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10月19日,不足7岁的清世祖福临入主北京紫禁城。10月30日,福临“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7]。10月31日,福临命:“以孔子六十五代孙(孔)允植袭封衍圣公。”[8]11月2日,福临下令:“升左庶子(正5品)李若琳为詹事府少詹事(正4品),(兼)管国子监祭酒(从4品太学校长)事。”[9]11月29日,福临命:“设满洲司业(正6品太学副校长)、助教(从8品),官员子孙有欲习国书、汉书者,并入国子监读书。”[10]可见清王朝初期就已经将恢复太学列为优先办理的头等大事。
清代沿袭明代制度,以国子监与太学为一体,继续利用明代北京国子监校舍办学。据史料记载,清代国子监大门(集贤门)立有左右牌坊,分别用满汉文书写“国子监”3字;二门(太学门)则分别用满汉文书写“太学”2字。清初规定,国子监祭酒(从4品)以满族和汉族官员各1人担任;司业(正6品)以满族官员2人,蒙族及汉族官员各1人担任。国子监下设4厅6堂,及八旗官学、算学、档房、南学。所谓“4厅”,即:绳愆(qiān)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绳愆厅设满汉监丞(正7品)各1人,掌管礼仪和学规,类似学生部,下设钱粮处,负责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博士厅设满汉博士(从7品)各1人,掌管教学及考试,类似教务部,下设琉球学,专管琉球国(冲绳)留学生。典簿厅设满汉典簿(从8品)各1人,掌管印章、钥匙、文件,类似校长办公室,下设当月处和办照处:当月处负责管理值班,办照处负责办理监生执照(学生证)。典籍厅设满汉典籍(从9品)各1人,掌管图书、印版、碑刻及书籍印刷,类似学校图书馆兼出版社。所谓“6堂”,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其实是6个教学区,分别设置有助教(从7品)1人,及学正(正9品)或学录(从9品)1人负责日常教学,并考查学生学业。所谓“八旗官学”,就是八旗子弟学校,分散于各旗办学,每旗分别设置满人助教2人、蒙古助教1人。所谓“算学”,即数学专科班,设置助教1人。所谓“档房”,就是专管八旗官学的教学行政机构,下设俄罗斯学(俄文培训班),由助教兼管。所谓“南学”,就是学生宿舍,分别隶属6堂教官。1725年,清世祖“特命康亲王、果郡王领监事,由是,监管大臣并奉特旨简用”[11],就是在国子监祭酒之上增设监管大臣,以加强国子监的领导。据《清史稿》记载,清代皇帝特简任命监管大臣者,只有理藩院、太医院、顺天府、咸安宫官学、武英殿、国子监6个单位,可见国子监已列为重要机构。
清代国子监彝伦堂(www.xing528.com)
清代国子监学生有监生、贡生及官生。所谓“监生”,就是不经过地方贡举途径,也无须生员(秀才)身份,直接入学国子监的学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4种。恩监是皇帝特许的入学者,荫监是凭借前辈功勋或官爵入学者,优监是通过优选录取的入学者,例监是一般庶民子弟通过捐纳的入学者。清代国子监创办之初,主要是提供八旗子弟入学,因此首先入学国子监者就是恩监和荫监。清代荫监又有恩荫和难荫之分。清代规定:文职京官4品以上,外官3品以上,武职2品以上,可以保送1名子弟入学,称为恩荫;因战因公殉职的官员无论品级,也可以保送1名子弟入学,称为难荫。恩监和荫监无须考试即可入学,毕业后也只需经过吏部的简单测试即可任命官职,是国子监的特权学生。正如清代国子监首任祭酒李若琳所言:“学以国子名,所谓国之贵游子弟学焉。”[12]所谓“贡生”,是各地官学按规定名额贡献给中央的学生,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6种。岁贡是各地官学每年按名额考选的入学者;恩贡是皇室举行庆典活动时,额外开恩让地方官学推荐的入学者,多是社会名流或先贤后裔;拔贡是各省学政每6年(后改为12年)考选府学2名,州、县学各1名保送到国子监入学者;优贡是各省学政每3年按名额考选保送的入学者;副贡即“副榜贡生”,是科举乡试落榜者按“正五副一”比例选取的入学者;例贡是以生员(秀才)身份通过捐纳获得国子监入学资格者。所谓“官生”,也就是以官荫入读国子监的学生,包括宗室、觉罗、土官子弟及外籍留学生。官生的试卷称为“官卷”,须另编字号决定取舍,不许挤占民间录取名额。
清代初年国子监规模很小,所谓“六堂”的6个校区,实际只是6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名额仅限于内班(住读)25人,外班(走读)20人,总计270人,后来内班增加到30人,总计也不过300人规模,根本无法容纳每年上千名贡生入学,于是就形成所谓“补班”制度,《清史稿》记载:“补班之始,赴监应试,曰考到。列一、二等者再试,曰考验。贡生一、二等,监生一等,乃许肄业。”[13]为满足大量学生入学的需要,国子监只好加快周转,把正规的太学办成速成班,规定:“监生坐监期,恩贡六月,岁贡八月,副贡廪膳六月(列入举人副榜及享受公费入学的秀才),增(生)、附(生)十六月(未能享受公费入学的秀才),俊秀(没有秀才功名的庶民纳捐者)二十四月。例监计捐监月分(按捐款月份起算)三十六月。”[14]“期满咨部考试(发文送吏部考选),用州同(从6品)、州判(从7品)、县丞(正8品)、主簿(正9品)、吏目(未入流)。”[15]后来又同时采用所谓“五贡就职”[16]的办法,由各省“学政会同巡抚验看,咨部依科分名次、年分(份)先后”[17],直接将“恩(贡)、拔(贡)、副贡以教谕(正8品县学校长)选用,岁贡以训导(从8品县学副校长)选用”[18]。康熙时期将“捐纳(例贡)岁贡,并用训导”[19],于是6种贡生都有不入国子监读书而直接出任官职的机会,但是仍有相当多的贡生既不能通过入仕考选,也未能通过入学考试,只能滞留民间,形成大量的挂名太学生。《儒林外史》刻画的严贡生、严监生兄弟,就是这种不伦不类的挂名太学生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