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仑境内历史最悠久的碶闸,它位于柴桥街道穿山村。据民国《镇海县志》载:“宋庆历七年(1047)荆国王公宰鄞时凿山为之,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三丈。额设碶夫二名,民立荆公祠于碶左,岁祀之。今圯,人呼是碶为穿山老碶。在老碶之左,清乾隆卅一年(1766)里人刘怀瑸、怀瑛建穿山旱碶,阔七丈八尺。潦则泄之,使大水易于出;旱则捍之,使咸潮不得入。在旱碶旧址东山麓,因旱碶立址,涂泥不数十年倾壤过半,光绪六年(1880)里绅郑钫、曹惠锡、周锡祺、胡宗水等呈准郡守宋公拨给公款一千串为修碶经费,视旧址地卑土松,移址山麓凿岩立柱,改建二门,阔六丈一尺,高一丈一尺,自六年冬兴工,至七年(1881)秋告竣,公款不足,又募资捐以益之,碶成,名之曰新碶,郑钫为之记。”
穿山碶王荆公纪念碑
穿山碶(新中国成立后建)
穿山碶外移,现改为桥(www.xing528.com)
如今的穿山碶
新中国成立后,原碶两座共5孔,其阔12.7米,由于碶底太高,排水不灵,且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失去阻咸蓄淡效能。1953年改建穿山碶,拆除原有老碶,打平中间小山,新建7孔新碶一座,每孔净宽2.5米,碶底标高为1.23米(吴淞高程),设计流量每秒90立方米。2005年,“麦莎”“卡努”台风均重创北仑,第二代穿山碶显现出排涝上的不足。穿山一带的村子全部进水,有的地方水有齐腰深。花木地全部受淹,柴桥花农损失惨重。2008年,第三代穿山碶兴建,在第二代的位置上又向外移约450米,于2009年初竣工,由7孔增至10孔,每孔宽从2.5米扩大到4米,排涝能力提高到每秒280立方米,排涝泄洪能力大大提高。同时,芦江入海口一段也有拓宽。而穿山碶原址上则建起了今天的穿山碶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