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创立武举后,一直时兴时废,元代及明代前期也不设武举。1464年11月23日,明宪宗朱见深下令:“立武举法,凡天下贡举,谙晓武艺之人,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于帅府内考其策略,于教场内试其弓马。有能答策二道,骑(射)中四箭以上,步(射)中二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署职二级,旗军舍余授以试所镇抚,民人授以卫经历,月支米三石(约310.5公升)。能答策二道,骑(射)中二箭以上,步(射)中一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一级,旗军舍余授以冠带(京营士兵升任军官),总旗民人(明代军户以50户为总旗),授以试卫知事(见习从8品),月支米二石(约207公升)。俱送京营总兵官处赞画(划)方略量用把总(营级)、管队(连级),以听调遣。后果能运筹奋勇克敌见功,仍听各该领军总兵等官核实请命升擢。”[135]1493年,明孝宗朱祐樘颁发《武举格(条例)》,规定每六年举行1次武举考试;1504年,明孝宗将武举考试改为3年1次,此后逐渐形成明代武举的生员试、乡试、会试、殿试程序。
武举的生员试,就是民间俗称的考武秀才,是武科的初级考试。明代中期,蒙古俺答部频频入侵,北京多次告急。1552年3月11日,明世宗朱厚熜下令“建内府营,操练内侍”[136],将太监编为军队,实行军训。1568年,明穆宗朱载垕(hòu)扩大武科考试,命府州县推荐“力胜二百斤以上,或善射,或善枪,或善刀弩,或善火器等项艺能之人,每年通以春季为期,不必拘定名数,许令自投到官,州县官取具里老甘结,严加考校”[137],其考校侧重于“要见某人有何机智可以出奇,某人有何勇力足以任重,某人善射果否巧力俱优”[138],“此类果系不凡,方许申送府,府守验中,方许呈送巡按御史,选中(者)量授衣巾(武秀才的服饰),充为武生,免其杂泛差役”[139],于是形成明代武科的生员考试。
武科的乡试,由巡按御史主持,考官由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省军区)的官员担任,规定于子、午、卯、酉年的十月举行。考生主要是武官子弟组成的武学学生,以及各地推荐考取的武秀才。1508年2月22日,特别喜欢军事游戏的明武宗朱厚照颁布《武举条格》,要求:“参酌文举会殿二试例,每遇文举乡试之年,预行两京十三省,有能究极韬略,精通武艺,堪应武举者,具报所在官司,军卫送都司,有司送布政司,从抚按同三司考试,无三司者,从抚按考试,两京亦送巡按(御史)考试。”[140]
明代武举乡试规定考3场:十月初九日考马射,距离35步(约56米),发9箭中1箭即可及格;十月十二日考步射,距离80步(约128米),发9箭中1箭即可及格。十月十五日考策论,实际上是在射箭合格者中以策论定优劣决定名次。武举乡试录取者称为“武举人”,第一名称为“武解元”。1549年十月,21岁的戚继光考中山东乡试的武举。1550年四月,戚继光到北京参加武举会试,结果正赶上蒙古俺答部入侵,北京警戒告急,武举们被编入部队参战,会试无法进行,戚继光因此失去问鼎武甲的机会,却从此走上前线,成为家喻户晓的抗倭名将。明代抗清名将熊廷弼,早年“先中万历某科湖广(湖北湖南)武乡试第一名,后又弃武就文,中万历丁酉(1597年)湖广乡试第一名,于是榜其名曰:‘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141],以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文武两科解元传为佳话。
戚继光抗倭
武科的会试于乡试次年四月在京师举行,由兵部主持,以翰林院官员为主考官,给事中及兵部官员为同考官,监察御史为监试官。参加会试的考生,主要是武举乡试录取者,以及两京武学学生经兵部考试获得优等者。武科会试也是分为3场:第一场于四月九日举行,考马射,以35步距离发9箭中4箭者为中式(优等),中2箭次之(及格);第二场于四月十二日举行,考步射,以80步距离发9箭中2箭者为中式,中1箭者次之;第三场于四月十五日举行,考策2道,论1道[142]。随后综合3场考试成绩,以“答策洞识韬略,作论精通义理,恭(同时)弓马俱优者,列为上等;策论颇优,而弓马稍次者,列为中等之前;弓马颇优,而策论粗知兵法,直说事状,文藻不及者,列为中等之后。其或策论优,而弓马不及,或弓马偏长,而策论不通,俱黜之(都不能录取),以俟后举(允许参加下届考试)”[143]。会试录取名额“以百名为率(标准)。其后有奉诏增三十名者,非常制也”[144]。武科会试录取者,称为“武进士”,第一名称为“武会元”。明代对武进士的任用,最初只是在原任职务之上加升官职,列1等者加升2级,列2等者加升1级。1522年,改为充任边关总兵府参谋,享受每月加添米一石(约103.5公升)的优待。鉴于当时官宦子弟大多不愿到边关任职,于是又特别规定“如有挂名不到(任),或攘买(侵夺收买)功次等弊,指实参奏”[145]。1507年四月,明武宗“开武举宴于中府,武举赐宴之始”[146],首开武科进士赐宴的先例,以所谓“会武宴”之名,与唐代文科的“鹿鸣宴”、宋代文科的“琼林宴”,以及武科乡试的“鹰扬宴”并称“科举四宴”。
武科殿试创始于明代末期。1622年,“给事中甄淑疏言:‘武举中式160人,以本等巾服谢恩。职方司会同科道查明年貌、勇力、技艺,注本人名下。十月上旬过堂,令各陈所能,先期演试。即于是月望日(十五日),皇上临轩策问,阁臣与兵部尚书侍班。皇上钦定一甲3名,授都司佥事;二甲30名,授守备;三甲百余名,以次各授出身,职方司遇缺便补,定限三年内选完。’”[147]明熹宗朱由校沉溺于木工活,虽表示同意,但并未实行。1631年,“(崇祯)帝锐意重武”[148],当年武科会试中,“举子运百斤大刀者,止王来聘及徐彦琦二人,而(徐)彦琦不与选。帝(明思宗朱由检)下考官及监视御史狱,悉贬兵部郎22人。遣词臣倪元璐等复阅,取百人。视文(科)榜例,分三甲,传胪赐宴,以前30卷进呈。钦定一甲三人,(王)来聘居首,即授副总兵(从2品)。武榜有状元,自(王)来聘始也。”[149]可见明代武科殿试的设置,不仅事出偶然,而且为时太晚,与明代武科设置已经相隔167年,此时的明王朝早已陷入清军与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夹击。1641年,明思宗“谕各部臣特开奇谋异勇科。诏下,无应者”[150]。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明王朝灭亡。5月27日,明王朝最著名的武进士吴三桂降清。5月28日,吴三桂与八旗兵击溃李自成农民军。6月6日,清军进入北京。10月30日,清世祖福临在北京“即皇帝位,遣官(回东北)告祭太庙、社稷”[151],从此揭开满清入主中原的序幕。
【注释】
[1]张廷玉《明史》第15页。
[2]《明太祖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影印版)第26卷第387—388页。
[3]《明太祖集》(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1卷第2页。
[4]张廷玉《明史》第3928页。
[5]《明太祖实录》第14卷第185页。
[7]同上。
[8]张廷玉《明史》第1676页。
[9]同上。
[10]同上。
[11]同上书第1677页。
[12]同上。
[13]张廷玉《明史》第1678页。
[14]李东阳《大明会典》(文海出版社万历刊本影印版)第5册第2930页。
[15]张廷玉《明史》第1679页。
[16]同上。
[17]龙文彬《明会要》第397页。
[18]同上。
[19]同上书第398页。
[20]李东阳《大明会典》第5册第2928页。
[21]龙文彬《明会要》第398页。
[22]同上。
[23]张廷玉《明史》第1678—1679页。
[24]张廷玉《明史》第1677—1678页。
[25]同上书第7页。
[26]《明太祖实录》第8卷第106页。
[27]张廷玉《明史》第23页。
[28]同上书第1686页。
[29]同上。
[30]《明太祖实录》第123卷第1986页。
[31]《明太祖集》第132页。
[32]同上。
[33]张廷玉《明史》第1686页。
[34]龙文彬《明会要》第409页。
[35]同上。
[36]龙文彬《明会要》第409页。
[37]同上书第410页。
[38]张廷玉《明史》第1688页。
[39]上书第1686—1687页。
[40]同上书第1687页。
[41]同上书第1688页。
[42]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卷第174页。
[43]张廷玉《明史》第7188页。
[44]同上。
[45]同上。
[46]同上书第30页。
[47]李东阳《大明会典》(文海出版社万历刊本影印版)第3册第1249页。
[48]龙文彬《明会要》第412页。
[49]李东阳《大明会典》第3册第1250页。
[50]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4卷第272页。
[51]龙文彬《明会要》第704页。
[52]同上。
[53]同上。
[54]同上书第705页。
[55]同上书第706页。
[56]同上。
[57]《明神宗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影印版)第224卷第4165页。
[58]同上书第4167页。
[59]同上书第416卷第7837页。
[60]同上书第7838页。
[61]张廷玉《明史》第1812页。
[62]邱浚《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63]张廷玉《明史》第1749页。
[64]李东阳《大明会典》第5册第2943页。
[65]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5页。
[66]李东阳《大明会典》第5册第2943页。
[67]同上。
[68]同上。
[69]同上。
[70]同上。
[71]《明太祖实录》第183卷第2759页。
[72]同上。(www.xing528.com)
[73]《明英宗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影印版)第79卷第1559页。
[74]同上书第81卷第1614—1615页。
[75]龙文彬《明会要》第413页。
[76]同上。
[77]《明宪宗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影印版)第11卷第236—237页。
[78]龙文彬《明会要》第413页。
[79]同上。
[80]《明武宗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影印版)第47卷第1063页。
[81]龙文彬《明会要》第414页。
[82]张廷玉《明史》第1690页。
[83]同上。
[84]李东阳《大明会典》第5册第2959页。
[85]《明太祖实录》第162卷第2519页。
[86]《明太祖实录》第22卷第323页。
[87]同上。
[88]张廷玉《明史》第24页。
[89]《明太祖实录》第52卷第1020页。
[90]同上书第60卷第1181页。
[91]同上书第70卷第1295页。
[92]同上。
[93]同上书第79卷第1443页。
[94]同上书第1443—1444页。
[95]同上书第147卷第2299页。
[96]张廷玉《明史》第1698页。
[97]李东阳《大明会典》第3册第1232页。
[98]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4卷第491页。
[99]张廷玉《明史》第1697页。
[100]同上。
[101]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页。
[102]张廷玉《明史》第3987页。
[103]同上。
[104]张廷玉《明史》第3987页。
[105]同上。
[106]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51页。
[107]杨学文总主编《中国考试通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卷第140页。
[108]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第37页及第108页。
[109]同上书第4页、第5页、第17页。
[110]同上书第73页。
[111]同上书第107页。
[112]同上书第99页。
[114]同上。
[115]同上。
[116]同上书第424页。
[117]同上。
[118]同上。
[119]《明神宗实录》第376卷第7063—7064页。
[120]张廷玉《明史》第6032页。
[121]同上。
[122]同上书第6062页。
[123]同上。
[124]同上书第302页。
[125]同上书第6328页。
[126]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册第749页。
[127]张廷玉《明史》第303页。
[128]《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7—238页。
[129]张廷玉《明史》第6332页。
[130]同上书第303页。
[131]同上书第304页。
[132]同上。
[133]同上。
[134]同上书第7821—7822页。
[135]《明宪宗实录》第10卷第224—225页。
[136]张廷玉《明史》第240页。
[137]王圻《续文献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全书影印本)第2册第576页。
[138]王圻《续文献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全书影印本)第2册第576页。
[139]同上。
[140]《明武宗实录》第34卷第829页。
[141]王应奎《柳南随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142]张廷玉《明史》第1708页。
[143]《明武宗实录》第34卷第830页。
[144]张廷玉《明史》第1708页。
[145]李东阳《大明会典》(文海出版社万历刊本影印版)第4册第1917页。
[146]龙文彬《明会要》第879页。
[147]同上。
[148]同上书第880页。
[149]同上。
[150]同上。
[15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