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庚子赔款与中国教育史话

庚子赔款与中国教育史话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9年9月,游美肄业馆举行首次招生考试,从640名考生中录取47人。9月28日,游美肄业馆于清华园正式开学。按照与美方的协议,首批留美学生须在游美肄业馆学习半年,从第2批之后必须学习1年,但实际入学仅有1个月,可见游美肄业馆并未按照规定发挥预科教育的作用。清华学堂1910年12月21日,“游美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

庚子赔款与中国教育史话

19世纪后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帝国主义阶段。据列宁引用的数据,当时澳洲的100%,非洲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均已被帝国主义瓜分[134]。全世界13390万平方公里国土,帝国主义国家的本土面积约1650万平方公里,仅占12.32%;已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约7490万平方公里,占55.94%;已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波斯、土耳其)约1450万平方公里,占10.83%;尚未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国家,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占20.91%。英国本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约3350万平方公里;俄国本土的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约1740万平方公里;法国本土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约1060万平方公里;美国本土面积约94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约30万平方公里;日本本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约30万平方公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的殖民地合计约990万平方公里[135]。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挟持光绪帝仓皇“西狩”。尽管义和团以血肉之躯对抗洋枪洋炮难免失败,但是毕竟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136]

1901年9月7日,清廷“与十一国公使议订和约十二款”[137],史称“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慈禧与英、美、日、俄、法、德、意、奥、比、西、荷11国签订的卖国条约。

[2]《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1005页。
[3]同上。
[4]王树槐《庚子地方赔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第55页)。
[5]王树槐《庚子赔款》(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1)第27页。

当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对庚子赔款曾提出两条要求:一是中国赔款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约2.02亿两银),其二是美国必须分享2500万美元。结果美国如愿以偿地获得2444万美元赔款,但赔偿总额却达到3.34亿美元,而美国的实际损失仅有1165.5万美元,不到其所获赔款的一半。1905年底,中国驻美公使梁诚获悉美国超额获赔的信息,要求美国退回超额部分。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退款议案,“同意索赔之款由2444万美元,减为1365.5万元(包括200万美元的保留款),年息4厘在外。应退还中国1078.5万余(美)元。本息合计为2840余万(美)元”[138]。12月28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签署退款法令,决定将这笔退款用于支付中国赴美留学生的费用。1908年7月20日,慈禧命:“奉天巡抚唐绍仪,著赏加尚书衔,派充专使大臣,前往美国致谢。”[139]随即拟订《派遣美国留学生章程草案》,与美方达成使用退款协议。这个协议规定:“赴美留学生将由美国退还赔款支付费用”[140],“派出的留学生中80%将专修工业技术、农学机械工程采矿物理化学、铁路工程、建筑银行铁路管理以及类似学科。另外20%将专修法律政治学”[141],同时“创办一所留美培训学校[142]。1909年7月10日,清廷设立“游美学务处”[143],任命周自齐为总办,范源濂、唐国安为帮办。9月28日,“外务省奏拟建游美肄业馆,恳请给西直门外清华园地亩以便兴筑,而隆作育”[144],获得慈禧批准。

1909年9月,游美肄业馆举行首次招生考试,从640名考生中录取47人。9月28日,游美肄业馆于清华园正式开学。10月12日,首批留学生梅贻琦等47人赴美国留学。1910年8月,第2批留美学生考试,从400名应试者中录取70人。“赵元任以73.4分的成绩列第2名,竺可桢63.8分,名列第28,而胡适排在第55名,是59.075分,最后一名是50.2分。”[145]1911年8月,第3批留美学生王庚等63人入学。按照与美方的协议,首批留美学生须在游美肄业馆学习半年,从第2批之后必须学习1年,但实际入学仅有1个月,可见游美肄业馆并未按照规定发挥预科教育的作用。

清华学堂

1910年12月21日,“游美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1911年3月30日,首批清华学堂学生468人报到,经体检合格者430人,其中300人编入中等科,由20名中国教师授课;130人编入高等科,由17名美国教师授课。4月28日,清廷颁布《派遣美国留学生章程》,分为7章48节,规定清华学堂的学制为“431”,即:中等科4年,高等科3年,大学1年,办学规模为500人。中等科开设哲学教育、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美术音乐、史学政治、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动植物学生理、水文地质、体育手工10类课程,采用学分制,学生修满72学分才能毕业升入高等科,高等科学生必须修满140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者,才能获准赴美留学。当年6月,中等科就有3名学生因超假被开除学籍,有23名学生因成绩不及格被退学;高等科有8名学生因成绩不及格被退学;当年7月,清华学堂再次招生,从500名应考者中择优录取100人。9月6日,清华学堂修改章程,将中等科学制改为5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美国教师回国;11月9日,运行仅1学期的清华学堂停课。

1912年5月1日,清华学堂重新开学行课。当年11月,撤销游美学务处,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学堂监督唐国安出任校长。此后周诒春、张煜全、金邦正、曹云祥、温应星等人相继出任校长。清华学校的办学规模最少时仅有270人,最多时曾达到665人;教师最少时仅有30人,最多时103人。就经费保障而言,清华学校的经费来源于美国退款,不仅能按时拨付,而且逐年有增加。据资料显示,清华学校复课后第1年经费约48万美元,第2年增加到54万美元,1915年增加到72.5万美元,1916—1931年每年均有79万美元[146]。据苏云峰先生所言:“1917年,北京大学有学生1300人,全年预算仅有36万元。北京高师(北师大)有学生552人,年费亦仅有33万4千元。清华仅有学生600余人,而预算之经常费为42万余元,连同被‘基保会’删除41%的临时费,尚有154万余元,是北京大学和北京高师的4倍以上”[147],可见清华学校真是“沙漠中的绿洲”。于是数年之间,号称“四大工程”的图书馆(17.5万元)、体育馆(24.4万元)、科学馆(12.4万元)、大礼堂(15.5万元),全部按美国的标准拔地而起,同时还建成医院、邮政局、电灯厂、煤气厂、工艺馆、成志小学和幼儿园,以及大量教职工住宅,学校藏书也增加到18.5万册,超过北京大学的14万册,成为全国之冠。此时的清华学校,已经由游美肄业馆的占地450亩扩大到1200余亩,校舍面积增加到4.45万平方米,俨然已经是大学规模。1924年2月,清华学校聘请范源濂、胡适、张伯苓、张福运、丁文江5人为大学筹备顾问,随即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1925年4月,北洋政府决定将清华学校分设为大学部、留美预备部、研究院3部分。当年5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132人,实际报到入学者93人,被视为清华大学首届学生。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设立17个系,其中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教育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农业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11个系已经开设课程,哲学、社会学、东方语言学、数学、体育学、音乐学6个系仍在筹办,大学的基础已经形成。与此同时,清华学校研究院聘请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导师,招收研究生30余人开学行课。当时研究院开设的课程还仅有国学,称为“国学门”,采用讲课、讲座、专题研究3种形式组织教学。讲课及讲座内容主要是国学基本知识、治学方法、导师的治学心得;专题研究则是由导师选定课题,指导学生完成学术论文。清华学校研究部开办4年间,培养研究生74人,其中有著名学者王力、徐中舒、陆侃如、姜亮夫、姚名达、刘节、高亨、朱芳圃、谢国桢、刘盼燧、吴其昌等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5月10日,清华大学由外交部划归教育部管辖。教育部规定,清华大学每年经费为120万元,其中图书仪器购置费不得少于20%。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清华学堂开办,到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共计派送留美生1279人。”[148]1930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教务长梅贻琦出任校长,推行“教授治校”、“集体决策”的方针,清华大学很快后来居上,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并列为“五大名校”。

【注释】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第1页。

[2]《鲁迅全集》第7卷第447页。

[3]《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6页。

[4]同上书第10页。

[5]同上书第117页。

[6]刘逸生《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华书局1980版)第176页。

[7]魏源《默觚》(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1页。

[8]同上书第212页。

[9]同上书第27页。

[10]同上。

[11]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页。

[1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3]同上书第127页。

[14]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章第46页。

[15]同上书第69页。

[16]赵尔巽《清史稿》第939页。

[17]同上书第946页。

[18]同上书第952页。

[19]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第4章第90页。

[20]《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03页。

[21]高时良《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22]同上。

[23]同上。

[24]《光绪实录》第491卷第486页。

[25]丁韪良《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页。

[26]赵尔巽《清史稿》第790页。

[27]《左宗棠全集》(岳麓书社2009年版)奏稿三第55页。

[28]同上。

[29]同上第53页。

[30]同上书第301—302页。

[31]同上书第297页。

[32]同上书第302页。

[33]柳靖《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体制与特点》(《燕山大学学报》第9卷第1期第98页)。

[34]《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册第1488页。

[35]《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册第1488页。

[36]同上书第12册第10621页。

[37]同上书第12册第9709页。

[38]同上书第9797页。

[39]同上书第1册第574页。

[40]转引自冯天瑜《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

[41]赵尔巽《清史稿》第12377页。

[42]同上书第945页。

[43]《清史编年》第12卷第262页。

[44]《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898页。

[45]同上。

[46]同上书第1089页。

[47]同上。

[48]同上。

[49]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第109—121页。

[50]左森主编《回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51]赵尔巽《清史稿》第914页。

[52]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页。

[53]同上书第497页。

[54]同上书第494页。

[55]同上。

[56]同上书第497页。

[57]同上。

[58]左森主编《回忆北洋大学》第155页。

[59]同上。

[60]左森主编《回忆北洋大学》第174页。

[61]《光绪实录》第395卷第155页。

[62]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第542页。

[63]同上。

[64]同上书第539页。

[65]同上。

[66]《光绪实录》第397卷第186页。

[67]同上。

[68]《交通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69]同上。

[70]《国立交通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17页。(www.xing528.com)

[71]同上。

[72]《国立交通大学》第18页。

[73]赵尔巽《清史稿》第940页。

[74]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第612页。

[75]同上。

[76]《交通大学校史》第22页。

[77]《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册第180页。

[78]同上书第182页。

[79]同上书第183页。

[80]《康有为梁启超师生合谱》(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66页。

[81]《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集第1945页。

[82]《康有为全集》第2册第32页。

[83]同上书第44—45页。

[84]同上书第47—64页。

[85]同上书第46页。

[86]《光绪实录》第381卷第986—987页。

[87]同上书第987页。

[88]《康有为全集》第4册第18页。

[89]同上书第54页。

[90]《光绪实录》第418卷第482页。

[91]同上。

[92]同上。

[93]同上书第484页。

[94]同上书第485页。

[95]同上。

[96]同上。

[97]赵尔巽《清史稿》第931—932页。

[98]《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册第292页。

[99]同上。

[100]同上。

[101]同上。

[102]《戊戌变法》第2册第293页。

[103]同上。

[104]同上书第427页。

[105]《光绪实录》第418卷第482页。

[106]《康有为全集》第4册第315页。

[107]同上书第316页。

[108]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1册第138页。

[109]同上书第139页。

[110]同上书第136页。

[111]赵尔巽《清史稿》第923页。

[112]《光绪实录》第420卷第499页。

[113]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114]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115]同上。

[116]同上。

[117]《光绪实录》第466卷第110页。

[118]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第14页。

[119]《光绪实录》第491卷第486页。

[120]同上书第502卷第638页。

[121]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1册第159页。

[122]同上书第160页。

[123]赵尔巽《清史稿》第946—947页。

[124]《马相伯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125]同上书第36页。

[126]《复旦大学志》(复旦出版社1985年版)第1卷第28页。

[127]同上。

[128]《马相伯集》第41页。

[129]《复旦大学志》第1卷第32页。

[130]同上书第32—33页。

[131]《复旦大学志》第1卷第108页。

[132]同上。

[133]同上。

[134]《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9页。

[135]同上书第393页。

[136]《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632页。

[137]赵尔巽《清史稿》第939页。

[138]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6页。

[139]《光绪实录》第593卷第840页。

[140]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第11页。

[141]同上书第11—12页。

[142]同上书第12页。

[143]赵尔巽《清史稿》第974页。

[144]《清实录·宣统政纪》第19卷第363页。

[145]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页。

[146]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第90页

[147]同上书第100页。

[148]《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