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庠:学校雏形,中国教育史话

庠:学校雏形,中国教育史话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4]由此可见,舜帝时代的“庠”已经从最初的托儿所、幼儿园,发展成为具有不同教育层次的专门机构,堪称是学校的雏形。据专家研究,“庠”本是指饲养牛羊的棚屋,后兼作储粮的米廪。[47]可见“庠”作为氏族公社的公共教育场所,既是学校的雏形,也是最先享有“公堂”称谓之所。

庠:学校雏形,中国教育史话

据《尚书》所言,舜帝制订的“五刑”第2条,就是“扑作教刑”[41]孔颖达解释:“扑,槚(jiǎ)楚也”[42],就是用槚木制成的棍子,被列为当时专门惩罚学生的刑具,可见舜帝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活动已开始形成举世瞩目的社会事业。《礼记》记载:“有虞氏(舜帝)养国老(大夫以上退休者)于上庠(xiáng),养庶老(士以下退休者)于下庠。”[43]郑玄解释:“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44]由此可见,舜帝时代的“庠”已经从最初的托儿所幼儿园,发展成为具有不同教育层次的专门机构,堪称是学校的雏形。

据专家研究,“庠”本是指饲养牛羊的棚屋,后兼作储粮的米廪。看守者大多是老人,于是派生出奉养老人的功能,同时兼有照顾小孩的作用,由此逐渐演变成为实施儿童教育的场所。舜帝时代是原始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代,原始社会素有尊老爱幼传统,视为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正如《礼记》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45]诗经》记载:“九月肃霜(寒露结霜),十月涤场(打扫谷场)。朋酒斯飨(捧上两壶美酒),曰杀羔羊(宰杀一只羔羊),跻彼公堂(大家一起走进学堂),称彼兕(sì)觥(举起犀牛角杯),万寿无疆(祝老师万寿无疆)!”[46]陈奂先生考证:“公堂,学校也。”[47]可见“庠”作为氏族公社的公共教育场所,既是学校的雏形,也是最先享有“公堂”称谓之所。正如孙培青先生所言:“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它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8]

半坡遗址模型

【注释】

[1]黄万波《寻踪揭秘》(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2]陈秉才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7页。

[3]李守奎《尸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4]郭彧译注《周易》(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0页。

[5]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6]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0页。

[7]吴诗池《中国原始艺术》(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138页。

[8]李国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卷第34页。

[9]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卷第340页。

[10]李国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第39页。

[11]同上。

[1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页。

[13]同上书第299页。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15]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页)。

[16]王玉哲《中国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17]郑若葵《解字说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8]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0页。

[1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44页。

[20]许匡一《淮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0页。

[2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9页。

[22]司马迁史记》第49页。

[23]同上。(www.xing528.com)

[24]李学勤《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4页。

[25]同上书第1485页郑玄注。

[26]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56页。

[27]江灏《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

[28]同上书第32—33页。

[29]关贤柱《吕氏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页。

[30]同上。

[31]同上。

[32]同上。

[33]关贤柱《吕氏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页。

[34]同上书第155页。

[35]同上。

[36]同上。

[37]李国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第40页。

[38]《姜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39]同上书第52页。

[40]《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41]李学勤《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42]同上。

[43]李学勤《礼记正义》第425页。

[44]同上书第426页郑玄注。

[45]杨天宇《礼记译注》第265页。

[46]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7页。

[47]陈奂《诗毛氏传疏》(商务印书馆)第79页。

[48]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