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12],“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它们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13]这就是说,语言既是劳动的产物,同时也是与劳动一起推进社会的动力。可见人类语言发展史与人类劳动发展史一样,已经走过漫长的360万年历程,但是作为书面语言的文字,却只有不足1万年的历史。据恩格斯所言,人类历史“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14],可见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识。目前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字是陶文。所谓“陶文”,就是中国古人刻画在陶器上的信息符号。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认为:“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15]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曾把半坡陶器上的个别刻画符号与汉字作对比,认为这种陶文就是我国汉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简单文字”[16]。就目前考古发掘所知,已有30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陶文遗存,“其中,年代最早的陶文刻画符号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它们约属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17]。这个纪录比古埃及人6000年前的图画文字、古巴比伦人5 500年前的楔形文字更为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符号。
陶文“旦”字(www.xing528.com)
文字的萌生和日益广泛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据《帝王世纪》所记,黄帝统一中华各氏族部落之后,“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作文字,记其言动,策而藏之,名曰书契”[18]。据《说文解字》所言,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文”[19]。这就是说,仓颉已经将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的陶文融为一体,创立了象形文字,用于撰写史书,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文明时代。仓颉原姓侯冈名颉,是黄帝的史官,由于功勋卓著,被黄帝赐姓“倉(仓)”,意思就是功在君王之上的伟人。《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20]可见仓颉首创“鸟迹书”,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一件大事。正如孙培青先生所言:“文字的产生,文字教学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