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特点:自然界分布广泛,品种繁多,既可感染动物,也可感染人类,极易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绝大部分沙门氏菌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沙门氏菌不耐高温,100℃数分钟即被杀死。食品被污染后无感官性状变化,故对贮存较久的肉类,即使没有腐败变质,也应彻底加热灭菌,以防引起食物中毒。
2.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较高,一般为40%~60%。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的很少。全年皆可发病,但季节性较强,夏秋季多见。发病点多面广,爆发与散发并存。青壮年多发。
3.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家畜、家禽中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牛奶中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奶牛牛奶和挤出后受到污染。蛋类及其制品感染和污染沙门菌的机会较多,尤其是鸭、鹅等水禽类,其带菌率一般在30%~40%;除感染家禽的卵巢及卵黄外,禽蛋经泄殖腔排出时,蛋壳的表面在肛门腔里被粪便中的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可通过蛋壳的气孔侵入蛋内。
4.中毒表现:潜伏期短,一般为4~48 h,长者可达72 h。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其临床表现有多种,可分为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等,主要为胃肠炎症状,腹泻一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其常有类感冒前驱(早期)症状,病程3~5 d;愈后较好。
5.预防措施: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加强检疫,加强卫生管理,特别要防止肉类熟食品被带菌者、带菌容器及生食物污染。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影响沙门氏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储存温度和时间,低温储存是控制沙门菌繁殖的重要措施,食堂应配置冷藏设备;生熟食品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此外,加工好的熟肉制品应尽快食用,或低温保存,并尽可能缩短储存时间。彻底加热以杀灭沙门氏菌,加热杀灭病原菌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但必须达到有效的温度;经高温处理后即刻食用的肉块,质量不应超过1 kg,并持续煮沸2.5~3.0 h,或使肉块的深部温度至少达到80℃,并持续12 min,使肉中心部位变为灰色而无血水,以便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并灭活毒素;加工后的熟肉制品长时间放置后应再次加热后才能食用。禽蛋类需要将整个蛋洗净后,带壳煮或蒸,沸水蒸者8~10 min。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病原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菌种,其中A型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常见,毒力最强。50%以上的菌株可产生肠毒素,肠毒素为一种蛋白质类毒素,在100℃下可耐受30分钟,并能抵抗胃肠道中蛋白酶水解,因此要完全破坏食物中的肠毒素需要在100℃加热2 h。肠毒素毒性强,1μg/kg含量即可引起食物中毒。自然界分布广,健康人咽部带菌率可在40%~70%,适宜温度为30~37℃,较耐热,兼性厌氧,耐盐,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为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
2.流行病学特点
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多见。引起中毒的食物很多,主要是营养丰富且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如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其次为熟肉类,鱼、蛋较少。近年来,有熟鸡、鸭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道。
3.食品被污染的原因
一是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人和动物的鼻腔、咽、消化道的带菌率均较高。上呼吸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鼻腔的带菌率为83.3%,健康人带菌率也达20%~30%。人和动物的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如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时,乳汁中就可能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畜、禽有局部化脓性感染时,感染部位可对其他部位造成污染;带菌从业人员常对各种食物造成污染。二是肠毒素的污染。肠毒素的产生与温度、食品受到污染的程度、食品的种类及性状有密切的关系。食品被葡萄球菌污染后,如果没有形成肠毒素的合适条件,如在较高的温度下保存较长时间,就不会引起中毒。一般来说,在37℃以下,温度越高,产生肠毒素需要的时间越短,在20~37℃时,经4~8 h即可产生毒素,而在5~6℃,需经18 d方可产生毒素。食物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葡萄球菌的繁殖越快,越容易形成毒素。此外,含蛋白质丰富,含水分较多又含有一定量淀粉的食物,如奶油糕点、冰激凌、冰棒等及含油脂较多的食物,如油煎荷包蛋,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更易产生毒素。
4.临床表现
发病急骤,潜伏期短,一般为2~5 h,极少超过6 h。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疼痛、腹泻等,以呕吐最为显著。呕吐物常含胆汁,或含血及黏液,剧烈吐泻可导致虚脱、肌痉挛及严重失水。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病程较短,一般在数小时至1~2 d内迅速恢复,很少死亡。发病率为30%左右。儿童对肠毒素比成人更为敏感,故其发病率较成人高,病情也比成人重。
5.预防措施
一是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①避免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要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进行健康检查,有手指化脓、化脓性咽炎、口腔疾病应暂时调换工作。②避免葡萄球菌对畜产品的污染:应经常对奶牛进行兽医卫生检查,对患有乳腺炎、皮肤化脓性感染的奶牛应及时治疗。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时,其乳不能食用。在挤乳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卫生要求操作,避免污染。健康奶牛的乳在挤出后,除应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外,还应该迅速冷却至10℃以下,防止该菌在较高的温度下繁殖和产生毒素。此外,乳制品应该以消毒乳为原料。二是防止肠毒素的形成。食物应冷藏,或置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的时间不应超过6 h,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用前还应彻底加热。
(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特点
嗜盐,在无盐的条件下不能生长。兼性厌氧,有鞭毛。不耐热和酸,90℃加热1 min或用含1%醋酸的食醋处理5 min,均可将其杀灭。可产生肠毒素和溶血毒素,产生的溶血毒素耐热。
2.流行病学特点
沿海地区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区。近年来,随着海产品大量流向内地,内地也时有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此病高发季节为7~9月,发病率为10%~30%。中毒食品主要为海产品,其中以墨鱼、带鱼、黄花鱼、虾、蟹、贝、海蜇最为多见,如墨鱼的带菌率达93%;其次为盐渍食品,如咸菜、腌渍的肉禽类食品。
3.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来源
一是直接污染。海水及沉淀物中含有副溶血性弧菌,沿海地区的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人员及渔民副溶血性弧菌的带菌率为11.7%左右,有肠道病史者带菌率可达31.6%~88.8%。二是间接污染。沿海地区炊具副溶血性弧菌的带菌率为61.0%。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食用前加热不彻底或生吃可感染此菌;热制品受到带菌者、带菌的生食品、容器及工具等污染,也可导致感染。
4.中毒症状
潜伏期为2~40 h,多为14~20 h。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尤其是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继之恶心、呕吐、腹泻,体温一般为37.7~39.6℃。发病5~6 h后腹痛加剧,以脐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粪便多为水样、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重症病人可出现脱水、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病程3~4 d,预后良好。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5.预防措施
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基本相同,也要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尤为重要。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食品及各种熟食品应低温贮藏。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应煮透。凉拌食物清洗干净后在食醋中浸泡10 min或在100℃沸水中漂烫数分钟即可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此外,盛装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并注意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四)含氰苷类食物中毒
含氰苷类食物中毒是指因使用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木薯等含氰苷类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1.有毒成分的来源
含氰苷类食物的有毒成分为氰苷,其中苦杏仁含量最高,平均为3%,而甜杏仁则平均为0.1%,其他果仁平均为0.4%~0.9%,木薯中亦含有氰苷。当果仁在口腔中咀嚼和在胃肠内进行消化时,氰苷被果仁所含水解酶水解释放出氰酸,并迅速被黏膜吸收入血引起中毒。
2.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氢氰酸中的氰离子可与细胞氧化酶中的铁离子结合,使呼吸酶失去活性,氧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导致组织缺氧陷于窒息状态。另外氢氰酸可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苦杏仁氰苷为剧毒物,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4~1.0mg/kg体重,相当于1~3粒苦杏仁中的含量。苦杏仁中毒的潜伏期短者0.5 h,长者12 h,一般1.0~2.0 h。木薯中毒的潜伏期短者2.0 h,长者12 h,一般为6.0~9.0 h。苦杏仁中毒时,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此外,还可以引起多发性神经炎。木薯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苦杏仁相似。
3.流行病学特点
苦杏仁中毒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儿童中毒多见,常因儿童不知道苦杏仁的毒性误食后引起;还有因为吃了加工不彻底未完全消除毒素的凉拌杏仁引起的中毒。
4.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居民,尤其是儿童、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勿食苦杏仁等果仁,包括干炒果仁。采取去毒措施,加水煮沸可使氢氰酸挥发,可将苦杏仁制作成杏仁茶、杏仁豆腐等。木薯所含氰苷90%存在于皮内,因此食用时通过去皮、蒸熟等方法可使氢氰酸挥发掉。
(五)毒蕈中毒
蕈类通常称为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我国有300多种可食用蕈,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致人死亡的有10多种。毒蕈与可食用蕈不易区别,常因误食而中毒。
1.有毒成分的来源
不同毒蕈含不同毒素,有些毒蕈同时含多种毒素。一是胃肠毒素,含有这种毒素的毒蕈很多,毒性成分可能为类树脂物质、苯酚、类甲酚、胍啶或蘑菇酸等。二是神经毒素、精神毒素,存在于毒蝇伞、豹斑毒伞、角鳞灰伞、臭黄菇及某些牛肝菌等毒蘑菇中。三是溶血毒素,鹿花蕈含有马鞍蕈酸,属甲基联胺化合物,有强烈的溶血作用。四是肝肾毒素,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有毒肽类、毒伞肽类、鳞柄白毒肽类、非环状肽等。此类毒素为剧毒,危险性大,死亡率高。五是类光过敏毒素,在胶陀螺(又称猪嘴蘑)中含有光过敏毒素。
2.流行病学特点
毒蕈中毒在云南、广西、四川三省区发生的起数较多,毒蕈中毒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在雨后,气温开始上升,毒蕈迅速生长,有些人常由于不认识毒蕈而采摘食用,引起中毒。
3.中毒症状
一般分为五类。一是胃肠型,主要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一般潜伏期较短,多为0.5~6 h,病人有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等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体温不高。经过适当处理可迅速恢复,一般病程2~3 d,很少死亡。二是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1~6 h,临床症状除有轻度的胃肠反应外,主要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流涎、流泪、大量出汗、瞳孔缩小、脉缓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精神兴奋或抑制、精神错乱、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误食有毒的牛肝菌者,除胃肠炎症状外,多有幻觉(小人国幻视症)、谵妄等,部分病例有迫害妄想症,类似精神分裂症。三是溶血型,中毒潜伏期多为6~12 h,红细胞大量被破坏,引起急性溶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病3~4 d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程一般2~6 d,病死率低。四是肝肾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严重,可损害人体的肝、肾、心脏和神经系统,其中对肝脏损害最大,可导致中毒性肝炎。病情凶险而复杂,病死率非常高。五是类光过敏型,误食后可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在身体暴露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另外还有指尖疼痛,指甲根部出血等。
4.预防措施
预防毒蕈中毒最根本的方法是不要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食用。毒蕈与可食用蕈很难鉴别,民间百姓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如在阴暗肮脏处生长的、颜色鲜艳的、形状怪异的、分泌物浓稠易变色的、有辛辣酸涩等怪异气味的蕈类一般为毒蕈,但以上经验不够完善,往往不可靠。
(六)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用了某些不新鲜的鱼类(含有较多的组胺),同时也与个人过敏性体质有关,组胺中毒属于一种过敏性食物中毒。
1.有毒成分的来源
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鲣鱼、鲹鱼、鲐鲅鱼、竹夹鱼、金枪鱼等鱼体中含有较多的组胺酸。生活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或摩氏摩根菌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基形成大量的组胺。一般认为当鱼体中组胺含量超过200mg/100g时即可引起中毒。
2.中毒机制(www.xing528.com)
组胺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循环系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病人血压降低。
3.中毒表现
发病快、症状轻、恢复迅速,预后一般较好。潜伏期一般为30 min~1 h,最短可为5 min,最长可达4 h。病人在食鱼后10 min至2 h内,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热感,全身不适,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过快、胸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有时出现荨麻疹,咽喉有烧灼感,个别可出现哮喘,一般体温正常,大多1~2 d内可恢复健康。
4.流行病学特点
组胺中毒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多发生在夏秋季,在温度15~37℃、有氧、弱酸性(p H6.0~6.2)和渗透压不高(盐分含量3%~5%)的条件下,组氨酸易于分解形成组胺进而引起中毒。
5.预防措施
防止鱼类腐败变质,禁止出售腐败变质的鱼类。鱼类须在冷冻条件下贮藏和运输,防止组胺产生。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家庭在烹调前应采取去毒措施。首先彻底刷洗鱼体,去除鱼头、内脏和血块,然后将鱼体切成两半后以冷水浸泡;在烹调时加入少许醋或雪里蕻或红果等,可使鱼中组胺下降65%以上。制定鱼类食品中组胺最大允许含量标准,我国标准中规定鲐鱼低于100mg/100g,其他含组胺的鱼类低于30mg/100g。
(七)亚硝酸盐中毒
1.理化特性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分别为白色和淡黄色结晶,呈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
2.毒性
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其生物半衰期为24 h,摄入0.3~0.5g就可以中毒,1~3g可致人死亡。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使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使正常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另外亚硝酸盐对周围血管有麻痹作用。
3.引起中毒的原因
一是意外事故中毒。亚硝酸盐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容易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而引起中毒。二是食品添加剂滥用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不但使肉类具有鲜艳的色泽和独特风味,而且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所以在肉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量的食品可引起食物中毒。三是食用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而引起中毒。例如蔬菜贮存过久、腐烂、煮熟后放置过久及刚腌制不久的蔬菜可能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一般腌后20 d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四是饮用含硝酸盐较多的井水中毒。个别地区的井水含硝酸盐较多(一般为苦井水),用这种水煮饭,如存放过久,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4.流行病学特点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全年均有发生。多数由于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引起食物中毒,也有食用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农村或集体食堂。
5.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潜伏期一般为1~3 h,短者10 min,食用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引起的中毒潜伏期可长达20 h。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青紫等组织缺氧表现,也称为“肠源性青紫症”。病人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胸闷、心率快、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6.预防措施
加强对集体食堂的管理,将亚硝酸盐和食盐分开贮存,避免误食。学校食堂禁止采购、储存、使用亚硝酸盐。肉类食品企业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添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肉制品中硝酸盐不得超过0.15g/kg,最终残留量不得超过20mg/kg。保持蔬菜的新鲜,勿食存放过久或变质的蔬菜;剩余的熟蔬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过久;腌菜时所加盐的含量应达到12%以上,至少需腌制15 d以上再食用。尽量不用苦井水煮饭,不得不用时,应避免用长时间保温后的水来煮饭菜。
1.理化特性
有机磷农药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失去毒性,故绝大多数有机磷农药与碱性物质,如肥皂、碱水、苏打水接触时可被分解破坏,但敌百虫例外,其遇碱可生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
2.毒性及中毒机制
有机磷农药有100多种,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可分三类:①高毒类,如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②中等毒类,如敌敌畏、甲基1059、异丙磷;③低毒类,如敌百虫、乐果、杀螟松、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失去催化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结果使大量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导致以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胆碱能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从而出现中毒症状。
3.引起中毒的原因
误食农药拌过的种子或误把有机磷农药当作酱油或食用油而食用,或把盛装过农药的容器再盛装油、酒以及其他食物引起中毒。喷洒农药不久的瓜果、蔬菜,未经安全间隔期即采摘食用,可造成中毒。误食被农药毒杀的家禽家畜也可造成中毒。
4.流行病学特点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生产使用最多的一类农药。目前我国食物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相当普遍和严重。南方比北方严重,污染的食物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尤其是叶菜类。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夏秋季节害虫繁殖快,农药使用量大,污染严重。
5.中毒症状
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在2 h以内,误服农药纯品者可立即发病。根据中毒症状的轻重可将急性中毒分为三度。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多汗、流涎、胸闷无力、视力模糊等,瞳孔可能缩小;全血中胆碱酯酶活力在50%~7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肌束震颤、轻度呼吸困难、瞳孔明显缩小、血压升高、意识轻度障碍,全血中胆碱酯酶活力在30%~50%。重度中毒表现为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呼吸极度困难,出现青紫、肺水肿、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大小便失禁等,少数病人出现脑水肿。全血中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30%以下。上述症状中以瞳孔缩小、肌束震颤、血压升高、肺水肿、多汗为主要特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有机磷农药,如马拉硫磷、敌百虫、对硫磷等有迟发性神经毒性,即在急性中毒后的第2~3周产生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软弱无力、运动失调及神经麻痹等。
6.预防措施
①有机磷农药必须由专人保管,必须有固定的专用贮存场所,其周围不得存放食品。②喷药及拌种用的容器应专用,配药及拌种的操作地点应远离畜圈、饮水源和瓜菜地,以防污染。③喷洒农药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并在上风向喷洒,喷药后须用肥皂洗净手、脸,方可吸烟、饮水和进食。④喷洒农药及收获瓜、果、蔬菜时,必须遵守安全间隔期。⑤禁止食用因有机磷农药致死的各种畜禽。⑥蔬菜水果烹饪食用前应进行清洗、浸泡。
(九)其他
1.四季豆中毒
中毒物质为皂素、植物血凝素。中毒表现为刺激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四肢麻木,潜伏期2~4 h。预防措施主要是将四季豆烧熟煮透;加工量较大时,先煮熟,再烹炒。
2.发芽土豆中毒
中毒物质为龙葵素。中毒表现为咽喉瘙痒、有烧灼感,出现胃肠炎,重者有溶血性黄疸;潜伏期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预防措施为削皮去芽及彻底挖去芽眼,烹炒时可加适量的食醋。
3.生豆浆中毒
中毒物质为胰蛋白酶抑制物、皂素。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重症可脱水;潜伏期30 min至1 h。预防措施为煮沸后,去泡沫,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 min左右。
复习与提纲
1.食品安全措施为什么要全社会来共同实施?
2.谈谈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为什么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集中在食物中毒这一个方面?
4.学校食堂防投毒,应采取哪些措施?
5.某校五年级学生午餐后约3 h陆续有35人报告出现腹泻、呕吐、腹部不适、低热等症状,学校应采取怎样的处置措施?
6.学校食堂预防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哪些环节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李林静.学校卫生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
4.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