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人格教育在《中国教育史话》中的重要成果

孔子的人格教育在《中国教育史话》中的重要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武士,曾多次勇立战功。于是叔梁纥66岁时又迎娶20岁的颜微在,生下孔子。[24]公元前535年,孔母颜微在病逝,16岁的孔子开始独立面对社会,于艰难困苦中坚持学习,逐渐成长为贯通“六艺”的青年才俊。孔子的一生,因官场不得志而热衷于办学授徒。孔子办学的目的,是要实现他崇尚“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他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贤人”,因此特别强调人格教育。

孔子的人格教育在《中国教育史话》中的重要成果

孔子名丘子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3月4日[22],享年72岁。孔子是宋国王族后裔,原姓子,从第6世祖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开始改姓孔。孔父嘉死于宋国内乱,其子木金父逃奔到鲁国,从此定居陬(zōu)邑(山东济宁市曲阜市南辛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武士,曾多次勇立战功。叔梁纥63岁时回到故乡担任陬邑大夫(镇长)。当时叔梁纥已经有9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名叫伯尼(孟皮),是个跛子,不能继承武士家业。于是叔梁纥66岁时又迎娶20岁的颜微在,生下孔子。由于古人认为男子64岁后结婚不符合礼仪,因此《史记》称:“(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23]所谓“野合”者,就是指叔梁纥的婚姻有违礼法。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颜微在带着孔子迁居到颜氏家族聚居的曲阜,母子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正如孔子所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24]公元前535年,孔母颜微在病逝,16岁的孔子开始独立面对社会,于艰难困苦中坚持学习,逐渐成长为贯通“六艺”的青年才俊。大约20岁左右,孔子曾两次担任公务员:一次是担任委吏(库房会计),另一次是担任乘田(牧场管理员)。孟子曾言:“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能做到账目没有差错)。’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能做到牛羊茁壮生长)。’”[25]

孔子讲学图

匡亚明先生曾言:“孔子在‘三十而立’的时候,由于学业德行的广博深厚,已渐为社会所承认。他既无从政(仕)的机会,乃开始收徒讲学。” [26]孔子曾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创立自己的事业),四十而不惑(学问不断加深已经没有疑惑),五十而知天命(穷理尽性之后懂得天命的始终),六十而耳顺(能够从别人言谈中分辨真假并判明是非),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所有的思念不会逾越规矩)。”[27]公元前515年,孔子拒绝权臣阳虎的拉拢,继续坚持办学,这就是《史记》所言:“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来自远方的人),莫不受业焉(都向孔子请教)。”[28]公元前502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山东济宁市汶上县)宰(长官),一年,四方皆则之(各地诸侯纷纷向孔子学习行政管理的方法),由中都宰为司空(升任主管工程建设的副长官),由司空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29]公元前500年,孔子随同鲁定公姬宋参与会晤齐景公吕杵臼,用道义慑服齐国,迫使齐景公“归所侵鲁(国)之郓(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汶阳(山东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龟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龟山北面)之田以谢过”[30]。公元前496年,55岁的孔子以大司寇代理宰相,“与闻国政三月(参与主持国政3个月),粥羔豚者弗饰贾(贩卖羊猪者不敢漫天要价),男女行者别于途(男女行人分道行走),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各地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再也不用向官员送礼求情),皆予之以归(都能得到宾至如归的照顾)。”[31]鲁国的变化引起齐国的忌惮,“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120匹),遗鲁君(送给鲁定公)”[32]。鲁国当权的季桓子“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33]“往观终日,怠于政事”[34],孔子最终被排挤出官场,开始周游列国。《史记》记载:孔子“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35]意思是:孔子周游列国很不顺利,先后在齐国受到排挤,在宋国和卫国被驱逐,在陈国和蔡国陷入困境,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只好回鲁国继续办学。

孔子的一生,因官场不得志而热衷于办学授徒。《史记》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作为教材),弟子盖(超过)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36]。孔子创办的私学设有学生宿舍,称为“内”,教室称为“堂”,招生的手续也很简单,只要“自行束修(送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37]。孔子办学的目的,是要实现他崇尚“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他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贤人”,因此特别强调人格教育。孔子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8]这个“己”字,就是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这个“人”字,就是指装扮自己,炫耀于人,这正是孔子立志要加以改造的不良社会现象。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9]就是强调人格的力量大于权势。(www.xing528.com)

[10]杨天宇《礼记译注》第700页。
[11]同上书第691页。

据学者研究,商周甲骨文金文都没有“仁”字。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仁”字始见诸史籍。《尚书》提到“仁”字仅有1次《,诗经》曾提到2次《,国语》提到24次《,左传》提到33次,但篇幅仅有2.1万余字的《论语》却反复提到109次,可见这个“仁,字确实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此有学者认为:“用仁概括孔子的思想体系,并以此来命名孔子的哲学,是合理的。”[40]教育学而言,孔子的“仁”就是人格道德,是教育所要培养的重要目标。

孔子培养人格道德的要求,其一是好学,即所谓“君子食无求饱(有德之人吃饭不要求饱足),居无求安(居住不要求舒适),敏于事而慎于言(工作勤奋而说话谨慎),就有道而正焉(虚心向有道者学习以匡正自己),可谓好学也已”[41];其二是不留恋安乐,即所谓“士而怀居(读书人如留恋安逸),不足以为士矣(就不配称读书人)”[42];其三是以天下为己任,即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有毅力),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3];其四是以道义为行动准则,即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没有规定必须怎样干),无莫也(也没有规定不能怎样干),义之与比(只要看准是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必须坚持)”[44];其五是坚持身体力行,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谨慎而迟钝,行动却勤劳而敏捷)”[45];其六是敢于舍生取义,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6]。孔子曾经明确阐述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信之(让朋友之间充满信任),少者怀之(让年轻人怀念仁义道德)。”[47]但是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对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深怀忧虑:“德之不修(不能修养品德),学之不讲(不能讲习学问),闻义不能徙(听到道义而不能亲身奔赴),不善不能改(有问题而又无法纠正),是吾忧也。”[48]由此可见,孔子的一生是坚持弘扬仁义道德的一生,尽管他知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但仍然不改初衷,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仍然孜孜不倦地修《诗》、《书》,定《礼》、《乐》,作《易传》,纂《春秋》。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孔子的人格,在平淡无奇中现出他的伟大,其不可及处在此,其可学处亦在此”[49]“孔子的人格,无论在何时何处,都可以做人类的模范。我们和他同国,做他后学,若不能受他这点精神的感化,真是自己辜负自己了”[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