规范性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就需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4)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只要是制度,在没有被废除之前,都不管个人的好恶,无条件地要求个体遵守,违反制度就要受到不同形式的惩罚。题干中学校的考试制度规定任何学生和教师在考试过程中不能有舞弊行为,否则,一经查实,就要给予适当的处分,体现出考试制度对于学生和教师个人都有一种强制性。
9.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地位。一般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职业声望等四个方面构成。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是与其他职业相比较产生的,它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内在标准。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包括:(1)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承认学生独立性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承认独立性也就是承认了学生发展过程的多途径、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差异性。(2)选择性。它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特点。(3)调控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如学习困难时,激励自己;有了成绩,告诫自己不要骄傲;学习目标不恰当时,及时调整修正;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等。(4)创造性。它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科学地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并创造具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5)自我意识性。即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的状态及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情感、态度、行为等的自我认知。题干的表述符合调控性。
1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学龄初期身体发展缓慢,以形象思维为主,学龄中期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等,强调了在不同年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座位编排方式。我国中小学的座位编排有很多种方式,如马蹄式、圆圈式、分组式、秧田式,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秧田式。
1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本质观。课程的本质观包括:(1)学科本质观,课程即教学科目;(2)经验本质观,课程即学习经验;(3)目标本质观,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手段本质观,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培养方案。题干中表述属于手段本质观。
1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有如下四种关系:(1)二元独立模式。二者相互没有接触,彼此独立,互不依赖。这在实践中就意味着,课程专家设计的课程与教师的教学没有关联,各自为政。(2)相互交叉模式。即课程与教学相互包含了对方的一部分。从教育系统的角度来看,课程与教学就是平行而相互交叉的了。如: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过程;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对这首乐谱的演奏。从课程与教学涉及范围,以及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不同对象上来看,这种目的—手段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包含模式。它有两个变式。①大教学小课程。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被包含于其中,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苏联的一些教育学著作,持这种观点居多。在这种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中,课程往往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样三部分。②大课程小教学。认为课程所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种看法在北美较为普遍。(4)二元循环互联模式。突出表现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课程不断地作用与影响着教学,反过来,也是如此。这个模式意味着,课程决策影响教学决策,同时,课程决策则在教学实施和评价之后得以修改完善。两者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的。题干的描述符合课程与教学的相互交叉模式。
1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著作。《论语》主要记录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中包含了“有教无类、博约相依、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思想,所以A选项符合题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因此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包括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育思想。《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所以BCD选项不符合题干。
1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夸美纽斯的思想。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同时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化的论述。
17.C 【解析】教学单元是教材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最初由赫尔巴特倡导。包括两个侧面:一是依据儿童的思维结构和过程,对应于儿童形成概念的思维活动的段落,把教学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二是依据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把性质相同或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组织在一起。偏重于前者的教学设计称“经验单元”(或“过程单元”);偏重于后者的教学设计称“教材单元”,以教材为中心,在学科课程中较为常见,有助于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系统完整地进行某一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1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是学习前事先规定的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行为目标”的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适合技能课和训练课。主张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行为取向的目标的教育学家有:(1)泰勒:其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课程目标必须指出学习后学生身上的变化,认为课程目标就是具体的学习行为,因此他认为确定的课程目标必须包括三点: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2)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题干的描述符合行为目标取向。
1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纵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题干中强调“不陵节而施”指的是教育要循序渐进。“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强调,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所以题干强调对学生的提问应该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符合纵向组织含义。
2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设计的顺序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内容,并且对其进行反复叙述,逐步加深。顺序性,是指将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如果说连续性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重复,那么顺序性则强调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课程组织不仅要关注内容的顺序(逻辑顺序),还应关注处理内容的心理过程的顺序(心理顺序),题目中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科逻辑体系,更加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的特点,符合课程设计顺序性的元素。
2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指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题干中教师开讲就点明本节课的主题,并提示难点、重点、关键点,用的是直接导入的方法。
2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巩固性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学而时习之”是指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是指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而获得新的知识,符合巩固性原则。
2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讨论法。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高年级运用的比较多。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题干中的描述符合讨论法的特点。
2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自身评价也叫个体内差异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也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而是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题干描述符合个体内差异评价。
2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题干的描述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题干中,“对祖国的眷念、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假公济私的厌恶”属于道德情感。
2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动与交往的特点。活动与交往的特点包括:(1)活动与交往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特性,并以此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区别。而目的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且具有一定的指引和激励作用。(2)活动与交往的多样性。德育实践和心理研究表明,长时、单一、呆板的刺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兴奋性降低,从而影响活动的效率。为了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教育者一方面必须改变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教学中的空泛说教,采取对话、讨论、辩论、观摩、情境陶冶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媒体,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必须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与校外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从而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3)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集体是一种教育力量,而人又是一个喜欢群居的“动物”。个人与集体的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学生品德的形成亦有赖于个体与集体交往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公益性主要是指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题干中,老师改变了空泛说教,采用了多种教育方式,体现的是活动和交往的多样性。
2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夫子循着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是说孔子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地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识让弟子的知识渊博,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体现的是孔子一步步疏导弟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符合疏导性原则。
2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正阶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指出,在公正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通过题干描述可知,该学生处于公正阶段。
3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班级是一个复杂的、缩小的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班级是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育组织,同时也是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组织。所以AD选项正确。班级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会随着班级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组织,即班集体。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3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特性。班级管理的特性包括:(1)对象的特殊性。班级管理对象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班级管理的对象年龄一般是六七岁到十七八岁的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选择。而且学生带着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情感来到学校,具有思想感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由各种条件决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班级管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二,这个年龄学段的学生身心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2)不可预测性。班级内发生的事情往往不会让人事先预料,教学活动被人打断是一件常出现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3)及时性。对于班级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免事件波及更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处理班级中的事件,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针对性。班级管理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树立班级管理目标。不同的班级,其成员的组成、班级结构的形成、班级纪律、班级氛围都有所不同,因此班级管理者的工作重心也就有所不同。题干中,“不会让人事先知晓,教学活动被人打断是一件常出现的事情”体现了班级管理的不可预测性。
3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策略的基本类型。班级管理策略的基本类型包括:(1)班级目标管理策略。班级目标管理策略是班级管理者根据国家的教学目的、学校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班级具体的目标,从而对其进行的管理。(2)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是指班级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推动班级不断向前发展,在管理实践中采用激发和鼓励的手段,促使班级成员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和教学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3)班级制度规范策略。班级制度规范策略是指班级规范由纪律、舆论、班风诸要素形成。它是班级内各个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班级价值导向对学生个体的行为规定,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标准、规则、参照,而且可以通过班级制度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班级弹性管理策略。所谓弹性管理策略是指在基本规范制定的指导下灵活地运用管理方法。题干中描述符合班级弹性管理策略。
3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也称它为积极的注意、主动的注意。教师为了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所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符合有意注意。
3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题干中学生把教师的语言和黑板上的字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东西作为背景,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3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逻辑记忆是以语言、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如公式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作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经历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题干中,学生对定理、法则、公式和事物意义的记忆属于词语—逻辑记忆。
3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觉动作思维。直觉动作思维指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指的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抽象逻辑思维也叫词语逻辑思维,它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是一种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题干中,体操运动员一边进行运动操作,一边进行思维,属于直觉动作思维。
3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表征问题(建立问题表征):指个体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任务的初始状态,即问题所给定的条件;任务的目标状态,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完成任务的算子,即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基本策略或方法。(2)设计方案(确认认知操作):本阶段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关键是探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操作。(3)执行方案(实施认知操作):实际就是运用一定解题策略引导下的具体操作来改变问题的初始状态,使逐步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4)评价结果(评价解决结果):执行方案的操作结束后,就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目标状态,所运用的策略和操作是否适宜。题干中描述属于实施认知操作阶段。
3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该生由于作文被作为范文传阅而高兴,导致做什么事情都很高兴,体现的是心境的弥散性。
3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的动机:(1)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的作用及其与活动的关系,把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4)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5)根据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普兰格的文化社会类型说。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1)理论型的人。该类型的人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能冷静客地观察事物,关心理论性问题,力图根据事物的体系来评价事物的价值,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他们对实用和功利缺乏兴趣。多数理论家和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2)经济型的人。该类型的人总是以经济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以经济价值为上,根据功利主义来评价人和事物的价值和本质,以获取财产为生活目的。实业家大多属于这种类型。(3)审美型的人。该类型的人以美为最高人生意义,不大关心实际生活,总是从美的角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生活目的。艺术家属于这种类型。(4)社会类型的人。该类型的人重视爱,有献身精神,有志于增进社会和他人的福利。努力为社会服务的慈善、卫生和教育工作者属于这种类型。(5)权力型的人。该类型的人重视权力,并努力去获得权力,有强烈地支配和命令别人的欲望,不愿被人所支配。(6)宗教型的人。该类型的人坚信宗教,有信仰,信奉上帝,富有同情心,以慈悲为怀。爱人爱物为目的的神学家属于这种类型。题干中,对认识客观事物、追求真理有极大的热情,能够冷静而客观地观察事物,力求把握事物本质,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属于理论型人格。
4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国内学者叶澜等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分为:(1)“非关注”阶段。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品格。(2)“虚拟关注”阶段。师范学习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关注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4)“任务关注”阶段。由关注自我生存转到更多关注教学上来,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职业阶梯的升迁和更高的外在评价。(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教师更加关注课堂内部的活动及其实效,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在学习。题干描述符合“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4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分为下面几个环节:(1)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2)观察与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3)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和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4)积极的验证阶段: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题干描述属于具体经验阶段。
4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题干中,“有的儿童具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有的儿童则富有灵巧的动作技能,还有的儿童擅长与人交往”表明了不同人有不同的特点,故属于个体差异性。
4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叫作图式。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4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一性的状态。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进行各种可能的探索,并产生个性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经验跨时间的一致感和自我理想的投入。马西亚被称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根据探索和承诺的程度高低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即同一性形成的不同结果类型或个体解决同一性问题的方式。具体如下:(1)同一性完成型(获得)。具有高探索和高承诺,这类个体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选择,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作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承诺。同一性完成型的青少年表现出目标明确、乐观进取、主动亲和、果敢直率等人格特征。但是,由于其自主性强,不易顺从,在人际关系上会出现不和谐。如我喜欢唱歌,我想要当歌唱家。(2)同一性延缓型。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这类个体正处于探索过程中,收集信息、尝试各种活动,希望发现引导他们生活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们积极地探索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做出有意识的投入。(3)同一性早闭型(早期完成)。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这类个体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但却作出了承诺,这种投入基于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建议,他们接受了权威人物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同一性。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有:自主性差,常使用防御性的自恋来维持自尊,对经验的开放性低,思维刻板,对权威领袖有较强的遵从倾向,表现出保守顺从,缺乏主见,较为严肃,认真沉稳等。(4)同一性弥散型(扩散)。具有低探索和低承诺,这类个体没有仔细思考或探索过各种同一性问题,从来不去探索各种选择,也不去尝试作出努力,缺乏清晰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也未对特定意识形态、价值观或社会角色作出清晰承诺。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有:孤僻被动、消极悲观、情绪不稳定、不思进取、任性随意。该状态下的青少年容易受外界影响,被动接受和顺从社会压力。题干中,“学生有了自我坚定感和安全感,确定了职业、宗教、信仰、性别角色的观念”,属于同一性完成型(获得)。
4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题干中,“某学生认为不能去药店偷药,因为如果被抓会坐牢的”,表明儿童是根据行为结果的好坏来判断的,作出的选择是避免惩罚,属于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4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理逻辑智力。数理逻辑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题干中,“学生是典型的策略类游戏的爱好者,特别擅长玩卡片游戏、战舰游戏等”表明学生的数理逻辑智力较好。
4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题干中,“在语文课堂上受到羞辱的同学可能会害怕上所有的课”属于刺激泛化。
4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行为的机制。班杜拉把影响行为的机制分为:(1)习得效应。指通过观察习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2)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或良好)行为受到社会谴责,观察者会暂时抑制受到谴责的不良(或良好)行为。去抑制效应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为重新发作。观察学习的抑制与去抑制效应可以解释不良态度与品德转变的部分心理机制。(3)反应促进效应。当观察者看到自己先前已经学会的某种行为在榜样身上表现出来时受到了强化,观察者就会比原来更多地表现出这种行为。(4)刺激指向效应。指通过观察榜样行为,观察者将自己的注意指向特定的刺激。在班杜拉的实验中,看到榜样用木槌击打布娃的儿童同未看到这种行为的儿童相比,不但模仿这种攻击行为,而且更多地将木槌用到其他情境。(5)情绪唤醒功能。指看到榜样表达的情感,在观察者身上容易唤起类似的情感。题干中描述属于反应促进效应。
5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理论。维果茨基的理论主要包含了:(1)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创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维果茨基提出了要确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与原有水平之间的距离。②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着学生的发展,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发展的方向、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速度上,即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2)学习的社会性:维果茨基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出发,十分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即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3)认知学徒:它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相互作用,逐渐地获得知识经验和过程。(4)中介性学习:维果茨基还强调提供支架或中介性学习。(5)教学的交往本质:教学必须是在知识经验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题干中,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相互作用,逐渐地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属于认知学徒。
5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促进有效的知识建构的策略。促进有效的知识建构的策略包括:(1)提供实验的机会。通过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和实验,学生们能够亲自发现世界的很多特征和规律。作为老师,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亲自动手的机会。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用小棒来帮助学生发现最基本的加减法规则。(2)进行真实活动。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生能在一个真实的情境(即与他们将来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情境相似)中学习课堂教学材料,那么他们将建立起一个更有用、更具创造性、更加整体的知识基础。(3)促进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教学内容相互讨论。(4)创造学习者共同体。为了促进意义的建构,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们建议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学习者的共同体,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努力,在学习上相互帮助。题干中,教师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符号和标尺建立自己的地图,而不是通过回答课本上一系列互不相关的问题,属于进行真实活动。
5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派生类属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其中,派生类属学习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这种学习比较简单,只需经过具体化过程即可完成。当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时,便产生了相关类属学习。题干中,先学习“蔬菜”再学习“菠菜”属于下位学习,学习后把“菠菜”纳入“蔬菜”的观念之中,所以属于派生类属学习。
5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心智技能层次理论。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理论把智力技能具体分为:(1)辨别。区分事物或符号之间的差异。(2)具体的概念。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具体例子而获得。(3)定义性概念。不能通过具体例子而获得,只能通过学习分类规则而习得。(4)规则。运用单一的规则办事,学习能够对一类的情境作出一类反应,这类反应代表一类关系。(5)高级规则。综合运用几条规则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将多个规则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题干中,学生能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属于具体概念。
5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规范学习的影响因素。规范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类型,必然会受到学习过程中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1)规范本身的特点。规范教学的教学内容就是各种规范,因此必然要受到规范本身的特点的影响。规范作为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所提出的规则、要求,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种类较为繁多,不同类型的规范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其学习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2)学生的交往需要。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是个体的交往需要。学生要获得交往的成功,使自己为他人,群体及社会所接受,就必须掌握各种规范,以此作为行动指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归属于群体的需要和偏离群体的恐惧。因此,交往的需要构成学生规范学习的直接动因。(3)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科尔伯格等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时提出了认知发展论,认为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所处阶段会制约新的态度、纪律和品德的学习。(4)外部反馈。个体往往通过观察、体会出了解自身的社会行为对他人所构成的现实影响,进而来修正、改善自我的判断,决定以后的行为取向。综上所述,交往的需要构成学生规范学习的直接动因。
5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态度的特征。态度的特征包括:(1)社会性。人的态度在社会化过程中,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它既受环境影响,又影响环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改造、丰富。(2)对象性。态度总是有对象的,总是指向某一事物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团体、组织、事件、物体,也可以是一种现象、状态、思想、观念。(3)稳定性。人的态度是长时间社会生活实践形成的,并与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态度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持久,并在行为反应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抗变性。(4)内在性。态度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人的心理活动,它虽然包含有行为倾向,但毕竟不是行为,别人无法直接知晓,只能通过言行和表情进行间接分析与推测。(5)价值性。对态度最具影响力的是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指人对事物意义的主观评价。题干中,态度形成后将持续一段时间不易改变,体现了态度的稳定性。
5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题干中,列提纲属于组织策略的一种。(www.xing528.com)
5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特征。教学策略要达到真正有效,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针对性;(2)可操作性;(3)系统综合性;(3)灵活性;(5)对教师的启发性;(6)层次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先前知识和已有的物质条件,选择和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策略时,应依据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策略,只有符合实际需要的、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策略才是最好的教学策略。题干中的描述符合教学策略中的灵活性。
5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目标的要素。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1)可观察的行为(具体目标),即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解答”等,旨在说明“做什么”;(2)行为产生条件,即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如“根据参考书”“按课文内容”“不用笔算”等,旨在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做”;(3)可接受的行为标准,指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如“没有语法和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之内完成”等,旨在说明“有多好”。题干中描述“正确率不少于80%,能用120个左右的单词写一篇作文”属于行为目标表述中的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5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的。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题干中学生随意离位、大声吵闹和喧哗体现了对抗型的课堂气氛。
6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不良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不良行为的处理策略中行为主义取向的策略包括:(1)不予理会。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是为了引起教师或同学的关注,有的不适当的行为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意。对此,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来解决。(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足以对课堂学习或课堂活动造成干扰,但稍加干预就可以改变时,教师可以采取提示或暗示,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改正。(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积极的强化,往往能够有效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为了有效地减少或控制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对某些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4)赞扬其他学生。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良行为,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向教师挑衅。对待这样的学生,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加以理会,而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或要好的同学加以赞扬。(5)适当运用惩罚。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惩罚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题干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假咳或者教师在教室里的移动都可以使不良行为得到抑制,属于非言语线索的运用。
6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模参照评价。相对评价又叫常模参照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题干中,教师将学生成绩与其他学生成绩相比较来确定成绩,是常模参照评价。
6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题干中,该生几次类似考试的成绩都比较接近,体现了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属于信度较高。
6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系列位置效应。系列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先学的和后学的容易回忆,中间的较难回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是因为前后记忆材料之间发生抑制而造成的。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的描述属于系列位置效应。
6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定式的概念。思维定式有时也称定式,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定式在问题解决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题干描述属于定式的概念。
6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功能。情绪的信号功能指的是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适应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动机功能是指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组织功能(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如促进知觉选择、监视信息的移动、影响工作记忆、影响思维活动和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题干的描述属于情绪的信号功能。
6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性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它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结束,还将延续到毕业之后,有时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它是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的基础。题干中,教师宛如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体现了教师作为示范者的角色。
6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思想。“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由于嬉玩而荒废;事情因为反复思考而成功,因为随便而毁灭。所以强调的是教师应该要术业专攻,不能荒废教学。
6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等。故本题中的老师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6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为人师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到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李老师收下了礼物并为学生调换了座位,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7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为人师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教师不愿意帮助新教师,体现了他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
7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题干中,老师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很多错误,遭到身边同事的质疑,他却觉得这不过是一本校本教材而已,这种做法属于违背了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
7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面激励。正面激励即通俗所说的扬长避短。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正面激励就是要肯定和调动人们内在的积极因素,使人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前进的方向,从而增加向上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的力量。题干中,老师发现小华同学画得不好,并没有跟其他学生一样取笑小华,而是通过正面的语言鼓励学生,属于正面激励。
7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包括:(1)保障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客观上起着维护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2)规范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标准与范式,起着某种规定性的作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其一,引导作用,其二,评价作用。(3)制约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与法规有着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用。(4)管理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的作用。题干的描述符合制约性功能。
7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7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这是对未成年的社会保护。
7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幼儿园应当建立园务委员会。园务委员会由园长、副园长、党组织负责人和保教、卫生保健、财会等方面工作人员的代表以及幼儿家长代表组成。园长任园务委员会主任。
7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题干中教师辱骂小丽,是对小丽人格尊严权的侵害。
7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7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8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81.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具体观点是:(1)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2)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3)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中国代表人物:孔子、荀子、梁启超。国外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巴格莱、涂尔干、孔德。所以ABD选项符合题干。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属于个人本位论,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干。
82.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包括:(1)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其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培养目标是什么。(2)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具体化,这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3)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主要包括学科的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三个方面,是注重一方还是三者并重,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的认识与处理取决于特定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观和学生观等。(4)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编排原则。以什么方式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如何排列才能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教学规律,这是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一个准则与要求。(5)确定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83.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杰克逊把隐性课程视为蕴含在学校、班级生活中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它源于班级生活的结构特性。构成班级生活的稳定要素有群体、表扬和权力。它们形成了学校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
84.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心智操作。想象的心智操作即想象的加工方式,分别有黏合、夸张、典型化和联想。
85.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动机论是以他对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解为依据的。他所说的基本需要是指人所共有的一般需要,而不是指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的特殊愿望的表现。这些需要由下而上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故本题选项中的基本需要包括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所以ABC选项符合题干。审美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干。
86.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回报动机、求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学业成就动机、生存动机、实用动机七类。七种动机中,回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生存动机、实用动机可归于外部动机,求知动机、学业成就动机则可归为内部动机。
87.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教师人格、教师幸福等。
88.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1)认识功能是指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2)实践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等方面。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教育功能指的是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都有积极作用。促进功能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89.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第六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第六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因此,ABC选项符合题意。
90.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三、判断题
91.B 【解析】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这些标志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因此,教育学的创立也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故本题错误。
92.A 【解析】教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主要有:(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理论。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出现了自觉的教育学反思。故本题正确。
93.B 【解析】教育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但是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功能的无边界,无限夸大教育功能是不合适的。故本题错误。
94.A 【解析】教育的发展功能包含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活动,首先面对的是个体。促进个体的发展是教育的天职,也是教育存在的唯一合理依据。离开此,教育就不成为教育。所以,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发展。故本题正确。
95.A 【解析】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指的是人从生到死所受的连续的有系统的教育。故本题正确。
96.B 【解析】自以日本学制为模板的壬寅学制颁布,到以美国为模板的壬戌学制实施,我国学制一直是单轨制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向苏联展开全方位的学习,学校教育制度也深受苏联影响,进而从单轨制发展演变为分支型学制。故本题错误。
97.A 【解析】师生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儿童的学校适应产生重要影响。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亲密性、主动性、合作性。年龄也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但程度较小。故本题正确。
98.B 【解析】课程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但这里所说的课程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由拉丁语派生而来,意为“跑道”。现如今,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综上所述,课程的定义不是永恒不变的。故本题错误。
99.A 【解析】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故本题正确。
100.A 【解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故本题正确。
101.B 【解析】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搜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学生能完整地写出某个单词,这种记忆属于外显记忆。故本题错误。
102.B 【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必须以别人的描述和提示为前提,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差;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但其创造水平较低。所以也能体现一定的独立性。故本题错误。
103.A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2)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故本题正确。
104.A 【解析】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的特征有:第一,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这是意志活动区别于无意识活动的根本标志;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第三,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第四,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故本题正确。
105.B 【解析】个性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个性特征也必然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当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个性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故本题错误。
106.A 【解析】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微格教学是提高新教师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故本题正确。
107.A 【解析】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其中职业道德修养是其核心。故本题正确。
108.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也具备一般社会道德的特点,因此与其他的社会道德有共同特征。故本题错误。
109.B 【解析】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一定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依据和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所以,没有目的的教育政策是不存在的。故本题错误。
110.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地位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故本题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