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及影响

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及影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末及五代十国的战乱使中国教育遭到严重摧残,科举考试受到破坏。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立即下令恢复科举考试。此后历经宋太宗赵匡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的多次改革,科举制度日益健全,考试规模迅速扩大。据史料记载,宋代科举考试分为制科与常科两大类。所谓“常科”,就是形成常规的科举考试。宋代的常科考试,包括诸科和进士科两类。北宋前期,诸科考试的录取人数多于进士科。

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及影响

唐末及五代十国的战乱使中国教育遭到严重摧残,科举考试受到破坏。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立即下令恢复科举考试。此后历经宋太宗赵匡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的多次改革,科举制度日益健全,考试规模迅速扩大。据史料记载,宋代科举考试分为制科与常科两大类。所谓“制科”,也称为“制举”、“大科”、“特科”,是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考试,一般是在皇家庆典之时举行,唐代比较盛行,名目多达数十种,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论,唐玄宗始加试诗赋。北宋初年,制科考试仅有3科,即:“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1029年,宋仁宗赵祯增为10科,号称“天圣十科”。1086年,宋哲宗赵煦(xù)又改为“元祐十科”。随着常科考试的影响日益增强,制科考试有所降温。所谓“常科”,就是形成常规的科举考试。北宋初年每年举行1次,但是规模较小,每次录取最多20余人,一般仅有10余人,甚至不足10人。973年,宋太祖改为两年1考;1034年,宋仁宗又改为4年1考;1067年,宋神宗赵顼改为3年1考,从此形成常科考试的定制。

宋代的常科考试,包括诸科和进士科两类。所谓“诸科”,就是进士科之外的常设科目,主要有九经、五经、明经、明法、开元礼(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等名目,已比唐代的50多个科目大为减少。所谓“进士科”,原是唐代常科考试的科目之一,宋代发展成为影响最大的科目。北宋前期,诸科考试的录取人数多于进士科。据史料记载,诸科与进士科录取人数差距较小者是975年,当年共录取65人,其中诸科34人,占52.3%,进士科31人,占47.7%;差距较大者是988年,当年共录取971人,其中诸科811人,占83.5%;进士科160人,占16.5%。北宋取士最多者是1005年,当年共录取3049人,诸科2340人(正奏名1268人,特奏名1072人),占76.7%;进士科709人(正奏名393人,特奏名316人),占23.3%。其次是1046年,当年共录取2831人,诸科2070人(正奏名415人,特奏名1655人),占73.1%,进士科761人(正奏名538人,特奏名223人),占26.9%。1034年,进士科录取人数首次超过诸科,当年共录取982人,进士科501人,占51%,诸科481人,占49%。公元1100年以后,诸科被废除,科举的常科考试就只剩下进士科。据张希清先生统计,北宋167年间共举行进士科考试69次,录取35950人(正奏进士19281人、特奏进士16669人),年均录取约215.27人,是唐代年均录取22.9人的9.4倍[2]南宋立国的153年间共举行进士科考试49次,录取45640人(正奏进士23198人、特奏进士22442人),年均录取约298.3人,更是唐代的13倍[3]。宋代科举考试经过多次改革后,进士科逐渐形成解试与监试、省试与类省试、殿试3级考试规范。

宋代科举考试

所谓“解试与监试”,是指宋代科举常科的初级考试。解试由州(府)衙门主持,监试由国子监主持。解试与监试于开考当年三月颁布诏令,八月上旬公布准考名单,实行锁院(考官入住考场不准与外界联系),八月中旬举行考试,九月中旬公布录取名次。民间读书人参加解试,或国学生参加监试,均须向官府报名投考,并按规定交纳家状、保状、试纸。家状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家庭成员、3代名讳、本人报考科举的经历;保状是指报考者相互具结的担保文书,一般州府以3人结保,国子监和开封府以5人结保,担保条款包括品行、身份、身世、身体状况,以及学历、籍贯。试纸是用于答卷的纸张,由考生自备,交官府保存并加盖印章,开考时发还本人。宋代初年,解试以考生人数按比例录取。据史料记载,977年,“诸道所发贡士得5300余人”[4],录取316人(进士科109人,诸科207人),不足考生人数的6%;983年,赴京考生达“10260人”[5],录取872人(进士科239人,诸科633人),不足考生人数的5%;992年,赴京考生增加到“17300人”[6],录取1317人(进士科353人,诸科964人),占考生人数的7.6%。随着投考人数不断增多,北宋政府只好限制解试及监试的录取名额,称为“解额”。由于解额一经确定就长期不变,很快就出现反差: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名额不增,文化发展较慢的地区名额不减。诚如欧阳修所言,“今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盖已痛裁抑之矣;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7],于是很快就导致“寄籍”现象:许多考生(包括19岁中进士的北宋才子寇准),都设法转学到录取条件相对宽松的地方,藉以赢得更多的录取机会。此外,宋代还推行所谓“别头试”,俗称“漕试”,其实就是由各地转运司(漕司)主持的解试。转运司原是唐代创设的路(省)一级交通管理机构,宋代演变成为州(府)之上的实权机构,最终形成路(省)一级行政机关。1037年,宋仁宗为减少监考官员营私舞弊,同时为外任官员子弟提供就近报考的方便,特下令增设别头试:“士有亲戚仕本州(考生有亲戚在本州做官),或为发解官(或者是直接参与解试监考的官员),及侍亲远宦(以及随同侍奉到外地做官的父祖而远离家乡),距本州二千里(与原籍相距达到二千里),令转运司类试(命当地转运司组织类似的考试),以十率之,取三人(按照每10人选3人的比例录取)。于是诸路始有别头试。”[8]由于别头试的录取比例高达30%,条件比一般解试大为宽松,结果反而导致大量攀附官宦亲戚的作弊案。

所谓“省试”,就是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是宋代科举常科的决定性考试,也是整个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环节,有资格参加省试者,就是解试、监试,以及别头试的录取者。宋代前期的省试有时考7场,有时考15场,甚至有考30场者。1044年,范仲淹改革科举制度,将省试定为3场考试:第1场考对策,第2场考经义,第3场考诗赋。宋神宗初年,王安石再次实行改革,将省试改为4场考试:第1场考《论语》3题,第2场考《孟子》3题,第3场考策论1题,第4场考“时务策(研讨时务的对策)”3题。(www.xing528.com)

所谓“殿试”,也称为“御试”,创始于武则天时期,但只是偶尔举行,并未形成制度。973年,“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取宋准以下11人,而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材质最陋(三传科刘睿资质最差),对问失次(回答问题没有条理),上黜(宋太祖赵匡胤立即将他们除名)。(武)川,(李)昉乡人也(李济川是李昉的同乡)。会有诉(李)昉用情取舍(正好有人上告李昉徇私),帝乃籍终场下第人姓名(宋太祖下令登记落榜者的姓名),得360人,皆召见(全部召见),择其195人,并(宋)准以下(连同宋准等被录取者),乃御殿给纸笔(宋太祖亲临大殿供给纸笔),别试诗赋(另外加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得进士26人,《五经》四人,《开元礼》7人,《三礼》38人,《三传》26人,《三史》3人,学究18人,明法5人,皆赐及第(全部赐予及第),又赐钱20万以张宴会。(李)昉等寻皆坐责(李昉等人随即都被定罪处罚)。殿试遂为常制(殿试从此就成为制度)”[9]。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的举措,既强化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控制,也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殿试推行之初,皇帝不仅可以重新调整省试排列的名次,而且经常淘汰个别中式者,称为“黜落”。1057年,有个别被黜落的考生愤而叛国投敌,于是殿试就不再黜落,直到明清时期也一直遵循这个惯例。从此省试就成为士子登科的龙门,殿试只是确定进士名次,体现皇帝的权威。殿试之后,皇帝在皇宫琼林苑赐宴犒劳新科进士,称为“琼林宴”,此后经过殿试被赐予科举出身的士子,都自称是“天子门生”。

宋代初年的殿试成绩分为3甲(等),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后来曾经一度分为5甲:1—3甲赐予进士及第,第4甲赐予进士出身,第5甲赐予同进士出身。《宋史》记载: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宋太祖命礼部查出曾经15次参加省试的落榜者),得106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10]。这就是说,宋太祖考虑到科举落榜者可能心怀怨望,于是将经历15次科考的落榜者全部录取,称为“特奏名进士”。1034年2月13日,宋仁宗赵祯又放宽“特奏名”的政策,“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尝经殿试,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及曾经先朝御试者,皆以名闻。”[11]3月3日,宋仁宗继续放宽“特奏名”条件:“诏礼部贡院,诸科举人七举者,不限年,并许特奏名。”[12]为此,两宋共录取落榜的特奏名进士39111人,约占录取进士总数的48%。

宋代科举考生通过殿试就可以释褐任职,没有唐代的吏部关试,显得更为简明。总体而言,宋代科举中式者的职务任命,是制科高于常科,进士科高于诸科,文科高于武科。据史料记载,宋代进士科的1甲前5名,一般都授予京官职位;第6名之后的1甲进士,也大多出任州(郡)级长官或县级长官;即使是第3甲进士,其任职也不低于名列诸科前茅者。于是“取人唯进士科为盛,凡举择公卿近侍,多取进士出身之人,故天下之士,竞务此科而进”[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