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教育制度改革-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min搞定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终结★★★10min搞定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是一次忽略中国国情的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原本是让大学区制保障教育的独立性,但事实证明,大学区的教育反而易于卷入政治漩涡。

教育制度改革-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15min搞定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终结★★★

10min搞定(11年、15年311选)

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主要内容

①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制。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

②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1所,大学设校长1人,负责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大学区下设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大学区制率先在江苏、浙江、河北三省试行,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全国。

(2)评价

①原本意图:大学区制是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的体现,其目的是要促进教育与学术的结合,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学术化,摆脱腐败官僚的支配,实现教育决策及其实施的民主化。

②显示结果:在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形势下,在经济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在试行一年以后不了了之。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是一次忽略中国国情的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

(3)无法实施的原因

①理想过高,期望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而使学术机关官僚化,效率低下。原本是让大学区制保障教育的独立性,但事实证明,大学区的教育反而易于卷入政治漩涡。

②忽视了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如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导致中小学居于附庸地位,而遭中小学界激烈反对。(www.xing528.com)

2.“戊辰学制”的颁布★

5min搞定(13、18年311选)

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会议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戊辰学制”。

(1)“戊辰学制”分组织和系统两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七项原则:①根据本国国情;②适应民生需要;③增高教育效率;④提高学科标准;⑤谋个性之发展;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留地方伸缩之可能。

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基本框架较1922年“新学制”没有太大的变化。

(2)突出特点

①使占人口80% 以上的不识字儿童和成年人受到一定教育,较为重视义务教育和成人补习教育。

②为提高民族文化程度,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定为整理、充实,求质量的提高,不求数量的增加。

③适应20世纪30年代经济的增长,政府的教育决策明显倾向于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

凯程提示:截至目前,我们已将学制学习完毕(共五个学制),现在需要各位考生回忆每个学制的名字和内容,并将学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归纳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