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分重视游泳运动,提倡从幼儿起开始锻炼。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游泳运动。为了达到游泳的目的,确保安全,学校在上游泳课或组织锻炼运动时,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游泳前必须检查身体
游泳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以及患有各种传染病者,都不宜游泳。此外,患有严重沙眼、传染性眼结膜炎者和月经期的女生都不宜参加游泳。
(二)游泳场所的选择
在江河内游泳,必须选择江河上游地带比较清洁的水源处。污染严重,特别是钩端螺旋体病和血吸虫流行地区更要注意选择,并要注意水深和流速,做好标记。初学者,不要到深水和急流处游泳,即使已会游泳者,也不应到急流有漩涡处去游泳,同时应避免接近正在航行的船只,以防意外。
(三)游泳时间的选择
在饱食后及饥饿时均不宜游泳。游泳的时间,必须根据不同体力情况加以控制,一般每次不超过2 h,以免过度疲劳和出现抽筋现象。
(四)下水前后的活动要求
下水前,要做些准备活动,一般可以做广播操或跑步、跳跃等活动或做游泳体操。除身体活动外,下水时,可先以水擦面部、背部、胸部和大腿,使身体适应冷水刺激后,再进入水中游泳。
入水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反应。刚下水时,身体突然遇到冷水刺激,体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因而皮肤变得苍白或起鸡皮疙瘩,感觉寒冷。这是入水后的正常生理反应,叫作“初期反应”。以后,身体各器官活动的物质代谢加强,体表血管扩张,热量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感到温暖。这些变化叫作“二期反应”,是身体适应寒冷刺激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出现得越迅速,持续时间越长,表明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这是在水中活动的最佳时间。有人在二期反应后又重新感到寒冷,皮肤苍白起鸡皮疙瘩,嘴唇青紫,甚至全身寒战,这表明身体已不能适应水中环境,这叫作“三期反应”。如有三期反应出现,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上的水,用力摩擦皮肤使之发红。也可以做体操、跑步,还可以喝些热饮料,使身体暖和起来。(www.xing528.com)
在练习游泳时,下水后身体不要停留不动。
游泳完毕后要有整理活动。上岸后,如有淋浴设备,应将身体冲洗干净,用清水洗眼和耳四周,漱口。冲洗后将身体擦干,做柔软体操或其他轻微活动、散步、小跑,放松全身肌肉。游泳后可有轻微按摩。
游泳后为预防眼耳疾病,应将耳部水排空或用药棉吸干,鼻内水要擤出擦干;可滴氯霉素眼药水。
(五)游泳时抽筋的处理
游泳时发生抽筋(肌肉痉挛),往往可能造成溺水事故,必须预防并及时妥善处理。
引起抽筋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精神紧张,加之突然受到寒冷刺激。二是由于游泳时间太长,体力消耗太大,引起过度疲劳,用力过猛可能发生抽筋。
在水中发生抽筋时,首先要保持镇静,一面自己解救,一面呼人来救。发生抽筋后,一般不再继续游泳,立即上岸,擦干身体,按摩抽筋部位的肌肉,注意保暖。
解脱抽筋的方法,有牵引、按摩等法。
中小学校,应提倡集体游泳,要有教师和辅导员带队,下水前和游泳结束后要点名,清点人数。严格遵守纪律,掌握游泳的时间。平时要加强安全卫生教育,特别在夏季炎热天气,要防止学生单独到江湖塘堰游泳,以确保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