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节庆资源开发:伦理反思与城市新驱动

中国传统节庆资源开发:伦理反思与城市新驱动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已经说到了,现在我们的传统节庆资源中,已经有427个节庆活动被纳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因此谈论主要的中国传统节庆资源开发,绕不开非遗伦理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案例,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传统文化的权利,逐渐生成了如今相对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常短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如果你实现了去语境化,把一样传统资源只作为一个符号本身,其实是对传统非常大的伤害。

中国传统节庆资源开发:伦理反思与城市新驱动

这一部分想谈一谈最后一个关键词:伦理观。伦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平时使用较多的语境是人伦,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我这里使用的伦理牵涉面更广,是关于关系、制度、做事规则等,尤其是运用到我们熟悉的另一个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问题。前面已经说到了,现在我们的传统节庆资源中,已经有427个节庆活动被纳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因此谈论主要的中国传统节庆资源开发,绕不开非遗伦理问题。

首先,什么是非遗?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的公约里的定义是:“被各个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在PPT上把“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进行了标黄处理。因为平时我们在说非遗的时候,我们很习惯用来指一样东西,或者某一种技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比如说年画、唐卡、瓷器或者雕塑,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放在最吸引我们的实物之上,就是我们由传统技艺所制作出来的产品。可实际上非遗保护的核心是社区、群体和个人,意思是非遗要以相关的这些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自我授权为特征,也就是说,到底某一个非遗项目是什么样的,不是专家说了算的,也不是官员能说了算的,它是由传承人和传承人群体和社区来决定的。

为什么非遗要跟伦理问题放在一起?首先是非遗概念本身,尽管如今我们都只说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其实非遗概念的提出就是跟伦理有关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一首流行歌曲,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火了很多年,而且这首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它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诞生。怎么回事呢?就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初,有一对有名的美国歌手,他们唱了一首歌叫《老鹰之歌》,这首歌非常火,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他们唱片的销量特别高,10年以后,这首歌流传到了南美,南美的玻利维亚人一听就激动了,他们说这不是我们的曲子吗?后来人们才知道,这首歌的曲子是没有什么改动的一首玻利维亚的民歌,这两位歌手自己填了词,把它变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但当时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条例,玻利维亚政府就写信给联合国,向联合国提出抗议,主张这首歌是玻利维亚人的文化资源。这件事情就在国际上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正是因为这样的案例,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传统文化的权利,逐渐生成了如今相对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这些个东西看上去很远,离我们其实也很近。比如中国著名的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诉讼和公案,都在提醒我们过去觉得很多民间无主的创作,实际上并不真的是无边界的公共产品,不是可以被随便侵占知识产权的。

所以我要把“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这些词标出来,就表示说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好像是匿名的,没有特别注明某一个人名字的一些作品、一些传统,它其实还是有群体的权益在里面的。所以当我们在挖掘这样的民族传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它背后的那一群人的利益有没有被伤害,我们如何能够在做事情之初就把这些风险给规避掉。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常短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以下简称《伦理原则》)。这个原则一共12条,每条只有一句话。整个《伦理原则》的内容都围绕着2005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以来,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具体保护实践当中曾经出现过的很多不同的问题,有一些刚才刘铁梁老师也谈到了。针对这些问题,教科文组织作为一个补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伦理原则,被广泛地认为构成直接或间接影响非遗的政府组织个人的优秀实践,为的是要确保它的存续力,让它能更好地活下去,确认它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这12条伦理原则很重要,它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操作指南》和各缔约国各自的立法框架的补充,帮助各地更好地保护非遗,并且确保其良性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传统的非遗项目进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之后,需要一些相关的伦理的准则和工具的基础。如一开始所说,我们已经有427项传统节庆被纳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当然也有很多在省级的名录、县市级的名录和区级相关的名录里面,甚至还有很多没有进入名录。但不管是否在名录里,都有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在《伦理原则》中被提出来。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过度商业化问题、去语境化的问题和舞台化与戏剧化的问题等。

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刚才刘老师和金老师都提到了,在这里不再赘述。(www.xing528.com)

去语境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前些年有一个著名的歌手,在拍摄新专辑宣传照时,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衣服上面印了一尊完整的佛像。虽然衣服本身很时尚很有意境,但看到照片的藏传佛教信仰者们立刻感觉到感情受到伤害,并且引起了巨大反弹。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去语境化的例子。每次说到非遗,经常会有人问,非遗到底保护的是什么?比如说绵竹年画,如果我用绵竹年画的传统技法来印一个变形金刚,或者用现代印刷术印了一个传统绵竹年画的图案,哪一种做法是可以接受的?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绵竹年画的确保护的是一种技法,但是它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是因为年画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文化的意义。首先是吉祥的主题,年画以表示吉祥如意、纳福驱邪为其最基本功能;年画的造型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所以全国各地的年画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很多相似的造型和审美特征。再比如国际上的股市大多都是绿色是涨红色是跌,但股市进入中国以后,我们都知道红色是涨绿色才是跌,这跟我们中国文化传统里面对色彩的认知是有关系的。所以文化语境就是这样,不能跟技法或图案单独剥离。如果你实现了去语境化,把一样传统资源只作为一个符号本身,其实是对传统非常大的伤害。

第三个问题是把一项民俗活动、一个民族节庆进行舞台化与戏剧化。尽管我们有时在进行开发和编排的时候,会觉得传统的呈现可能太过冗长或不够精彩,进行某种改编以后呈现效果会更好,但如果这种改编客观上变成了“去语境化”的过程,就像前面所讲会对传统造成破坏了。我们今天之所以说到伦理问题,就是说现在已经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接下来的开发的时候,我们在创立新的节庆项目的时候,就要注意怎么样来规避,怎么样来预防。

不过在遵循有关伦理原则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让传统进入商业社会并不完全是洪水猛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因为有了消费者的青睐得以获得新的生命力。很多传统节庆因为吸引到大量的游客使得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充满活力。现在很多关于传统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的伦理冲突其实有很多都是非遗界与开发者之间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主张非遗保护的人,可能会很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条款的规定,以限制思路为主;而开发者往往对非遗项目没有做过系统研究,不知道保护项目的核心和语境的边界在哪里。二者之间程度的把握,非常有赖于未来在具体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展开更多的沟通与合作。

所以我今天花了一些时间跟大家分享“中国民族节庆的创新文脉与伦理反思”话题,主要就是聊上述三件事。总而言之,我们的节庆作为我们非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不管在开发还是在运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伦理这根弦绷紧,我们的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不能因噎废食,为了不合理的短期利益破坏珍贵的文化资源。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