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提琴室内乐教学演奏实践研究

大提琴室内乐教学演奏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室内乐中,大提琴始终是重要的中坚力量,为了追求大提琴室内乐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需要对配器法有着足够的认识。室内乐是不同乐器之间相互配合的音乐类型,有着不同的声部,因此,配器法在室内乐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掌握配器的过程中,对于大提琴的理解可以进一步获得加深,因为掌握配器不仅仅是了解大提琴这一个乐器,而是对众多的乐器深入研究。

大提琴室内乐教学演奏实践研究

大提琴作为一种低音弦乐器,是弦乐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小提琴、中提琴都是提琴家族中闪耀的明星。大提琴具有独特的音色特质,其浑厚丰满的音色在表达抒情旋律时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表达深邃的情感时具有沉稳的深度。相对于小提琴来说,大提琴属于较为低调的类型,与大提琴低沉的音色相呼应,很多时候扮演着默默付出的角色。虽然大提琴从不刻意去显现自身的特质,但是它所具有的音乐魅力让无数人着迷,拥有了“音乐贵妇”之称。这个响亮的称谓将低调的奢华加注在了大提琴的内涵之中,可以说,这个称谓对于低调的大提琴而言毫无夸张的成分,在内敛之中一种绅士的风范被尽情演绎。

室内乐的演奏中,大提琴是十分常见的乐器,主要在室内乐中承担着两种责任:一是成为低声部的中流砥柱。大提琴是低音的弦乐器,它低沉的声音极大地丰富了低声部的表现内容。二是成为中间调和的力量。大提琴在演奏的过程中,有时会通过中间两根弦来发声,对整体的节奏和旋律进行一定程度调和。从以上两种责任可以看出,在室内乐的演奏中,大提琴更多是协作的功能。根据室内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演奏时没有明显的主奏之分,每一种乐器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都能够成为演奏的主要乐器。以小提琴为例,既能够作为主奏乐器,也能够作为合奏乐器,有些时候还需要承担附加旋律的功能。对于大提琴来说,在室内乐的演奏过程中,大提琴也能够成为主奏,也能够成为合奏,也可以作为附加旋律出现;但相对于提琴家族的另外两位成员小提琴和中提琴来说,大提琴独立展现的机会并不是非常多。

追溯大提琴的历史,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大提琴最早出现于1660年,与小提琴相比,时间上明显晚于小提琴。在大提琴的发展过程中,它的最初形态来源于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的乐器,这种乐器诞生于15世纪。大提琴在低音维奥尔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体积变得更大,弧形更加明显,这些较大的改变都是为了让大提琴能够发出更为优质的声音。大提琴保留了低音维奥尔琴演奏时的状态,演奏时乐器被夹在两膝之间。根据大提琴的体积,它无法像小提琴和中提琴那样被固定在肩膀之上,为了方便手指、手腕、手臂的移动,两膝之间的演奏方式是最为恰当的。1845年,为了让大提琴的演奏更加稳定,一种可调整的尾柱添加到了大提琴上,这是大提琴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改变。在尾柱的支撑下,大提琴演奏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尾柱出现以前,以双膝固定的方式对演奏者的身体姿势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一旦演奏者的双腿有着细微的移动都会带动着大提琴的移动,即使小小的偏移也将影响演奏者的发挥。尾柱在一定程度上让演奏者的双腿能够处于些许放松的状态,也让演奏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演奏之中。

大提琴的独奏曲诞生于17世纪,相比于小提琴,大提琴独奏曲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到了十八九世纪,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大师们加入了以大提琴为对象的音乐创作中,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这些著名的作曲家都为大提琴奉上了大量的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众多大提琴作品的出现,给予了大提琴更多的展现机会,使得大提琴作为重要弦乐器的演奏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和认识了大提琴这种具有美妙低音的乐器。大提琴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在时间的流逝中,大提琴的特质愈加明显,并将自身的特质不断发扬,建立了独具一格的音乐风范。

在室内乐中,大提琴始终是重要的中坚力量,为了追求大提琴室内乐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需要对配器法有着足够的认识。室内乐是不同乐器之间相互配合的音乐类型,有着不同的声部,因此,配器法在室内乐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对配器进行掌握,需要在四个方面有所了解。

第一是需要对每一种乐器进行了解。乐器和乐器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在提琴家族中,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对每一乐器的特点有着清晰的了解,才能知道在什么部分适合采用这种乐器,在另一个部分适合采用另一种乐器。

第二是演奏时的难易区分。对没有分辨意识的人来说,他很难对演奏过程中的难易在什么程度有着清晰的判断,对于无法掌握的演奏部分都可以大而化之的认为很难。在围棋比赛中,高手可以很快地判断比赛的走向,而水平较低的棋手则很难快速判断。即使在已经必输无疑的比赛中,因为对比赛的最终走向没有任何清晰的意识,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可以下到最后一步。这样已经注定结局的比赛,一方已经意识到,而另一方还不知道的情况,对于双方都没有太大的能力提升。(www.xing528.com)

第三是音色的搭配是否协调。室内乐中对于协作性十分重视,这是由室内乐的特点决定的,不同声部之间的相互配合稍有差错将会产生不和谐之音。例如让跑得快和跑得慢的人成为搭档参加比赛,两人在步伐之间就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样的距离,跑得快的人相对跑得慢的人所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两人之间的差距是鲜明的。如果在两人之间不进行速度的协调,这种搭档的组合是具有灾难性的,跑得快的人将被跑得慢的人所拖累,而跑得慢的人为了适应跑得快的人必然在最早期就用尽了力量,最后毫无持续的能力。对于室内乐来说,要运用有着不同特点的乐器,让它们在同一个作品中成为一个演奏的整体强烈需要对音色的协调。

第四是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室内乐传递的是作曲者的思想层面,在作曲者的意识之上,演奏者加入了自身的思考,可以说,一部室内乐的演奏是作曲者和演奏者两者合力的成果。在演奏过程中,室内乐所隐藏的情感是否得到了准确的传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在情感的表达上出现了误差,对作曲者和演奏者都是一种伤害,对听众同样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在掌握配器的过程中,对于大提琴的理解可以进一步获得加深,因为掌握配器不仅仅是了解大提琴这一个乐器,而是对众多的乐器深入研究。通过大提琴与其他乐器在特点上的区分,大提琴的自身特质更加明显。大提琴的A弦具有清澈的音色,因为音色的这一特点,在演奏的过程中富有激情、独具歌唱力的特质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大提琴的D弦具有柔美的音色,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将作品娓娓道来,其叙事性的一面被强力呈现;大提琴的G弦具有厚重的音色,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大提琴的C弦具有沉重的音色,在演奏的过程中将一种粗犷的氛围带入了音乐作品之中。大提琴四根弦的不同音色特点,为大提琴在室内乐演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弦乐器中,配器根据特点的不同分为四个声部,分别是第一小提琴声部、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低音提琴声部。从这四个声部的区分中,可以看出小提琴在弦乐器占据着引领的地位。根据需求的不同,声部在分配上也有所不同。在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中,第一小提琴以两个声部八度的演奏方演绎主旋律,大提琴在演奏过程中承担着衬托的作用,主要是对第一、第二小提琴两个声部进行副旋律的衬托。中提琴以内声部和弦的演奏为主,低音提琴主要是针对和声低音的演奏。在这部室内乐作品的演奏中,每一个声部都根据作品的需要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在演奏效果的呈现上是所有声部共同协作的结果。大提琴在室内乐的演奏中还承担着多方面的作用,低音演奏、固定音型伴奏、副旋律演奏都在不断体现着大提琴作为弦乐器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展现声部的特色,对于和声也要有所了解。在室内乐的演奏中,和声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只要掌握了弦和声,就可以举一反三,在弦乐、铜管和木管的演奏上发挥出十分的演奏效果。和声有三种排列方式:一是密集排列法。和声的排列方式较为密集,通常规范的形式是以自然泛音的排列为准,在基本原则上以上密下疏为准。下方的声部排列过于密集将对中音区产生直接的影响,破坏音频的和谐。所以,上密下疏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负面影响的状况。以上密下疏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低声部和上方声部的间距需要维持在适当的距离,不能过大,过大则会使得音响游离。虽然密集排列是和声的一个特点,但是密集排列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之内,做到均匀的密集,留出足够的空隙。二是开放排列法。和声除了密集排列的方式,还有一种开放排列的方式。柔和的演奏效果需要弱奏的方式来表现,宏大的演奏效果需要分布跨度大的和声来表现。三是特殊排列法。逆传统的和声排列方式主要体现在近现代的作品中。为了寻找独特的音响效果,特殊排列法出现了。

在理论层面,大提琴室内乐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室内乐的演奏中,大提琴的自身音乐魅力还有着较大的可以挖掘的地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大提琴室内乐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