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均之学:中国教育史话

成均之学:中国教育史话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尚书》记载,舜帝继位之后,曾任命22名官员分掌政务。其中有两名官员兼有教育职责,一是司徒契,二是典乐夔。董仲舒甚至认为成均就是“五帝之学”[36]。殷商甲骨文的“学”字,最初并没有表示教室的“冖”,表示学生的“子”,这表明校舍和学生都是商代之后所形成,此前的“成均之学”只是在公共广场上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表现形式就是倡导和谐的音乐。由此可见,原始氏族公社的“成均之学”,确实是在公共广场开展的教育活动。

成均之学:中国教育史话

据《尚书》记载,舜帝继位之后,曾任命22名官员分掌政务。其中有两名官员兼有教育职责,一是司徒契,二是典乐夔。司徒契是黄帝曾孙帝喾(kù)之子,即尧帝异母弟,也是后世商侯的先祖。舜帝对司徒契说:“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27]当时一般民众还没有姓,所谓“百姓不亲”,是指有身份的贵族不团结,所谓“五品不逊”,是指父母兄弟之间关系不够和顺,因此要求司徒契施行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准则的“五教”,特别强调要以宽和的方式施行教化。这是中国史籍将教育纳入政府官员职责的开端,也是倡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发端。典乐夔是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文教部长”。舜帝给典乐夔的任务是:“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28]意思就是要典乐夔用音乐教导贵族子弟,使之养成正直而温和的品格,宽大而谨慎的作风,刚毅而不粗暴的性情,简约而不傲慢的态度,以促成和谐相处的社会文明。舜帝倡导的这种以音乐传授文化,以音乐实施教化的模式,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影响很大。

中国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很深刻,认为“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29],将音乐视为天地和谐、阴阳调和的产物,也就是所谓“道”的产物。“道”就是自然规律,虽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30]只能“强为之谓之太一(姑且称之为太一)”[31]。但是人一旦明白“太一”的基本道理,就可以“知一则明”[32]“能以一听政者(能够按太一的规律施行政务),乐君臣(君臣关系就可以融洽),和远近(远近四方就可以和平相处),说黔首(民众就会乐于支持),合宗亲(宗族亲情就会和谐)。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尽享天年)。能以一治其国者,奸邪去,贤者至,成大化(教化兴盛)。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雨时,(成)为圣人”[33],“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 [34]由此可见,中国古人的社会生活中,乐教与礼教都具有特殊意义,是教育民众、推行道义的重要途径。

[3]李学勤《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3页。(www.xing528.com)

郑玄解释:“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成事已调之乐。”[35]就是说,西周已将音乐列为教育贵族子弟(国子)的必修课。董仲舒甚至认为成均就是“五帝之学”[36]。据专家研究,所谓“成均”,是古人开辟的广场,“这类广场在适于耕稼的农民部落地区较为普遍,在夏秋收获季节用于打场或堆积收获物,同时,也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某种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氏族首领教令的场所”[37]。殷商甲骨文的“学”字,最初并没有表示教室的“冖”,表示学生的“子”,这表明校舍和学生都是商代之后所形成,此前的“成均之学”只是在公共广场上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表现形式就是倡导和谐的音乐。1979年,陕西临潼发现的“姜寨文化遗址”,是一处6600年前古人聚居的村落,其“中心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广场”[38]“广场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左右”[39]。1978年,陕西宝鸡发现的“北首岭文化遗址”,是一处7000多年前古人聚居的村落,“村落的中心是一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0米左右的场地……这里当是公共活动场所”[40]。由此可见,原始氏族公社的“成均之学”,确实是在公共广场开展的教育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