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村落文化可以是物质文化形态,如传统建筑、民居、街巷、祠堂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文化形态,如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中国传统的村落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是扎根于广大农村,以血缘与宗族关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村落文化形态。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固定乡村生活范围的地域特征,并在时代变迁中不断丰富充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历史遗留下来的村庄叫作古村落。因为这些村落始建年代久远,数量浩瀚,虽然经过历朝历代更迭兴替,它们的形态演变和文脉传承仍旧积淀着丰富厚重的历史信息。古村落的称呼广泛用在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得到了普遍认同。2002年,在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2009年,《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宣言》中对中国古村镇有如下描述:“朴实、生动、鲜活、极富文化内涵的古村镇,是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沉淀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教育、旅游等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的“古村镇”是指“古村落”和“古镇”。2012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委联合成立的传统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将习惯称谓的“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并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冯骥才(2013)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同时是活态的村落。学者胡燕(2014)认为,“传统”一词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强调文化和文脉从古至今的延续性,诠释了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传统村落概念是对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古村落所作的界定,更有利于体现古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知识链接
2012年4月16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5月10日,四部委召开了传统村落调查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启动调查工作;8月22日,四部委联合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8月27日,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并于9月25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2月12日,颁布《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截至2019年底,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数量达到8332个。其中,2012年第一批共计收录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收录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收录994个,2016年有1602个,2019年有2666个村落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遗产,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典型代表,是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文化活动的缩影。传统村落由于其形成时间较早,历史悠久,乡村传统文化积淀丰厚,作为中国村落文化的典型代表。传统村落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体现出祖辈先民的重要的生存智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生态型聚落,是中国乡土文化活的载体。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有四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指远古先民最初的生存环境,被称为“聚落”,是人类群居最初脱离洞穴时期的形态,它具有最基本的家庭和社会生存功能,因为其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更偏重生存与实用功能。二是“自然形态”,它是古村落已经发育成型,具备家庭及社会群体活动绝大部分功能,并具有相当成熟的地域特征。其最大特点是与地域和自然条件相融合,并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相融合,保存了独特的地域色彩和社会风貌。三是“文化形态”,指某些经过上千年发展,在选址、规划、布局、建筑、装饰等方面承载了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古村落。四是“审美形态”,指古代士人和文人的一种居住理想,这种理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表现出古代士人和文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一种超脱心态。审美形态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适合农耕和居住的优美自然条件;二是与尘嚣隔绝且有着天人合一的健康生态环境;三是有诗画一般优美的意境。因此,中国传统古村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活体文明,是传统哲学的物质载体。
传统村落的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传统村落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传统村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积淀,所包含的朴素社会价值观念、传统民俗文化以及社会结构体系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养分,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二是对于当代农村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传统村落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体现着先人们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丰富多彩的建筑技艺与建筑艺术更是古代人们的重要智慧结晶,对于当代农村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传统村落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寄托,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家族为纽带的社会体系中,传统村落成为连接家族血脉、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人民精神依托以及对故乡的记忆。四是传统村落的文化认同可以激发村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近年来,在二元对立的城乡差异中,乡村文化认同遭遇危机。无论村落如何发展、变迁,有关村落的自然与文化记忆永远都是村落发展的灵魂,并融入村民的血液之中,依然是广大农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发村民为建设农村经济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传统村落的空间系统
传统村落沉淀了特殊的地方知识和民间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类型和范式。传统村落由特殊的空间系统构成,包括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两者都受传统村落所处的社会阶段、社会秩序、生产方式、产品结构、经济水平、传统文化和民族、地域元素的深刻影响。传统村落空间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双重结构,即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决定了适宜人居的聚落空间态势和多样性规划形制,从区域社会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上,也会折射出不同人文精神与审美趣味。概括来说,“聚族而居、血脉传承、融于自然、自主衍生”是中国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传统村落的空间有多种复杂要素,包括现存的村落格局、河道水系、民居聚落、礼制建筑、道观寺庙、传统起居形态、历史风貌、自然景观和环境,等等。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关联度极强的有机整体。
为了生存安全和生息繁衍的需要,中国传统村落大都聚族而居,虽有单姓村、主姓村、杂姓村之分,但是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众多家庭、家族、宗族连接为若干血缘族群,形成无形的社会内聚力和层级秩序。同时还融入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建筑风水理念。这样产生的村落空间结构在用地功能分区上不是很明显,甚至没有明确的功能布局界线,往往是通过不同血缘族群,组成几个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空间单元,安排居住建筑群和宗祠、厅堂等公共建筑,以及水井、池塘,晒场、磨坊等生产生活设施,再以大街小巷联系沟通乡亲邻里。在族群聚落组团之间,常常会另辟开放式公共活动空间和各种生产、文化设施。整个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有序展开,自大至小,有主有次,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也和按功能分区,以及礼制规范进行规划布局的城镇空间结构有很大区别。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乡土特色和建筑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村落建房修路都和地形地貌紧密结合,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知识活页
西递村
西递村是众多皖南山岳中一个典型的古村落,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千米,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相距黄山大门38千米,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绣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千米,交通十分便利。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宋朝元祐(宋哲宗)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名“西川”,因在村西古有驿站,称“铺递所”,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古朴典雅,底蕴深厚,处于黄山黟县古徽州深处,四面环山中的一个小盆地,两流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成潭(见图4-4)。整个村子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在群山的包围中呈船形,进入山坳的路口有茂密的森林,入村和出村的路径只有村里人最懂,外人往往容易迷路,村中逐水而建的古民居建筑群像一间间船舱远离大海,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大海的波涛,而村落则是一艘不沉的历史航船。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古村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山里人自制的食品穿街走巷,传统的售卖方式一直在延续。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拦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作的木雕佳品。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且晓人以处世哲理。至今村内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近200幢,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村前矗立着明万历六年(1578年)胡文光刺史牌楼,通体采用本地黑色“黟县青”大理石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是中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东园包括凉厅、正厅、前厅三进。正厅为厚光堂,用于接见贵宾之用;前厅为接待亲眷内宾;凉厅为书厅,既是主人修身养性的书屋又是主人办私塾的场所。凉厅左边厢房房门为六边形,右边却是圆形,突破了原传统式的对称建筑结构,而取得了不对称中之对称美的效果。西园庭院建筑则以漏窗借景传情,这种“移步换景,借景园外”的建筑格局在乡间村居中并不多见。进入园内,右侧是三幢楼房一字摆开,它们由一个长方的庭院连为整体,中间用大的砖雕漏窗以及形态各异的门洞隔开,分为前园、中园、后园,园中栽种花卉,设有假山、鱼池;透过前院的漏窗,隐约可见中院、后院的景物;整个庭院处于“界与未界,隔与未隔”之间,庭院深深,层层相连,这种不让人一览无余的设计,使得整个狭长的庭院显得幽深雅静。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青云轩是西递村整体民居的一书厅,又称便厅,整个结构类似四合院,便厅居中,二楼结构,两侧平房,环绕一小庭院,院门临巷设有门亭;长方形的庭院中石条花台、假山盆景错落有致;厅内菱花隔扇,彩绘天花,格调优雅;厅堂正中地面上有一个圆洞,上面放着石盖,冬天掀开暖气上升,夏天掀开凉风送爽,圆洞与地下洞道相通,梅雨季节洗刷地面的水可以进洞流入阴沟,如此设计真是巧妙绝伦。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拥有着悠久文明的古老历史、独具一格的民居特色、秀美壮丽的山水风光、敦厚朴实的乡土民情的西递村在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www.xing528.com)
图4-4 西递村
资料来源晓然.中国传统古村落之西递村[J].中国工会财会,2018(7):56.
(三)历史文化名村
1.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双轨保护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历史文化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明确提出了区别于自然村镇属性的“历史文化村镇”概念,并以法律条文确定了其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200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评选方法,随后产生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单,主要着眼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这也标志着“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两个概念及其内涵、评选标准和保护制度正式建立。2008年,国务院第524号令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显示了保护监督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2012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名录并存的双轨保护机制。2014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将保护的对象扩展到“传统村落”的定义范畴,强调了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要求和相应必须采取的措施。2020年9月,发布国家标准(GB/T 39049—2020)《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复技术指南》明确:“历史文化名村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保存文物和历史建筑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
2.历史文化名村系统要素及保护原则
中国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2014年、2019年陆续公布了七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31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内容可包括古建、民居、园林、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环境与风貌、宗教文献等。根据保护内容可以将历史文化名村系统要素划分为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见表4-2。
表4-2 历史文化名村系统要素
(资料来源: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复技术指南》等整理。)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原则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展示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名村”本身意味着一个整体环境的观念,它代表的是整个村落,而非单体的民居建筑。虽然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形象的组成,离不开每幢古建筑和古民居,但历史文化名村的形象更注重于某种综合性的特质,它是古建民居、自然环境、历史氛围的多元统一,构成某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地域景观。比如,在某个村庄,有一棵世代相传的古老大树,树边有座小土地庙,富有起伏动感的民居山墙和青石板小路,加之小桥、流水等景观,便是这个村庄的整体意象。其价值难以用数量化的概念来表述。正是这种超数量化的隐性文化价值的存在,才使当地的居民的精神得到陶冶,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也以此为基础培植起来,从而成为居民团结和凝聚的象征。“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除了做好单个文物建筑的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整体环境的保护,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时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类型要尽可能地多样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古村落因自然环境、人文习俗、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为多种多样。多样性原则又可视具体情况分解为地域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地域多样性是指古村落特点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如黄土高原一带因气候较干旱,多为窑洞村落;云南、海南等地因气候湿热,多为干栏式建筑组成的村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多为紧凑、低矮民房组成的村落。文化多样性是指古村落所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地方乡土文化的影响力。如徽州古村落因受新安文化的影响,追求诗画境界,故营造出大批的水口园林;闽粤赣毗邻区的客家古村落,因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因而多数建筑明显继承了中原建筑的风格;浙江永嘉古村落,因崇尚耕读文化,故在村落布局上明显体现出“文房四宝”等耕读文化特点。此外,陕西韩城地区的党家村、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浙江浦江县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义门等,均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而著称。民族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常会有不同的古村落形式。如宁夏回族村落以清真寺为中心展开布局;广西、湖南、贵州等地的侗族村落,多沿等高线布置在有溪流经过的山间谷地;云南傣族村落,形成以佛寺为中心的格局;白族村落、中心的大榕树和广场成为村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总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确认和保护应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多样性保护原则。
展示性原则:对历史文化村落积极意义上的保护应该从现代价值观出发,使历史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不断得到新的升华,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要求保护与改造、更新、利用相结合,可称之为“展示性原则”,即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保存与展现相结合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