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在抗战期间刊发的稿件有新音乐理论建设与解读、抗战音乐作品创作、音乐技能技巧传播、西方音乐文化介绍等几个方面,文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和读者互动密切,有效地完成了音乐知识传播、理论宣传引导、团结广大音乐爱好者的任务,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具体稿件特色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音乐理论建设与解读。《新音乐》是新音乐运动的最重要的宣传平台,在抗战时期所有的音乐期刊中,《新音乐》发表的新音乐理论文章最为频繁和最有影响力。这些稿件有对新音乐运动的历史回顾,也有对现阶段新音乐运动问题的总结和反思,向广大读者解读新音乐运动的新形式、新路向。在《新音乐》创刊号的开篇就登出了李绿永的《新音乐运动到低潮了吗?》,标题中以一个巨大的问号直击读者的心灵。文章中列举了人们心中的疑惑:“你看,唱歌的人少了,歌曲产生也少了,工作者也有些疲倦了”;“抗战初期才需要音乐,而今时候已过了”;“抗战音乐是没有前途的”……分析了现阶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终指出“抗战音乐和新音运是光明的胜利的”。还有前文提到的《中国新音乐运动史的考察》(赵沨)、《我们需要研习新音乐运动的历史——用这来回答一些论客对新音乐的污蔑》(陈原)等文章中,一方面是对新音乐运动历史的梳理;另一方面是通过梳理历史用事实反击社会上的一些谬误言论。冼星海《现阶段中国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李凌《论新音乐的民族形式》,赵沨《音乐的民族形式》,薛良《民间歌谣的讨论》,对新音乐的形式和路向进行了总结和解读。
第二,抗战音乐作品创作。音乐作品是音乐活动和音乐发展的具体载体,《新音乐》用了大量的篇幅刊登了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音乐作品,在抗战期间极大丰富了民众对新作品的需求,对抗战热情的鼓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抗战期间刊登的音乐作品主要以声乐作品为主,大致可以分为一般歌曲、合唱套曲和歌剧选曲等形式。一般歌曲数量巨大,有独唱歌曲、齐唱合唱歌曲等,例如《过了新年总反攻》(李凌词,吕骥曲)、《春天的妇女》(塞克词,冼星海曲)、《路是我们开》(安娥词,冼星海曲)、《你这个坏东西》(舒模词曲)、《黄河边的月》(李嘉词,韩悠韩曲)、《塞上儿女行》(川昒词,薛良曲)、《家》(吴新稼词)、《我们是抗战的孩子》(吴新稼词,贺绿汀曲)、《垦春泥》(四部合唱,田汉词,贺绿汀曲)、《青春进行曲》(混声四部合唱,洛辛词,甄伯蔚曲)等。合唱套曲主要有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吕梁山大合唱》(周军、澄秋、马可词,马可曲)。歌剧选曲主要有《送郎出征》(民间风轻歌剧,李嘉词,韩悠韩曲)、《新中国万岁》(李嘉、丁尼、田汉词,韩悠韩曲)、《军民进行曲》(两幕歌剧,震之词,冼星海曲)等。
第三,音乐技能技巧传播。抗战时期,中国音乐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普通民众和音乐爱好者普遍缺乏音乐常识。为了更好地推动新音乐运动开展,《新音乐》登载了乐谱读谱教育、歌唱技巧阐述等具体的音乐技能技巧方面的文章,进行音乐技能技巧普及教育。识谱方面有李凌的《五线谱学习提要》《简谱系统问题讨论专页:拍子与低音音符加点》《简谱系统问题讨论(二):简谱系统问题的若干结论》等;歌曲创作方面有冼星海的《歌曲创作讲话(一):不一定要进过音乐学校才能学习作曲》《歌曲创作讲话(二):大众歌曲是怎么样》;歌唱技巧方面有赵沨的《怎样唱歌》(系列连载)、薛良的《歌声的共鸣和共鸣器官》《呼吸原理和训练方法》《声音的基础训练》等。(www.xing528.com)
第四,西方音乐文化介绍。抗战期间,除了《新音乐》外也有不少期刊对西方音乐文化进行介绍。不过,由于《新音乐》是中共领导下的音乐期刊,在介绍西方音乐文化方面除了对传统西方古典音乐介绍,更多的是倾向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音乐文化介绍。西方古典音乐方面关注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内容相对比较多。例如,《仰望苍空》(格列尔特词)、《我正在热烈的爱着你》(赫罗斯词)。另外,还有舒曼的艺术歌曲《夜夜梦见你》(海涅词)等。介绍苏联音乐文化包括了音乐家介绍、古典艺术歌曲、近现代创作歌曲、歌剧选曲、音乐理论著作等等多个方面。例如,薛良《柴可夫斯基(音乐家介绍之五)》,张洪岛翻译的《苏联歌剧坛上十大艺人(G. Yelenina著)》;古典歌曲《只有她才知道我的痛苦》(歌德诗、柴可夫斯基曲,赵沨译);近现代创作歌曲《喀秋莎》(依沙可夫斯基词,布蓝铁尔曲,赵沨译)、《海军歌》(纳察也夫词,卡巴列夫斯基曲,赵沨译);歌剧选曲《放我去吧,母亲!》(选自歌剧《静静的顿河》第三幕中男声合唱,德热尔仁斯基词曲,赵沨译);音乐理论著作《和声学教程》(莫斯科国立音乐院研究组集体创作,张洪岛翻译)。另外,赵沨还翻译了一些来自《苏联音乐》杂志(苏联)的音乐消息供读者们了解。
《新音乐》还有一些音乐通讯文字及读者问答极具特色,这些文章有前文提到的《城固歌声》《万县歌咏运动!》《宜川是怎么样?》《成都的流亡孩子》《我在征途所见》《武汉华北宣传队》《战壕里的歌咏》《我们到了河北》《银励歌咏队》等等,它们及时地向读者展示出全国抗战音乐活动的情况,不断鼓舞民众的士气。还有,“读者•作者•编者”这样的栏目采用随笔的方式,解答读者问题,把读者、作者、编者紧密联系起来。正是由于《新音乐》丰富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手段,紧紧抓住了读者,在抗战期间大后方的众多音乐期刊中脱颖而出,单期销售额一度达到三万份,团结了一批音乐家,鼓舞和宣传抗战必胜信念,为新音乐运动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为团结抗战,坚持抗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无法替代的历史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