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卫生学:关键环节的传染病防控

学校卫生学:关键环节的传染病防控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传染源的管理学校传染源的管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采取传染病隔离、验证复课等管理措施。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并适当作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途径,隔离主要有7种类型。该种隔离措施适用于肺结核、流脑、流感、麻疹、白喉、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该种隔离措施适用于甲肝、戊肝、伤寒、菌痢等消化道传染病。

学校卫生学:关键环节的传染病防控

(一)病原体的控制

主要措施是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预防性消毒。学校以下几个重点场所是病原体容易滋生的地方,要进行重点控制。

(1)食堂、餐厅。要合理布局,完善排烟、排水、三防、餐厨垃圾处置、洗手等设施与设备;应及时清理积水和餐厨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清扫时采用湿式作业;从业人员健康,不能带病工作。

(2)自备水源。主要是防止动物粪便、废水的污染。要建立保护设施,定期清理水源的周围环境,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特别是暴雨洪水以后要对水质进行感官、性状、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采取水塔、蓄水池进行二次供水的,要定期清洗。

(3)教室。主要是加强采光和通风,自然通风不足的要加装排气扇。必要时可加装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4)学生宿舍。要加强采光、通风,盥洗间和厕所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宿舍应有防蚊、蝇、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学生被褥经常日晒,勤洗鞋袜、内衣内裤。

(5)厕所。保持厕所地面、蹲位(厕坑)及小便池内清洁,厕所内或前室设置洗手设施,旱厕应远离水源和食堂25 m以上,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高温堆肥、密闭缺氧发酵、脱水干燥、化学消毒、沼气池、三格化粪池等)。

(6)排水。校园要保证排水顺畅,不积水,平时要注意疏通排水沟,以减少蚊蝇、致病菌等的滋生。

(7)垃圾处置。垃圾场是病原微生物和虫媒滋生的重要场所,垃圾场的设立应远离教室、宿舍等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垃圾应及时清除,减少堆积。

(二)传染源的管理

学校传染源的管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采取传染病隔离、验证复课等管理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进行分类管理。

甲类包括鼠疫霍乱。该类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地区要求发现后2 h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地区不超过6 h。其传染源必须强制隔离、治疗。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该类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地区要求发现后6 h内上报,农村地区不超过12 h。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该类为监测管理的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 h内上报。

同时该法规定,在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并适当作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对病原携带者,应尽可能在人群中检出,并对其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

对动物传染源,如果是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处理,如果没有经济价值则设法杀灭。

(三)切断传播途径

对于各种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

1.隔离

隔离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暂时与其他人群隔离开来,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所采取的医疗措施。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波及范围等情况,可设立隔离房间、隔离带、隔离区,严重传染病可由政府划设疫区。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多为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采取何种隔离措施,原则上由疾控部门决定;而在多数的情况下,是进行居家隔离,学校校医应按不同传染病的隔离要求对进行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进行监督、指导。

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途径,隔离主要有7种类型。

(1)严格隔离: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甲类和部分乙类传染病要进行严格隔离,如霍乱、鼠疫、狂犬病等。采取的措施是单人单间病房,关闭门窗,单向正压通气,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敷料进行严格消毒,空气、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禁止陪伴和探视。

(2)呼吸道隔离:同类疾病的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病人口鼻、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空气、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利用紫外线消毒,进入室内的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该种隔离措施适用于肺结核、流脑、流感、麻疹、白喉、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

(3)消化道隔离:同类疾病的病人可同住一室,患者粪便严格消毒,患者便器、用具、餐具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地面喷洒消毒液消毒,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换鞋,手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室内防杀苍蝇、蟑螂。该种隔离措施适用于甲肝、戊肝、伤寒、菌痢等消化道传染病。还应特别加强床边隔离。

(4)接触隔离:病原体经体表或感染部位排出,他人直接或间接与病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而引起传染。同类疾病的病人可同居一室,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口罩;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敷料等严格消毒。该种隔离措施适用于狂犬病、破伤风、梅毒、淋病和皮肤的真菌感染等接触性传染病。

(5)昆虫隔离:此乃针对以昆虫作为中间媒介传播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式。要求防蚊、虱、跳蚤、蜱虫、恙螨等的叮咬,适用于疟疾、乙脑、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丝虫病等。隔离的方法主要是病室内有完善的纱窗、纱门等防蚊设施,以预防叮咬及杀灭这些昆虫。(www.xing528.com)

(6)血液-体液隔离:此主要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已受到感染的血及体液而发生的传染病,如乙肝丙肝、钩虫病,在同一个病房中只住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

(7)保护性隔离:对抵抗力特别低下的易感者,如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严重烧伤的患者和早产婴儿等,在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尤其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感染。

2.消毒

消毒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一系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清除外环境中的病原体,来阻止其向外界传播。发生传染病时,为杀灭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应进行随时消毒;如果患者病愈、死亡或者离开,要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最后一次的彻底消毒。

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1)物理消毒。

物理消毒主要是热力消毒和辐射消毒。

热力消毒法:通过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发生变性或凝固,使其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煮沸消毒:在水中煮沸100℃,10 min左右即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芽孢。对乙肝病毒污染的物品消毒,煮沸时间应该延长至15~20 min。

②高压蒸汽灭菌:效果可靠,既可杀灭细菌,又可杀灭芽孢,时间15~20 min。

③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即先抽真空,再注入高压蒸汽灭菌。

火烧消毒:可用95%的乙醇火烧灭菌。

⑤巴氏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菌与蒸汽消毒,温度65~75℃,时间10~15 min,能杀灭细菌。

⑥辐射消毒法: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微波、γ射线和β射线。

(2)化学消毒。

使用化学消毒药物,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而致其死亡。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以下几类:

①含氯制剂:常用的有含氯石灰(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含氯制剂的优点:产生的次氯酸杀菌作用强、杀菌谱广、作用快、余氯毒性低且价廉。适用于餐具、水等的消毒。

氧化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高锰酸钾等,主要靠其强大的氧化能力灭菌。杀菌谱广、速效,但腐蚀性强且有刺激性。

③醛类:主要有甲醛戊二醛等,医院使用较多。

④碘类:常用的有2%的碘酊和0.5%的碘伏,广谱、快速杀菌。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灭菌增效剂经独特工艺络合而成的一种高效、广谱、无毒、稳定性好的新型消毒剂。该产品除有杀菌作用外,还对伤口有消炎、止血、加快黏膜再生的功能,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易脱碘。碘伏适用于注射部位的清洗,皮肤烧伤、烫伤、划伤等伤口的清洗消毒。

⑤醇类:75%的乙醇。

⑥其他:如苯酚、氯己定等。

(四)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特异性保护和非特异性保护两个方面。非特异性保护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制订合理科学的作息时间等,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学校可加强营养配餐、增加室外活动时间、减少课业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达到提高学生非特异性保护能力的目的。

在传染病的防控中,常起关键作用的,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接种疫苗之后,可使机体对相应的病毒、衣原体、细菌和螺旋体等感染具有特异性主动免疫能力;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后,可使机体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能力。人类由于普遍接种牛痘疫苗,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曾对人类危害很大的天花。由于我国在儿童中坚持实行计划免疫,全国推广服食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我国已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免疫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起着关键性作用。

幼儿园的幼儿和小学学生,其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对许多传染病还没有产生免疫力,而且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群聚,因此,学生群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较高,为重点保护人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