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金老师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一个词——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我们社会上现在也有一些讨论,说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们传统的节日还有这样的意义吗?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可能每一顿都吃得起饺子了,像月饼这样的东西我们现在不但不向往,可能还有点怕,有时候过节收到一盒月饼,有些女生还会发愁怎么处理。曾经节日最向往的东西现在变成了负担。刚才金老师讲,他们在十几年前提出过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概念,在当时只限于学术界讨论,现在不同了。我们现在面临着“媒介革命”,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电影电视以外,还有了手机,有了电脑和互联网,在这样的信息爆炸时代,在当下商业非常发达的时代,我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我们购物可能只需要知道一条信息,就是本店新到了什么东西就够了;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光是如此早就不够了,我们还需要广告,我们还需要一些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有设计感的东西”。我们现在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经常说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意。早些年求学的时候听金老师说过一句话,就是现在我们的诗歌都存在于房地产的广告里。这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提出的背景。后来在民俗学界有些人借用了这个说法,也在提,节日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节日化。大概意思就是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我们过去过节才吃得到、看得到的东西我们现在天天都能吃得到、看得到,过去等一年才能等到一个春节晚会,但现在随时打开电视都看得到综艺节目,都看腻了。过去稀缺的食物也吃腻了,我们非但不要那些特别丰盛的食物,反而可能需要节食。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节日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节日化”这个概念和之前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因为传统节日虽然可能已经随着我们社会的变化发生了变化,但是节日本身还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对立的概念,就好像说我们平谷办的香椿节、采摘节和杏节,仍然是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我们一年四季365天都吃得到、看得到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吃自己从树上摘的桃。这些节日包含的内容跟绝大部分的人,尤其是跟我们潜在的客户或者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有距离,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些新的节日,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对立起来。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说,节日它始终是一种非日常的概念,所以它的定义是不会变的。也因为它是非日常的,所以值得我们去挖掘,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它始终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我们在定义节日的时候,现在比较公认的分类方式,是把我们现在的节日分成四大类。第一大类就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比如说我们熟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其他时令的节日,比如二十四节气里面的冬至等。
第二类是大家更喜欢的会放假的国家法定纪念性节日,比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
第三类是源自西方的洋节,不是我们国家本来有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步引进的节日,现在也主要是应用在消费场所,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
再一类就是刚才金老师着重提到的新兴节日,比如说“光棍节”“双12”购物节,还有年轻人为了针对3月8号妇女节而对应提出的女神节这样的新兴节日。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各个地方政府组织的,比如说像平谷区举办的各种各样的采摘节这样的节日,还有像世界休闲大会这样的节庆,这些都属于新兴的节日和节庆。
因为节日太多,没有谁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个节日,但是有一些数字是比较可信或者引用比较多的,比如刚才金老师所说的可能有五六千个节日,其中新兴的可能就有3000多个。不过,有据可查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里面的民俗类节庆,大概有427项,不过,这也只是节日当中的一小部分。
文化部的民间文艺中心正在做一个非常宏大的项目,叫作中国节日志。他们也认为虽然不能穷举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但可以用一些方法记录其中有代表性的节日。他们目前就已经立项了318项,立项时会考虑到民族代表性,可能一个民族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即便如此这个数量也非常庞大了。汉族的情况大家都很熟悉,每个地方都有很多节日。我举一个少数民族的例子,比如藏族,我们也能想象到节日非常多,不过假设我们再举小一点的例子,就拿藏族新年来说。藏族的新年,我们都知道是藏历的1月1号。可是藏族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新年。比如说藏历的10月1号是贡布地区的新年,藏历的11月1号是阿里普兰地区的新年,藏历的12月1号是日喀则的农事新年,因为藏区各个农耕地区的农时不一样,农忙农闲的时间也不一样,根据这些就连新年时间也都不同,光举这个小例子就能细分出四五个节日来。我们更难想象说所有这样的传统节日加在一起会有多么热闹的景象。(www.xing528.com)
所以到底有多少传统的节日我们也不知道,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各个地方也都在做不同的统计,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汇总出一个权威数据来。在“中国节日志”已经立项的318个节日里,主要的分类方式是:
第一类是各类庙会。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庙会是节日的一个活动,但实际上庙会也是节日民俗的一部分,它有的时候甚至也是节日本身。庙会除了我们所熟悉的,比如地坛庙会以外,在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形态。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是书会。书会是什么意思?就是曲艺人、说唱艺人,不是现在Rap的说唱歌手,而是传统曲艺的说唱艺人,他们在一起聚会、在一起表演的日子,类似我们现在的音乐节,只不过是传统说唱艺人的音乐节。书会中最有名的是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第二个叫抬阁,形似我们国庆的花车游行,它是在一个请神的节日里,几个人在街上抬着一个迷你小舞台,舞台上面可能有2到3个传统曲艺或传统戏剧里的人物。他们会布置不同的场景,在同一个抬阁的仪式里面,可能会包含着很多的场景,被当地人抬着在街上走。抬阁也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第三个,游神。这个节日我们在福建、台湾或者潮汕地区的影视节目里时有得见,它也是请神的仪式,不过不像抬阁一样抬戏曲场景和人物,而是直接抬神像在街上游行,大家沿街膜拜。在西方宗教中也有类似的节日呈现。
第二类是岁时节日。岁时节日是中国各族各地区与自己的传统历法和农事相关联的,是与农业活动相关联的,比如说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就是非常重要的岁时节日的一个类别,只不过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直觉不同,不是按阴历,而是根据公历计时的。
第三类是民俗节日。民俗节日跟岁时节日有一定的重合,但是民俗节日与岁时节日相比,可能更注重的不是时间,而是内容。比如赛马会、那达慕,都是属于民俗节日的一部分。
第四类是行业性节日,行业性的节日可能不止下面这几个,但我们国家官方认定的行业性节日是这五种,包括中国农民丰收节、医师节、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从这个行业性的节日,我们其实更能够感觉到节日的非日常意义。这五个行业都是特别辛苦的,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对而言“循规蹈矩”,而行业性节日就是用设立节日的方式来纪念他们的努力付出,用这样的方式给大众一个特定时间来感谢或者是重视他们的付出。
第五类是人文始祖祭典。人文始祖,其实公认的就是我们的黄帝和炎帝,所以在各个地方的民俗里面,对于黄帝和炎帝的祭祀都形成了各自的传统,也非常有特色,在各地以影响当地为主,就形成了这样的节日。上述五类是“中国节日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分类,我觉得也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传统节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