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的跨文化交流属性。思维导图导入案例一天下午,几近黄昏,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大本色彩亮丽、名为“冬日艳阳”的画册。沙滩另一边,是一排棕榈树。自然,这本《冬日艳阳》也不例外。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的跨文化交流属性。

2.理解中西方旅游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3.了解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播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4.认识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当代旅游产业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

导入案例(www.xing528.com)

一天下午,几近黄昏,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大本色彩亮丽、名为“冬日艳阳”的画册。画册的封面是一大片的沙滩,还可以看见沙滩边缘湛蓝的海。沙滩另一边,是一排棕榈树。多数斜立着,再往后,是画面中作为背景的群山;我能想象那山中有瀑布,想象得出山中飘香果树下的荫凉,体会从酷热中解脱的惬意。画册里的摄影图片让我不禁想起描绘塔希提岛的油画——那是威廉·霍吉斯和库克船长一起旅行时创作的作品。画面中,夜色轻柔,热带礁湖边,土著少女在繁茂的簇叶中无忧无虑地(赤脚)欢跳。1776年严冬,霍奇斯首次在伦敦皇家学院展出这些油画,引起了人们对美景的好奇和向往,而且,从那以后,这类图景一直都是热带风情画的范本。自然,这本《冬日艳阳》也不例外。

那些设计和制作这份画册的人也许还不知道画册的读者是多么容易为那些摄影图片所俘虏,因为这些亮彩的图片,如棕榈树、蓝天和银色沙滩等,有一种力量,使读者智识受挫,并完全丧失其自由意志。在生活中别的场合,他们原本谨慎,敢于质疑,但在阅读这些图片时,他们却不假思索,变得异常的天真和乐观。这本画册所引发出的感动,同时让人伤感的向往便是一个例子,它说明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事件(甚至是整个人生)是如何为一些最简单、最经不起推敲的快乐图景所影响,而一次开销巨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旅程的起因又如何可能仅仅只是因为瞥见了一张摄影图片:图片里,一排棕榈树在热带微风中轻摇曼舞。

我决定到巴巴多斯岛旅行。

资料来源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M].南治国,彭俊豪,何世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5-6.

思考:作者“海岛之旅”的决定是怎么成型的?他对此次出游的期待在现实旅游中能否实现?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