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的含义有二:“宫”是指后宫,即帝王之家;“廷”是指朝廷,即帝王之国。所谓“宫廷教育”,则是指帝王的家庭教育。据史料所见,商代就已设立宫廷教育制度。商汤时期的伊尹,武丁时期的傅说,都是著名的帝王之师。西周时期,宫廷教育已形成“三公三少”制度。《大戴礼》记载:“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太)保,保其身体(主管体育强壮其身体);(太)傅,傅其德义(主管德育修养其品德);(太)师,导之教顺(主管智育教诲其知识),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这三少就是成天陪伴太子的教育引导者)。”[22]西汉遵循西周的官制:“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都是皇帝的高级参谋),坐而议政(坐镇朝廷参与议政),无不总统(国家政务都要通过他们处理),故不以一职为官名(难于兼顾官名本身的教育职责)。又立三少为之副(因此又分别配备三少为副职),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成为特殊的高级职务),与六卿为九焉(与分掌中央各部门的六卿并列为九卿)。”[23]东汉以太傅为百官之首,另设太子太傅及太子少傅,“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属官”[24]。曹操对宫廷教育极为重视,他选用的太傅都是顶尖人物:“魏无太师,初年惟置太傅,以钟繇为之;后有司马懿、司马孚。后置太保,以郑冲为之,位在三司上。”[25]此外曹氏父子出于对文学的酷爱,还特意设置“太子文学”的特殊官职。《唐六典》记载:“魏置太子文学。魏武(曹操)为丞相,命司马宣王(司马懿)为文学掾,甚为世子(曹丕)所信,与吴质、朱铄(shuò)、陈群号为太子四友。自晋之后不置。”[26]1221年,蜀汉刘备称帝,立刘禅为太子,同时命诸葛亮履行太傅的教管职责。东吴孙权“征(诸葛)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27]。西晋初年,“以景帝(司马师)讳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28]。西晋末年,晋愍帝司马邺曾一度设立“六傅”,将三太、三少全部配齐。“(东晋)渡江之后,有太傅、少傅,不立师保”[29],南北朝各代均设置主管太子教育的职能机构。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廷教育制度,特点有五。
一是实行皇帝和太子释奠。所谓“释奠”,是古人在学校设置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的礼仪,大体有两大内容:一是出征前后的祭奠;二是学校举行的节令祭祀及开学典礼。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和太子每学完一门课程,都要释奠告慰先贤。《晋书》记载:“(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皇太子讲《孝经》通(皇太子司马衷学完《孝经》);咸宁三年(277年),讲《诗》通(司马衷学完《诗经》);太康三年(282年),讲《礼记》通(司马衷学完《礼记》)。(晋)惠帝元康三年(293年),皇太子讲《论语》通(皇太子司马炽学完《论语》)。(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年),皇太子讲《论语》通(皇太子司马绍学完《论语》)。太子并亲释奠,以太牢祠孔子,以颜回配(配享)。”[30]可见晋代的释奠已是宫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是强调孝悌。宫廷教育将《孝经》列为基础课程,是为加强皇族内部团结,保障封建统治秩序稳定。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曹昂、曹铄、曹冲、曹玹、曹矩、曹上、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12人死于曹操生前。曹丕篡汉称帝时尚有曹彰、曹植、曹熊、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峻、曹干、曹彪、曹徽、曹茂13人健在,其间虽有“相煎何太急”[31]的传闻,但毕竟未发生“兄弟阋(x[)于墙”的悲剧。据《三国志》所言,中山王曹衮“少好学,年十余岁能属文(写作文章)”[32]。221年,曹衮“进爵为公,官属皆贺,(曹)衮曰:‘夫生深宫之中,不知稼穑(sè)之艰难,多骄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每兄弟游娱,(曹)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诏察公举错(措),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称陈(曹)衮美。(曹)衮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33]235年,曹衮病危,临终告诫世子曹孚:“汝幼少,未闻义方(还不懂为人处世的道理),早为人君(很早就担任封国的君主),但知乐(只知道享乐),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必将因为骄傲奢侈犯下过失)。接大臣(接待大臣),务以礼(务必要遵照礼节)。虽非大臣(即或不是大臣),老者犹宜答拜(对老者也应当回拜)。事兄以敬(事奉兄长必须尊敬),恤弟以慈(对弟弟一定要体恤仁慈);兄弟有不良之行,当造膝谏之(应当靠近他坐下规劝)。谏之不从,流涕喻之(就应当流着眼泪讲道理);喻之不改,乃白其母。若犹不改,当以奏闻(就应当报告皇上),并辞国土(并请求削除封国)。与其守宠罹(lí)祸(与其依傍尊宠招致灾祸),不若贫贱全身也(不如身处贫贱而保全性命)。”[34]南齐高祖萧整临终也曾警告其子萧道成说:“宋氏若不骨肉相图(刘宋王朝如果没有骨肉相残的内斗),他族岂得乘其衰弊(别人也就不会趁机夺权),汝深戒之。”[35]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宫廷教育所强调的“孝悌”,其实也是出于巩固皇权的政治需要。
三是提倡务实。曹操虽出身豪门,但“雅性节俭,不好华丽”[36],其临终遗嘱也明确要求:“敛以时服(装敛时用平时穿的衣服),无藏金玉珍宝”[37],因此要求曹氏子弟追求真才实学,不图虚名。曹植是曹操的爱子,从小就聪慧好学,“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就能通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几十万字),善属文(擅长写文章)。太祖尝视其文(曹操曾经察看他的文章),谓(曹)植曰:‘汝倩人邪(这是你请别人写的吗)?’(曹)植跪曰:‘言出为论(我出口即成议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请你当面考我),奈何倩人(何须请人代笔)?’”[38]不久铜爵台落成,曹操将儿子们全部召来,要他们当场写出一篇《铜爵台赋》,“(曹)植援笔立成(一挥而就),可观(很有文采),太祖甚异之(曹操认为他确实才华出众)”[39]。加上曹植“性简易(举止随和),不治威仪(不讲究仪容风度)。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每次进见曹操总是要用有难度的问题考他),应声而对(曹植应声回答),特见宠爱(因此特别受曹操宠爱)”[40],“几为太子者数也(有好几次就差点被立为太子)”[41]。但曹植为人比较任性,作风不够务实,而且喝酒不加节制,经常与丁仪、丁廙(yì)、杨修等人唱和,又使曹操犹豫不决。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曹操)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曹)仁,呼有所敕戒(派人传唤曹植准备面授机宜)。(曹)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42]。(www.xing528.com)
四是注重以实践锻炼能力。南梁太子萧统是著名才子。501年,萧统出生于襄阳(湖北襄阳市),“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都能背诵)”[43]。515年1月31日,“高祖(萧衍)临轩(御驾光临),冠太子于太极殿(到太极殿为昭明太子举行冠礼)。”[44] “太子自加元服(太子举行成年冠礼之后),高祖便使省万机(梁高祖就让他去处理国家政务),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宫廷内外各部门来请示汇报工作者阻塞于他面前)。太子明于庶事(太子明察民间的事情),纤毫必晓(细小的事情也要亲自了解),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每当上报的情况有错误或不真实之处),皆即就辨析(他都要立即分析辨别,示其可否(明确表示可否),徐令改正(然后慢慢让人改正),未尝弹纠一人(从未处分过一个人)。平断法狱(他公平判决司法案件),多所全宥(yòu,大多报以宽恕的态度),天下皆称仁(天下人都赞颂他的仁爱)。”[45]
五是要求全面发展。曹操的次子曹彰,“少善射御,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46],战功尤为突出。曹操却经常批评说:“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勇,何足贵也!”[47]严格要求“课(曹)彰读《诗》《书》”[48],希望他发展成为文武全才。后赵太子石弘,“幼有孝行,以恭谦自守,受经于杜嘏(gǔ),诵律于续咸”[49],学业堪称优秀。他的父亲石勒却认为:“今世非承平,不可专以文业教也。”[50]“于是使刘征、任播授以兵书,王阳教之击刺。” [51]随即命太子“领中领军,寻署卫将军,使领开府辟召(让他征召人才设置办事机构),后镇(守)邺河北邯郸市临漳县)。”[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