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
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攻占婺州(江西上饶市婺源县),改设为宁越府,随即延请名士“范祖干、叶仪、许元等十三人,分直(轮流)讲经史”[25],由此开办宁越府学。1360年6月25日,朱元璋刚刚击溃陈友谅的水军主力,立即下令“置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遣世子(朱标)受经学”[26]。1369年11月29日,朱元璋“诏天下郡县立学”[27]“于是大建学校,府设教授(从9品),州设学正(未入流),县设教谕(未入流),各一。俱设训导(助理),府四,州三,县二。生员之数,府学四十,州、县以次减十。师生月廪食米(官仓每月提供口粮),人六斗(约62公升),有司给以鱼肉(有关部门供给鱼肉)。学官月俸有差(学官按级别发给每月的俸禄)。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不听从教诲者开除学籍)”[28]《明史》记载:“郡县之学,与太学相维(联系),创立自唐始。宋置诸路州学官,元颇因之,其法皆未具(法规未能完备)。迄明,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教官四千二百余人,弟子无算,教养之法备矣(地方儒学的制度趋于完备)。”[29]11379年4月15日,朱元璋“听朝之暇延诸儒臣赐坐便殿讲论治道时,国子学官李思迪、马懿缄默不语,上恶之”[30],随即将二人免职,并告诫:“惟师者,模范其志,竭胸中之所有,发世之良能,不隐毫厘以训所习者”[31],特别强调“师必尽师者之礼,学必尽学者之诚”[32]。1382年,朱元璋“又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明伦堂之左。其不遵者,以违制论。盖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庠声序音(学校读书声),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落后的城镇)荒徼(jiào,荒远的边域),山陬(zōu,角落)海涯。此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33]。1384年,朱元璋严厉驳斥“边境不必建学”[34]的议论,指出“圣人之教,犹天也。天有风雨霜露,无所不施,圣人之教,亦无往不行”[35],坚持要“辽东(辽宁及吉林)立学校”[36]。1387年,朱元璋要求地方儒学“增广生员,不拘数(不限名额)”[37]。1393年,朱元璋“定学官考课(核)法,专以科举为殿最(以科举考试成绩定优劣)。九年任满,核其中式举人(考核所属学校中举人数),府九人、州六人、县三人者为最。其教官又考通经(学官本人又能通过经学考试),即与升迁(立即升任官职)。举人少者为平等(所属学校中举人数少于规定),即考通经亦不迁(即使本人经学考试合格也不能升迁)。举人至少及全无者为殿,又考不通经,则黜降。其待教官之严如此”[38]。成化年间(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扩大办学,“定卫学之例:四卫以上军生80人,三卫以上军生60人,二卫、一卫军生40人,有司儒学军生20人(卫所当地行政机关的学校须招收军户学生20人);土官子弟,许入附近儒学,无定额(不限名额)。增广既多,于是初设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官仓供给的学生),增广者谓之增广生员。及其既久,人才愈多,又于额外增取(于限额之外招收学生),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凡初入学者,止谓之附学(只能称为附学生员),而廪膳、增广,以岁科两试等第高者补充之(以每年两次考试成绩优等的学生递补)。非廪生久次者(如果不是长时间列为廪膳生员者),不得充岁贡也(不能被推荐到太学)”[39]。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始特置提学官(省教育厅长)”[40]“提学之职,专督学校(专管学校),不理刑名。所受词讼(巡视过程中收受的案件),重者送按察司(省级司法机关),轻者发有司(当地行政机关),直隶则转送巡按御史。(总)督、(巡)抚、巡按及布(政)、按(察)二司,亦不许侵提学职事也(皇帝派遣的总督、巡抚,或省级行政首长都不许干预提学的职权)”[41]。据专家统计,朱元璋时期已经兴办地方儒学1033所,到明代后期又继续发展到1503所(含各地卫所儒学68所)[4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