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解读中国教育史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解读中国教育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颜之推生逢南北朝乱世,曾3次亡国被俘,历尽人世艰辛,因此以毕生阅历写成家训,藉以教育子孙后代。《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毕生杰作,成书于颜之推晚年,写作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122],希望保持勤学家风。颜之推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之推三是“及早施教”的原则。[133]颜之推认为:“国之用材(国家使用人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解读中国教育史

颜之推祖籍临沂(山东临沂市),531年出生于江陵(湖北荆州市),595年辞世于长安,享年64岁。颜之推生逢南北朝乱世,曾3次亡国被俘,历尽人世艰辛,因此以毕生阅历写成家训,藉以教育子孙后代。《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毕生杰作,成书于颜之推晚年,写作目的是“整齐门内(整顿自家门风),提撕子孙(提醒子孙后代)”[122],希望保持勤学家风。诚如范文澜先生所言,“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端,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二十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颜氏家训》的佳处在于立论平实。平而不流于凡庸,实而多异于世俗,在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颜氏家训》保持平实的作风,自成一家言,所以被看作处世的良轨,广泛地流传在士人群中”[123]

“家诫”与“家训”的写作,并非颜之推首创。蜀汉政治家诸葛亮就留有《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名篇传世,道理也讲得很透彻,特别是其中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24],更是流传千古。此外还有嵇康的《家诫》、陶渊明的《诫子书》、羊祜(hù)的《与子弟书》,都是家训名篇,但它们过于简短,不成系统,影响不大。《颜氏家训》分为7卷20篇,篇幅约4万余字,广泛涉及立身、治家、处事、治学等内容,既有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也有家庭教育的理论探索,深为士大夫所看重,历来被视为家庭教育的规范,尤其是其中强调的家庭教育五项原则,至今仍然不失其光彩。

一是“威严而有慈”的原则。颜之推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125]他主张:“父子之严(父子之间应保持严肃),不可以狎(不能过分亲昵);骨肉之爱,不可以简(不能不拘礼节)。简则慈孝不接(如不拘礼节则慈爱和孝敬都会丧失),狎则怠慢生矣(如果过分亲昵就会因放肆而丧失尊重)。”[126]这表明颜之推已经意识到教育必须有情感的渗透,因此特别强调把握威严与慈爱的分寸,这种辩证的量化思考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理论的亮点。

二是“戒溺爱”的原则。颜之推告诫说:

[4]同上书第6页。

颜之推举名将王僧辩为例:“王大司马(王僧辩)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江西九江市瑞昌市)时,为三千人将(已是指挥三千人的将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王母仍然用棍子或鞭子责打王僧辩),故能成其勋业(王僧辩后来成为平定侯景叛乱的主要将领)。”[127]据《梁书》记载,这位魏夫人不仅“性甚安和(性情稳重温和),善于绥接(善于抚慰交往)”[128],而且“恒自谦损(常常谦虚退让),不以富贵傲物(不以自己地位高贵而怠慢别人),朝野咸共称之(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谓为明哲妇人也”[129],可见魏夫人对王僧辩的严厉管教并不是为人苛刻所致。

颜之推

三是“及早施教”的原则。颜之推认为,儿童教育应当从“胎教”开始,至少也要从婴儿时期开始。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吾家风教(我家的门风家教),素为整密(一向严整缜密)。昔在龆龀(早在换齿的童蒙之时),便蒙诱诲(就得到长辈的教诲);每从两兄(我常常学习两位兄长),晓夕温清(qìng,早晚侍奉双亲冷暖),规行矩步(举动循规蹈矩),安辞定色(言语平和而神色端庄),锵锵翼翼(走路小心恭敬),若朝严君焉(如同上朝面君一样严肃)。赐以优言(传授给我名言警句),问所好尚(关心我的兴趣爱好),励短引长(鼓励我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莫不恳笃(处处显现出恳切的厚望)。年始九岁(我刚满9岁时),便丁荼蓼(父亲不幸去世),家涂离散(家道衰微),百口索然(人丁冷落)。慈兄鞠养(慈爱的兄长担负起抚育的责任),苦辛备至(艰苦辛劳达到极点);有仁无威(他们对我多有仁爱而少有威严),导示不切(督导也不够严厉)。虽读《礼》、《传》(我虽然通读了《周礼》、《左传》),微爱属文(也喜欢写文章),颇为凡人所陶染(但受到一些平庸之辈的影响),肆欲轻言(放任性情,说话轻率),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渐渐懂得磨炼品性),习若自然(但是已经习惯成自然),卒难洗荡(很难彻底改正)。二十已(以)后,大过稀焉(大的过失比较少一些);每常心共口敌(常常是在即将信口开河之前引起警觉而加以控制),性与情竞(理智和感情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夜觉晓非(晚上才察觉白天的错误),今悔昨失(今天追悔昨天的过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自己才意识到少年时期那段教育的缺失今天已经无法弥补)。”[130]

四是“环境熏陶”的原则。颜之推认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思想和性情尚未定型),所与款狎(与人朝夕相伴),熏渍陶染(容易受到熏陶感染),言笑举动(言行举止),无心于学(虽然没有刻意去学习模仿),潜移暗化(但不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何况不良习惯),较明易习者也(比较容易流传哩)?是以与善人居(因此能与好人相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与坏人相处),如入鲍鱼之肆(就像进入卖鲍鱼的店铺),久而自臭也(时间一长也就自然会染上一身臭气)。”[131]与此同时,颜之推还强调从不同环境汲取营养,认为:“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喂牛)牧羊,皆有先达(都有德行学问堪称前辈者),可为师表,博学求之(广泛地学习),无不利于事也。”[132]

五是“重能力”的原则。颜之推历经南北朝的风云变幻,深知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教育缺陷,对此提出尖锐批评:“吾见世中文学之士(我看社会上那些舞文弄墨的书生),品藻古今(评古论今),若指诸掌(就像指点自己的手掌一样轻率);及有试用(一旦要他们去主持实际工作),多无所堪(大多不能胜任)。居承平之世(这些人处于社会安定的时代),不知有丧乱之祸(不知道会有动乱的灾祸);处庙堂之下(在朝廷做官),不知有战陈(阵)之急(不懂得战事的紧急);保俸禄之资(有可靠的俸禄收入),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高踞于民众及一般属员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不懂得劳役的艰辛),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因此很难让他们顺应时世处理政务)。”[133]颜之推认为:“国之用材(国家使用人材),大较不过六事(大体上不外乎六种):一则朝廷之臣(第一种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取其鉴达治体(取其通晓政治法律的才干规划处理国家大事),经纶博雅(要求他们学问广博品德高尚);二则文史之臣(第二种是执掌文史的官员),取其著述宪章(取其熟悉历史能够撰写典章的才干),不忘前古(使人不忘古人的经验教训);三则军旅之臣(第三种是治理军事的官员),取其断绝有谋(取其多谋善断的才干),强干习事(能够有效处理军队事务);四则藩屏之臣(第四种是独当一面的地方主管官员),取其明练风俗(取其通晓当地风俗民情的才干),清白爱民(要求他们为政清廉爱护民众);五则使命之臣(第五种是外事官员),取其识变从宜(取其能够洞察变化择善决断的才干),不辱使命;六则兴造之臣(第六种是主持工程建设的官员),取其程功节费(取其能够精确计算工料节省费用的才干),开略有术(要求他们具备筹划及实施工程项目的能力)。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这些要求都是勤于学习保持操行者所能做到的)。人性有长短(人的资质各有高低),岂责具美于六涂哉(岂能同时具备六个方面的才干)?但当皆晓指趣(但都应当明白其中的要旨),能守一职(能够在某一种职位上有所建树),便无愧耳(就可以问心无愧)。”[134]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研究家庭教育的杰作,其中阐述的诸多教育原则,确实有不可多得的实践价值。颜之推的3个儿子都是文德出众的人才,他的子孙后代更是人才辈出。他的孙子颜师古是成绩斐然的经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他的第8世孙颜真卿、颜果卿,既是流芳千古的忠臣烈士,也是彪炳史册的文化达人。

【注释】

[1]陈寿三国志》第3页注释。

[2]同上书第32页。

[3]同上书第44页。

[4]同上书第49页注释。

[5]同上。

[6]同上书第308页。

[7]同上书第325页。

[8]同上书第215页注释。

[9]张作耀《曹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10]陈寿《三国志》第22—23页。

[11]同上书第24页。

[12]同上书第54页注释。

[13]同上书第49页。

[14]同上书第77页。

[15]同上书第78页。

[16]陈寿《三国志》第78页。

[17]同上书第84页。

[18]孙培青《中国考试通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卷第77页。

[19]陈寿《三国志)第118页注释。

[20]同上书第139页。

[21]同上。

[22]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331页。

[23]班固汉书》第722页。

[24]晔《后汉书》第3606页。

[25]杨晨《三国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4页。

[26]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66页。

[27]陈寿《三国志》第1433页。

[28]房玄龄晋书》第725页。

[29]同上书第742页。

[30]同上书第599页。

[31]聂文郁《曹植诗解释》(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32]陈寿《三国志》第583页。

[33]同上。

[34]陈寿《三国志》第584页。

[35]萧子显《南齐书》第624页。

[36]陈寿《三国志》第54页。

[37]同上书第53页。

[38]同上书第557页。

[39]同上。

[40]同上。

[41]同上。

[42]同上书第558页。

[43]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5页。

[44]同上。

[45]同上书第167页。

[46]陈寿《三国志》第555页。

[47]同上。

[48]同上。

[49]房玄龄《晋书》第2752页。

[50]同上。

[51]同上。

[52]同上。

[53]范晔《后汉书》第2235页。

[54]同上书第2234页。

[55]沈约宋书》第2301页。

[56]同上书第522页。

[57]赵德义《中国历代官称辞典》(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页。

[58]陈寿《三国志》第661页注引。

[59]杜佑《通典》第1册第367页。

[60]同上书第368页。

[61]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0页。

[62]杜佑《通典》第1册第331页。(www.xing528.com)

[63]同上。

[64]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45页。

[65]同上。

[66]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3页。

[67]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卷第354页。

[68]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69]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卷第37页。

[70]房玄龄《晋书》第1154页。

[71]魏征《隋书》第906页。

[72]房玄龄《晋书》第2735页。

[73]同上书第2741页。

[74]同上书第2720页。

[75]同上书第2729页。

[76]同上书第2751页。

[77]同上书第2741页。

[78]陈寿《三国志》第107页。

[79]同上书第416页。

[80]同上书第395页。

[81]同上书第423页。

[82]房玄龄《晋书》第950页。

[83]沈约《宋书》第2294页。

[84]同上书第167页。

[85]陈寿《三国志》第55页。

[86]房玄龄《晋书》第1317页。

[87]陈寿《三国志》第611页。

[88]房玄龄《晋书》第1154页。

[89]陈寿《三国志》第507页注。

[90]同上书第1249页注。

[91]同上。

[92]同上书第1236页。

[93]同上。

[94]同上。

[95]陈寿《三国志》第1240页。

[96]陈寿《三国志》第1010页。

[97]同上。

[98]同上书第1434页。

[99]房玄龄《晋书》第2278页。

[100]同上。

[101]同上。

[102]同上。

[103]周振甫诗经译注》第326页。

[104]房玄龄《晋书》第1409页。

[105]同上。

[106]同上书第1410页。

[107]同上书第1415页。

[108]同上书第1418页。

[109]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页。

[110]同上。

[111]同上书第35页。

[112]同上书第1841页。

[113]同上书第1842页。

[114]同上书第533页。

[115]同上书第1842页。

[116]魏收《魏书》第1842页。

[117]同上。

[118]同上书第173页。

[119]同上书第1842页。

[120]同上。

[121]同上书第179页。

[122]程小铭《颜氏家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23]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册第665一666页。

[124]汪福建《诸葛亮全书》(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年版)第617页。

[125]程小铭《颜氏家训全译》第6页。

[126]同上书第10页。

[127]同上书第9页。

[128]姚思廉《梁书》第631页。

[129]同上。

[130]程小铭《颜氏家训全译》第3页。

[131]同上书第86—87页。

[132]同上书第103页。

[133]同上书第197页。

[134]程小铭《颜氏家训全译》第1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