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一年正月朔旦,皇帝御大明殿,百官朝贺。礼成,中书省奏请,若曰:“岳渎,岁遣清望官颁香致祭;南海,宜令大司农少卿王敬方,翰林修撰、朝请大夫安僧偕往。宝盒、香币、金旛,式如常仪。”越十五日,上供[2]香密祷,亲授使者,即日启行。渡河浮江,逾梅关[3]几万里,夙夜罔敢弗虔。三月七日,方抵南海广利灵孚王祠下。广东宪副甄囊嘉台、宪佥沙班、宪幕签[4]事必式温、宣阃幕僚丑厮实同其来。荐香奠币,祀事孔(修)[5]。
先是,使至必勒(名)[6]纪行,以为故实。洪惟圣天子以四海为家,子惠黎蒸[7],事神保民,必敬必诚。尚赖神之庇荫,密扶元化,以祐群生;雨旸时若,百谷用登,边衅屏息,瘴疠廓清;钟秀降神,笃生贤能;如申如甫,为国之桢。于以昭皇上至诚有感于神明,于以见神明祐国之有灵。俾一介之命,不负圣君之使令,又何敢拟前修、示后世,刻石而题名也欤?
是行也,大司农少卿、洛阳王敬方,字可矩;翰林修撰、朝请大夫、西夏唐兀氏[8]安僧云;
亚中大夫[9]、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副使[10]甄囊嘉台;朝列大夫、佥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知)[11]事沙班;从仕郎、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知事必式温。
(通事住僧,书吏彭翰,游从惪,奏差何弼,典史王璋。江西行中书省[12]宣使灭理沙,帅府经历丑厮,令史史超宗、刘伟、陈良贵。广州路照磨沈桢,祝官、广州路儒学正朱杞。番禺县主簿余奎,录事司典史吴俊立石。)[13]
校注
[2]供:原作“拱”,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改。
[3]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始于秦朝。在今广东韶关南雄县城约三十公里梅岭顶部,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可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广东四·保昌县·梅关》。
[4]幕签:原作“从”,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改。(www.xing528.com)
[5]修:原脱,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补。
[6]名:原脱,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补。
[7]黎蒸:原作“蒸黎”,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改。黎民、民众之意。
[8]唐兀氏:元代“色目人”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蒙古族姓。元至正时池州录事昂吉,本姓唐兀氏;《新元史》有唐兀歹,河南濮阳市郊柳屯乡原有此姓,明初赐改唐兀氏为杨。”
[9]亚中大夫:文散官名。元仁宗延祐年间改少中大夫置,元、明均为从三品初授之阶。明废。
[10]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副使:官名。掌监察百官。据《元史·百官二》,御史“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又置行御史台,监察诸道官吏之得失,下辖诸道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按察司曰肃政廉访司。元设海北广东道,隶江南行御史台。每道置廉访使、副使、佥事等官。
[11]知:原脱,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补。
[12]江西行中书省:即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元代于中央设中书省外,复设行中书省。《元史·百官七》:“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据《元史·地理志十四》,时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下辖路十八,广东诸处隶其下,如广州路、韶州路、惠州路等。路下辖县,如广州路下之南海、番禺、东莞等。
[13]通事住僧……典史吴俊立石:原脱,今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