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min搞定(11年、12年311选;19年311分析)
1.洋务学堂的兴办★★★
10min搞定
19世纪60—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以兴办近代工矿业为中心,兼及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大规模运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教育变革措施,被称为“洋务教育”。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文”与“西艺”为主。洋务学堂的开办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开始的。
(1)洋务学堂的类型。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有30所,主要类型包括:
①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新疆俄文馆等。
②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实学馆及广东水陆师学堂等。
③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
(2)洋务学堂的新特点
①培养目标:造就各项洋务运动事业需要的人才。
②办学性质: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的需要培养人才。
③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与“西艺”为主,课程多包含与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学以致用。
④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⑤教学组织形式:制订分年课程计划和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3)洋务学堂的“旧因素”。洋务学堂因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还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①缺乏规划。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之间很孤立。
②旧文化包袱重。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不放弃学习“四书五经”。
③有官僚习气。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关键管理环节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
(4)洋务学堂的意义
洋务学堂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它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近代教育的特征。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旧教育相对抗,但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了旧教育体系,实际上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历史意义重大。
助记
2.洋务学堂典型案例:京师同文馆★★★★★
10min搞定(13年湖南师大名)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洋务学堂,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以外语教学为主,后来成为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学校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特点
①培养目标:专门培养洋务人才,不再培养科举考试人才,注重学以致用。
②课程设置:外语居于首位,侧重“西学”与“西艺”,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③教学组织形式:最早开始了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年课程。
④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意义
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正是由于其“领头羊”的作用,才有了大量新式学校的涌现。
②京师同文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京师同文馆身处北京,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所以它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上两点,决定了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标志和象征意义。京师同文馆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出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它具有新的办学形式,且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之中,使中国教育向前迈了重要一步。
3.洋务学堂典型案例:福建船政学堂★★★★★
10min搞定(14年311选)
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福建船政局也叫“马尾船政局”或“福州船政局”,由左宗棠在1866年奏请创办,是近代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左宗棠一开始就把造船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在《详议创设船政章程折》里确定学校的名称 为“求是堂艺局”。(www.xing528.com)
(1)特点
①培养目标。“习学洋技”,主要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
②学堂有前学堂和后学堂之分。前学堂学习制造技术,又称造船学堂,目标是培养能够设计、制造各种船用零件并能进行整船设计的人才;后学堂学习驾驶和轮机技术,一般邀请英、法的教习。
③前学堂内添设“绘事院”和“艺圃”。“绘事院”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用图纸的制作人才;“艺圃”实际上是在职培训学校。这种通过工读结合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骨干和技术骨干的做法,开创了我国近代职工在职教育的先声。总之,学堂既培养军事人才,也培养军工技术人才。
④发展过程。1913年,福建船政学堂从船政局中析出,改组为三个独立的学校:前学堂改组为福州制造学校;后学堂改组为福州海军学校,直属民国政府海军部;“艺圃”改组为艺术学校。
(2)意义
①福建船政学堂是持续时间最久的洋务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从开办到改组,历时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学堂。
②福建船政学堂致力于培养海军人才。它在我国近代海军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批舰战指挥和驾驶人才,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③福建船政学堂促进中国船舰制造业发展,并为其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凯程提示:洋务学堂中开办最早、影响最大的是京师同文馆,而办得最有成效的是福建船政学堂。
助记
4.留学教育的起步★★★
15min搞定
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逐渐认识到学习西方知识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而国内缺乏师资,加之社会文化的限制,于是洋务派启动了留学教育。
(1)幼童留美★★★
①过程
a.幼童留美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
b.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等在容闳“教育计划”的基础上,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拟选送12~16岁的幼童,每年30名, 分4年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5年后每年回华30名幼童。
c.1872年8月11日,第一期30名幼童经上海预备学校培训后,在监督陈兰彬带领下赴美(容闳已先期赴美做准备工作)。
d.1873年6月、1874年11月、1875年10月,第二、三、四期各30名幼童也按计划出发。
e.留美幼童在国外不仅学习英语、自然科学知识,也学习儒家经典。然而由于诸多矛盾,这些幼童并没有按计划完成学业,而是在1881年下半年分三批被撤回。
②意义:虽然这次活动中途夭折,但是它开启了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为近代留学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批留美青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学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
(2)派遣留欧★
①过程
a.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并以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
b.1877年,李鸿章等奏请派遣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主要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
c.1877年3月31日,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出发赴欧。第一届留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于1880年左右先后回国。
d.在他们即将回国之前,沈葆桢领衔奏请续派,于是第二、三届学生相继出发,赴英、法、德三国学习。这三届学生从1879年起陆续回国。
②影响
a.留欧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代海军的重要将领;b.留欧学生将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技术推到一个新的水平;c.留欧学生为近代中国海军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d.留欧学生的影响不局限于海军事业,在外交、实业等其他领域均有建树,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实业人才。
(3)留学教育的意义★★★★
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没有比留学更好的途径。留学教育的主要意义有以下三点:
①使传统教育再次受到冲击。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是对传统教育的第一次冲击,派遣留学就是对传统教育的第二次冲击。
②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留美教育虽未完全成功,但留美归国学生都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人才,处在中国各种行业的重要职位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留欧学生也不仅对造船和驾船技术做出贡献,更有学生将西方政治学说等带回中国,呼吁国内改革。
③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洋务运动的改革主要是基于器物层面的改革,并没有深入,留学生归国后积极宣传西方社会政治、哲学学说,大力弘扬启蒙运动中的新式思想,促使之后中国的改革逐渐深入到制度层面。总之,洋务运动中的留学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功不可没。
助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