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育士制度与书院发展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育士制度与书院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min搞定1.明朝书院的发展——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5min搞定明朝一些失意官僚和在野士人纷纷设立书院讲学,讽刺时政,使书院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书院为东林书院。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逐渐制度化,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是突出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的“会约仪式”中,该会约要求定期举行学术会讲。讲会制度使书院名声大振,但也招来忌者,最终遭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迫害,书院被禁毁。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育士制度与书院发展

10min搞定

1.明朝书院的发展——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5min搞定(14年北师大名;19年武汉大学简)

明朝一些失意官僚和在野士人纷纷设立书院讲学,讽刺时政,使书院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书院为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在江苏无锡城东南,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之所,也叫龟山书院,后由明朝顾宪成、顾允成等复创,是明朝影响最大的书院,并在此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学派。

(1)东林书院的特点

①东林书院的基本思想:推行程朱,反对王学。

②制定《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逐渐制度化,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是突出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的“会约仪式”中,该会约要求定期举行学术会讲。书院通过“讲会”,把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③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政治。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顾宪成写的一副对联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强调讲学不能脱离世道,故东林书院在讲习之余,抨击政治,评判权贵,以正义的舆论力量给朝廷施加压力。

(2)评价:东林书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也是一个政治活动中心,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讲会制度使书院名声大振,但也招来忌者,最终遭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迫害,书院被禁毁。

2.清朝书院的发展——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5min搞定(16年、20年首师大名)

(1)背景:清朝前期书院发展缓慢、沉寂,政府对书院进行严密控制,使书院日益官学化,成为科举的附庸。

(2)简介: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清朝后期学术巨子阮元在任浙江巡抚和两广总督时,先后办于杭州西湖和广州越秀山的两所书院。

(3)特点(www.xing528.com)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阮元强调书院应该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学习内容包括儒学、史学、天文、地理、算法等,学生自择一书肄业。

②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对教师贯彻“各用所长”的方针,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已有的专长进行教育

③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两所书院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进行学术研究,注重自学和独立研究,推动书院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开展。

④影响

a.继承并发扬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造就人才。 b.对改变清朝腐败的官学化书院教育有重要影响。

c.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促进清朝学术文化发展。 d.其局限性突出表现为使学生脱离社会实际,缺少经世才能。

·凯程拓展·

清朝有四类书院:

1.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如清初大儒李颙讲学的关中书院。

2.以学习制艺为主的书院,所谓制艺就是八股文,这类书院就是为应对科举考试而设。

3.以学习经世致用为主,反对学习理学帖括的书院,如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

4.以博习经史辞章为主的书院,如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凯程提示:同学们可以将书院的产生与发展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整体学习和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