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舞蹈与四大名旦的贡献

京剧舞蹈与四大名旦的贡献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四大名旦”的相继成名,更为戏剧艺术树立了空前宏伟的丰碑。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京剧鼎足三泰斗。此外,他还在谈艺录《粉墨春秋》中对戏曲舞蹈作了规律性的总结,对当代舞蹈家皆有启迪作用。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相继崛起,更成为京剧鼎盛时期的标志。善演青衣、花旦、刀马旦,他对戏曲舞蹈的丰富、完美,有着超越前尘的卓越贡献。

京剧舞蹈与四大名旦的贡献

1917年左右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中国京剧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异彩纷呈,出现了以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为代表的“四大须生”和以武生宗师杨小楼与江南演员李春来为代表的南北武生泰斗。净行也出现了金少山、郝寿臣等在唱腔和表演上都有突出贡献的演员。而“四大名旦”的相继成名,更为戏剧艺术树立了空前宏伟的丰碑。

杨小楼(1878~1937年),17岁出科,在京、津搭班演戏。倒仓后发奋用功,精研武功艺术,24岁搭宝胜和班,以《艳阳楼》诸剧轰动剧坛。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京剧鼎足三泰斗。他昆、乱不挡,长靠、箭衣、短打各工,剧目无不精彩。如《长坂坡》、《挑滑车》、《八大锤》、《安天会》、《金钱豹》、《连环套》等,多是歌舞并重的剧目。他对传统舞蹈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概括起来可分两点:一是“武戏文唱”:杨小楼运用各种武技,都是从人物、剧情出发,着力通过四肢百体动静之间的技艺,体现令人浮想联翩的意境。他追求形神兼备,如《长坂坡》中,在赵云怀揣阿斗大战众曹将时,杨小楼的步法、枪法稳准扎实,招招传神,表现了赵云这位具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大将的形象;他扮演《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举手投足都表现了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在处于末路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慷慨悲壮,慑人心魄。二是他博采众长,从武术中吸收民族舞蹈的气质和韵律。他精研八卦掌、六合枪和通臂拳法,并且巧妙地将其融化在他的圆场、台步、战器舞和表现孙悟空这类特殊角色的舞姿中。

盖叫天(1888~1970年),原名张英杰,宗法李春来,并发扬了杨派艺术博采众长、武戏文唱的特点,以善演短打武松戏称名,有“活武松”之称。时有“英名盖世《三岔口》,绝艺惊传《十字坡》”之誉。此外,他还在谈艺录《粉墨春秋》中对戏曲舞蹈作了规律性的总结,对当代舞蹈家皆有启迪作用。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相继崛起,更成为京剧鼎盛时期的标志。

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字畹华,出身京剧世家,是梅巧玲之孙。8岁学戏,11岁登台。善演青衣、花旦、刀马旦,他对戏曲舞蹈的丰富、完美,有着超越前尘的卓越贡献。他一生创演了许多载歌载舞的剧目。在这些剧目中,他从武术、古画和戏曲各行当演技中,提炼编创了许多极为精美的舞蹈,如《天女散花》的绸舞、《麻姑献寿》的袖舞、《黛玉葬花》的锄舞、《廉锦枫》的刺蚌舞和《霸王别姬》的剑舞,脍炙人口,传颂世界

在一些传统青衣剧目如《宇宙锋》、《洛神》、《贵妃醉酒》中,他出色地运用舞蹈表现人物,许多武功技巧,在其巧妙安排下成为描绘人物心境、塑造人物形象的点石成金的舞蹈语言。如《贵妃醉酒》里的醉态的表演,他运用了“卧鱼”这样的舞姿,表现杨玉环醉中嗅花的情态,把生活中不美的醉状,化为美的艺术,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艺术形象。他的唱腔圆润甜美,与雍容从容、风姿绰约的舞姿相适应,创造了饮誉海内外的独特艺术,被世人称为“梅派”。梅氏一生的艺术活动,体现了不断革新、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的艺术具有平易近人、博大精深的特色。梅派唱腔易学易唱,却难于精通,他的舞蹈技巧也在平易中蕴藏着深邃的内涵。这是由于他的每一种舞姿的提炼,都经过反复锤炼。

梅兰芳1919年首次出国访问日本,得到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的称誉,日本的舞蹈家更是为之倾倒,一时“名优竞效其舞态,谓之梅舞”。1930年,他访问美国,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他在《霸王别姬》和《红线盗盒》中的剑舞,被美国艺术评论家称为“形式和象征性紧密结合,灵巧熟练而优美的杰作”。他不只被称为歌唱家、舞蹈家,并且被推崇为“难得的武术家”。(www.xing528.com)

他的剑舞除运用了武术中剑术技巧外,又广泛地吸收了拳术及刀、锏等兵器的招数。他从形意拳、太极拳中吸收了一些内劲和步法,化入《夜深沉》的舞步中。经过几十年的琢磨,他这套剑舞已经是博得举世青睐的艺术珍品,但他不自满,1955年拍摄《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记录片时,他又寻师学剑,精研细琢。正是他这种广收博采、精孕善化的精神,使他创造出了许多优美而深情的古代妇女形象。不管是挂帅出征的巾帼英雄穆桂英,还是哀艳悲切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权臣之女赵艳容,或是深宫独醉、心情复杂的杨贵妃等等,这些身世不同,遭际各异的人物,都被他卓越的演技涂上了一层辉耀千载的光彩,成为人类表演艺术画廊里的不朽之作。梅兰芳的艺术在国外有很大影响,他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盛誉的第一个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拉夫斯基、梅耶荷德、丹钦可、布莱希特等世界有名的表演艺术家都给了梅兰芳以崇高的评价。

尚小云(1899~1976年),字绮霞,幼学武生,后改青衣。他以青衣、刀马旦为主创演了许多新戏,如《林四娘》、《秦良玉》、《摩登伽女》、《云亸娘》、《北国佳人》等,不少还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他的大胆革新精神为戏曲舞蹈的丰富发展,起到了开拓作用。他擅长的传统剧目《昭君出塞》、《思凡》、《祭江》、《春香闹学》等,都体现了尚派艺术华美秀丽、端庄遒健的艺术风格。

程砚秋(1904~1958年),原名承麟,6岁学艺,师从荣蝶仙,曾拜梅兰芳为师。12岁正式搭班演出,曾以《祭塔》、《贺后骂殿》、《虹霓关》、《刺红蟒》等青衣、刀马旦戏,名噪一时。20年代,他编演了大量新戏,如《鸳鸯冢》、《青霜剑》、《梅妃》、《荒山泪》等,卓而成家,成为程派艺术的创始者。他在戏曲舞蹈上有许多创见,他的水袖工夫非常精妙,为成功地塑造那些娴静端庄、身世凄凉的古代妇女形象,表现其难言之情和难状之境,提供了许多优美的舞蹈语言。他每天看帖、临帖、练剑、打拳,把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和气韵,化入水袖舞姿。他认为要练好水袖,“外要练剑,内要练心”,他把书法艺术中“龙飞凤舞”的笔韵,融会到水袖之中。他所总结的水袖舞十字诀“勾、挑、撑、冲、拨、扬、挥、甩、打、抖”成为戏曲舞蹈规律性的总结。

荀慧生(1900~1968年),名词,在“四大名旦”中可称全才人物。青衣、花旦、刀马旦都精,而武旦则以特技著称。他8岁开始学河北梆子花旦,登台献艺后又学京剧青衣。原用艺名白牡丹,1925年10月2日和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那天起,改用荀慧生,他把梆子的身段武功化入京剧表演,丰富了戏曲舞蹈的内容,创造了荀派艺术。荀氏武功扎实,与杨小楼合演《青石山》,荀饰九尾玄狐,与杨对刀,珠联璧合,快时如暴风骤雨,令观众叫绝。演《战宛城》的邹氏,体现其叩头乞命,抡发绺跪着走圆场的舞姿,恰如其分,既表现其授命之凄,又保持其华贵身份,被称为“膝上有眼”。

荀慧生排演新戏甚多,如《飘零泪》、《侠骨香》、《双妻鉴》、《梨雨村》、《晴雯》、《红楼二尤》、《红娘》等。在数量上超过了梅、尚、程三氏。荀派《红娘》舞姿活泼生动,至今是荀派经常上演的保留节目。

在京剧鼎盛时期,各行当都出现了许多著名演员,如净行的金少山、侯喜瑞、郝寿臣、裘盛戎、袁世海;丑行的叶盛璋、萧长华;小生行的叶盛兰等。他们都在各自的行当中为戏曲舞蹈体系的完美化和系统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