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是宋末元初著名教育家马端临第20世孙,1840年出生于丹徒(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马相伯从小受天主教洗礼,22岁加入耶稣会,30岁获神学博士学位并出任徐汇公学校长。1881年,马相伯41岁出任驻日使馆参赞。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马相伯有感于“清廷外交凌替(衰败),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人手工夫则文字尚无”[124],决定“将名下分得遗产(良田3000亩),悉数献于江南司教日后所开中西大学堂收管,专为资助英俊子弟资斧所不及”[125],不料教会只同意接受捐款,不同意用于办学。
1902年11月14日下午,南洋公学教习郭镇瀛到5班上国文课,发现座椅上有一个空墨水瓶,认为是学生讽刺他胸中无墨,便要求开除伍正钧等3名学生,引发5班学生集体抗议,总办汪凤藻决定开除5班全部学生,引起南洋公学145名学生退学,史称“墨水瓶事件”。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蔡元培先生随即愤然辞职,以中国教育会事务长身份组建“爱国学社”,同时介绍南洋公学退学学生向马相伯求学。“马相伯欣然允诺,遂创学院,定名震旦。震乃秦字谐音,系古代外国对中国之称呼,旦即早晨,‘震旦’意谓中国之曙光。”[126]1903年2月27日,马相伯借用天主教会徐家汇天文台的空房,举行震旦学院开学典礼,宣称:“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其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革命救国之准备者,请归我。”[127]蔡元培的爱国学社被迫解散后,大多数学生也转入震旦学院。《震旦学院章程》规定:“以广延通儒,培成译才为宗旨”[128],文学专业学制为2年,开设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哲学等必修课程,及历史、舆地、政治等选修课程;质学(理科)专业学制4年,开设物理学、化学、象数学等必修课程,及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农圃学、卫生学、簿记学、绘图、音乐、体育等选修课。马相伯以63岁高龄,不仅出任震旦学院监院(院长),而且担负拉丁文、数学、哲学等课程,并编写部分学科的教材。1905年春,教会委派法国神父南从周出任震旦学院总教习,另立规章,改变办学方针,引起学生集体抗议。结果132名学生就有130人签名退学,马相伯也辞职离校。随后学生们推选于右任、邵力子、叶仲裕、王侃叔、沈步洲、张轶欧等人为干事,协助马相伯重建学校。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也拨银1万两支持马相伯办学,并提供吴淞官地70余亩建校。5月27日,马相伯声明:“旧时院名,久已消灭,此后倘有就旧基重行建设者,无论袭用旧名与否,与旧时震旦丝毫无关”[129]“现暂借吴淞提辕,定七月下旬开学,更名复旦公学”[130]。可见“复旦”的命名,既有恢复“震旦”之意,又有复兴中华之情。9月14日,复旦公学在吴淞开学。按清廷规定,官府设立的学堂称为“官立”,官绅集资设立的学堂称为“公立”,私人出资设立的学堂称为“私立”。复旦公学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民间集资,虽然创办之初曾获两江总督周馥的赞助,后任两江总督端方也每月资助经费1400两,但并非正式列入预算的官方经费,因此仍然称为公立学校,而不是官立学校。清末学制规定,大学堂仅设于京师,各地只能设立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高等学堂名义上是京师大学堂的预科,但实际上已按照大学专科或本科实施教学,并不局限于清廷限制。复旦公学分设高等科和预科:高等科学制3年,分为文法类、理工类;文法类设有政法专业、文学专业、商务专业;理工类设有理科专业、工科专业、农科专业;预科学制2年,后改为5年制中学。1908年,马相伯购置吕班路(重庆南路)土地103亩,修建新校舍。1917年,复旦公学改称“复旦大学”。此后复旦大学获得南洋华侨的资助,办学规模逐渐由300余人扩大到1550余人[131]。复旦大学的日常经费主要靠收取学费,因此“学生与教职员之比为1∶0.068”[132],教师配备仅有清华大学的10%。“在教师工资上,比国立大学低得多。当时国立大学专任教授的月工资在350元至500元之间。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的月工资,每月才200元,此外别无任何津贴。复旦专任教授的工资,每月亦为二百元,但一年只支十一个月的薪水,另一个月的薪水,以开办暑期学校的收入补足。”[133](www.xing528.com)
复旦大学老校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