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历新政与学田制度:中国教育史话

庆历新政与学田制度:中国教育史话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5]范仲淹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改革纲领,揭开“庆历新政”的序幕。可惜,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仅维持了1年零3个月。1045年2月17日,“范仲淹、富弼罢”[56]“庆历新政”随之夭折。学田的创制,始于南唐的白鹿洞书院。[57]北宋初年,学田制度逐渐推广。宋朝的学田制是总结前人办学经验并推而广之的重要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大创举。

庆历新政与学田制度:中国教育史话

范仲淹

1038年10月11日,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此后李元昊接连赢得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的胜利,奠定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1043年,宋仁宗赵祯被迫与西夏达成“庆历和议”,规定:西夏名义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须每年“赐给”西夏绢13万匹(约163万米),银5万两(约2066公斤),茶2万斤(约1.322万公斤);此外北宋每年还须以节日庆贺的名义,“赐给”西夏银2万两(约826公斤),银器2000两(约82.6公斤),绢帛2.3万匹(约28.9万米),茶1万斤(约6610公斤)[51]。为应对危机,宋仁宗决心推行改革。4月5日,宋仁宗“立四门学”[52],加强国学教育;4月16日,宋仁宗“校卫士武技(检阅皇宫卫队)”[53],鼓舞抗敌士气;5月18日,宋仁宗“以韩琦、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副总参谋长)”[54];9月18日,命“范仲淹参知政事(副丞相),富弼为枢密副使。”[55]范仲淹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改革纲领,揭开“庆历新政”的序幕。可惜,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仅维持了1年零3个月。1045年2月17日,“范仲淹、富弼罢”[56]“庆历新政”随之夭折。范仲淹的10条改革纲领中,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均公田4条都涉及教育改革,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其中从“均公田”引申而出的“学田制”,却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特别深刻的。历史影响。(www.xing528.com)

学田的创制,始于南唐的白鹿洞书院。《续文献通考》记载:“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南康庐山五老峰下,唐李渤与兄(李)涉俱隐于此。后为江州刺史即洞创台榭,南唐昇元中(937—942年),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当时谓之白鹿国庠。”[57]北宋初年,学田制度逐渐推广。1022年12月10日,“判国子监孙奭(shì)言:‘知兖州日(我在兖州担任知州的时候),于文宣王庙(孔子庙)建立学舍,以延生徒,自后从学者不减数百人,臣虽以俸钱赡之(我虽然用自己的俸禄钱补充办学经费),然常不给(但仍然经常出现短缺)。自臣去郡(我调离兖州之后),恐渐废散(恐怕这所学校会逐渐荒废)。伏见密州(山东潍坊市诸城市)马耆山讲书,太学助教杨光辅素有经行(一向有教书育人的经验),望特迁一官(希望将他调去办学),令于兖州讲书,仍给田十顷,以为学粮。’从之。遂以(杨)光辅为奉礼郎。诸州给学田,盖始此(各州配置学田大约就是从此开始)” [58]。1040年2月21日,宋仁宗下令:“赐国子监学田五十顷。”[59]1044年3月14日,宋仁宗又下令:“以上清宫田园、邸店(库房和商店)赐国子监。”[60]据专家统计,“从1022年赐兖州学田开始,到范仲淹兴学前的1043年为止,21年间,前后有兖州、江宁府(南京市)、寿州(安徽六安市寿县)、京兆府(西安市)、亳州(安徽亳州市)、秀州(浙江嘉兴市)、濮州(山东济宁市梁山县)、郑州(郑州市)、应天府(河南商丘市)、真定府(石家庄市)、河南府(洛阳市)、郓州(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泉州(福建泉州市)10余个州府得到朝廷赐给的学田,多则30顷,少则5顷”[61]“到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全国学田的总数已达105990顷,是宋代公田中最大的一项。学田已经成为维持宋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并在整个宋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2]宋朝的学田制是总结前人办学经验并推而广之的重要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大创举。宋代之前的官学,始终处于时兴时废的不稳定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比较稳定的经费保障。学田制设立后,办学经费基本能够源源不断,官学面貌为之一新,相当部分私学也纷纷群起效法,为推动后世近千年的教育发展产生极为突出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